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7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2017102135页
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2017Ø一、中国旅行服务业运行特征Ø二、市场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Ø三、消费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游客消费行为Ø四、产业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发展状况Ø五、中国旅行服务业创新趋势和发展建议一、中国旅行服务业运行特征u2016年中国旅行服务产业在“较为景气”水平运行,旅行服务业在资本、技术双重驱动下,行业结构持续演化。旅游服务企业通过资本重组谋求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2015—2016年旅行服务业景气指数一、中国旅行服务业运行特征u从旅行服务业运行相关指标看,营业收入、接待人数等方面的景气较高,营业成本、产品价格、利润水平等方面的压力仍然较大。2015—2016年旅行服务业经营指标景气指数一、中国旅行服务业运行特征u1、旅行服务新业态已经成为创业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特别是“互联网+旅游”、分享经济领域,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港中旅集团与国旅集团战略重组成立中国旅游集团公司、携程与去哪儿网合并等)u2、线上线下融合、全球供应链整合,旅游产业链进一步优化,旅游与交通、体育文化、休闲娱乐产业融合加深,现代服务业特征凸显(携程联手绿地开拓民宿市场,众信战略入股穷游网,凯撒旅游发力邮轮、体育业务)u3、大数据、科技应用、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全球旅行服务体系投资布局更加明显(海航、万达、复星等涉旅企业加速境外资本重组和并购步伐)旅行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现代服务业特征凸显二、市场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u2016年,旅行服务业的大众旅游市场基础更加厚实。u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实现国内旅游44.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入出境旅游2.6亿人次,增长3.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增长13.6%。二、市场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u1、国内旅游需求持续释放潜能,国内旅游仍然是我国旅游市场的主要增长点。2012-2016年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2012-2016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情况2016年居民出游目的度假休闲和观光游初步显现出并重的态势2012-2016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及旅行社组织人次情况2012-2016年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比例情况旅行社组织国内游客占比下降,散客化、自由行趋势更加明显。二、市场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u2、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态势,国民出境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出境自由行占比约六成(以携程组织的数百万出境游客为例,跟团与自由行约各占一半),跟团游中选择半自助游、私家团也成为趋势。2011-2016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及增长率二、市场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u3、入境旅游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16年入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3.5%。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6%)。商务旅游是入境旅游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之一(2016年以商务为目的的入境外国人数占比18.40%)。2012-201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和增长率旅行服务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结构趋于优化。三、消费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游客消费行为u1、休闲度假已成为国民出游的主要动机,以亲子游、爸妈游为代表的家庭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主力。旅行服务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结构趋于优化。2015年、2016年国内游客出游方式占比情况三、消费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游客消费行为旅行服务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结构趋于优化。u2、自驾游、乡村游等旅游形式成为出游常态。当前国内、入境、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自助游客比例分别占九成、八成和六成。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与中国电信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成果表明,乡村旅游是长假旅游消费的重要选项,近7成的游客选择自驾的方式到乡村旅游。。2015年、2016年国内游客选择交通工具占比情况三、消费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游客消费行为旅行服务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结构趋于优化。u3、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游客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水平逐年增加,人均旅游花费增长至2016年的880元。邮轮、海岛游、冰雪游等为代表的度假旅游消费增幅巨大。u4、随着文创、旅游IP带动的新业态、新要素的发展,旅游产品内容进一步丰富,拉动旅游核心产品和衍生性产品的消费,如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旅游消费范围不断拓展,体验性旅游消费支出比例增大。2015年、2016年国内游客人均花费占比情况四、产业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发展状况u1、线下旅行社Ø2016年,全国旅行社总量同比增长1.72%,总体增速放缓Ø旅行社资产总额增长率为3.87%,旅行社投资增长逐步放缓2006-2016年全国旅行社数量2005-2015年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四、产业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发展状况u1、线下旅行社Ø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同比减少2.13%,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比重提升Ø旅行社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总额增长率和毛利润呈现明显提升的趋势2010-2015年全国旅行社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总数2005-2015年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总额2006-2015年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毛利润总额四、产业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发展状况u1、线下旅行社u从业务结构看,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占比分别为69%、25%、6%,入境旅游同比占比减少。2016年旅行社业三大旅游市场人次比较线下旅行社人力资本和盈利能力呈提升趋势四、产业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发展状况u1、线下旅行社Ø从地区结构看,各省旅行社结构比例趋于稳定,旅行社数量前十省份占比56%Ø贵州和云南旅行社总量,11个省份旅行社数量有所减少Ø旅行社组织和接待国内旅游人次排名前十位地区占比70%左右。2016年全国分地区旅行社数量四、产业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发展状况u2、在线旅游业Ø(1)在线旅游总量和渗透率Ø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和营收规模持续扩大(据艾瑞数据,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33.3%,线上渗透率为12.0%,提升1.3%,在线旅游企业营收规模同比增长48%。Ø在线旅游市场向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下沉趋势日益明显(据速途网数据,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以三线以下城市在线旅游用户分别占40.7%、36.4%、22.9%,携程2016年在中国主要的二、三线城市用户量同比增长高达80%。)四、产业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发展状况u2、在线旅游业Ø(2)在线旅游细分市场Ø机票的在线化进程稳定,2016年占比58.5%,出现增速放缓、比例下降趋势。Ø在线住宿市场比较稳定,2016年占比20.1%,较2015年下降0.2个百分点。随着Airbnb、途家、蚂蚁短租、小猪、住百家等为代表的非标住宿企业入场,在线旅游非标准住宿占在线住宿市场规模的7.1%。Ø在线度假方面,2016年占比为16.5%,较2015年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途牛、携程、同程保持前三位置,市场份额分别为19.4%、19.2%和10.0%。四、产业面:中国旅行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发展状况u2、在线旅游业Ø(3)在线旅游的竞争格局Ø在线旅游市场格局趋向稳定,企业梯队间规模差距明显,携程系、海航系、万达系、复星系、首旅系、阿里系、新美大、中旅系、锦江系、腾邦系等寡头势力初现,在线旅游创业公司经历着互联网“资本寒冬”。Ø在线旅游行业整体向理性回归,更重视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增强,核心在线旅游度假企业纷纷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携程先后投资印度在线旅游公司MakeMyTrip、美国两大地接社海鸥旅游和纵横集团、以及英国机票搜索平台天巡等)。在线旅游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竞争趋于理性五、中国旅行服务业创新趋势和发展建议创新趋势Ø1、互联网下半场涌现更多创业创新机会Ø2、渠道下沉趋势明显,线上线下持续融合Ø3、大旅游生态圈趋势日益明显Ø4、旅游服务企业深耕服务价值Ø5、旅游投资领域边界更加模糊五、中国旅行服务业创新趋势和发展建议u1、互联网下半场涌现更多创业创新机会Ø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五个关键词——创新、治理、安全、人工智能、下半场Ø中国网民数量增幅趋缓,中国互联网结束“用户红利”时代,更注重互联网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包括内容互联网、互联网+产业、全球化等趋势Ø飞猪(阿里旅行)的未来酒店概念实现了落地Ø途牛火车票开放平台、京东火车票上线Ø同程旅游宣布参股年假旅行,深化IP战略Ø驴妈妈与华策影视展开跨界合作Ø暴风科技与澳大利亚旅游局展开合作,对澳旅的VR视频进行线上传播五、中国旅行服务业创新趋势和发展建议u2、渠道下沉趋势明显,线上线下持续融合Ø(1)OTA+旅行社:阿里“结盟”春秋、同程收购旅行社、携程控股旅游百事通Ø(2)OTA+门店:线下门店纷纷落地(携程、去哪儿、同程)、途牛区域服务中心、同程区域运营中心五、中国旅行服务业创新趋势和发展建议u3、大旅游生态圈趋势日益明显Ø旅游+游憩行业:游学旅游、邮轮旅游、冰雪旅游、低空旅游Ø旅游+接待行业:海航参股希尔顿、春秋牵手开元、途家“3+1”战略Ø旅游+交通行业:同程欲建航空公司、吉祥航空涉足休闲旅游五、中国旅行服务业创新趋势和发展建议u4、旅游服务企业深耕服务价值2012年度2013年度2017年度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开元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饭店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上海商城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河南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济南舜耕山庄集团公司金陵饭店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港中旅沙坡头旅游景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云南昆明翠湖宾馆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颐和园管理处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五、中国旅行服务业创新趋势和发展建议u4、旅游服务企业深耕服务价值Ø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推“心级化”标准,用“心”丈量服务;发布旅游电商新标准;“中介属性”到“会员属性”,“耀悦”提供完美私人旅行服务;首推旅游产品对比,遨游网助消费者合理决策Ø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引入ISO9001国际标准,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严格的资源供应商准入与评核机制;持续品质建设,打造金质品牌;打造智慧旅游,以信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Ø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旅游+航空;TQC、“99+0=0”、“四每”;健全导游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五、中国旅行服务业创新趋势和发展建议u5、旅游投资领域边界更加模糊Ø面向本地市民生活服务的企业,如美团、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神州专车开始为游客提供服务,原本面向游客服务的企业也开始介入本地市场的休闲生活资源。Ø在共享经济和大众旅游叠加效应影响下,旅游投资正在迎来新一轮高峰在旅游项目开发、投资运营、宣传促销等方面以市场主体为主。充分挖掘市民生活资源,允许更多面向本地人休闲玩乐的企业为游客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旅游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既要有大项目、大投资,也要有小微型企业的创业创新。要适应行政主体、市场主体、消费主体互促互进的新常态,在谋划新时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时,确立“政府主导、企业主力”的新思路,鼓励并创造条件吸引年轻人到旅游领域来创业创新,推动企业家群体和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发育以市场逻辑和商业力量推动旅游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五、中国旅行服务业创新趋势和发展建议
本文标题:中国旅游研究院2017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201710213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97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