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考点19西周、变革与争霸、百家争鸣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武王伐纣经过:周都城: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亡周建镐武王胜利,建立周朝,史称西周结果: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3、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阅读考点P43,回答以下相关分封制的问题2、受封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4、分封制是依据什么条件实行的?1、什么是分封制?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什么是宗法制?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周王可以有效统帅和控制诸侯具体表现作用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血缘地位(宗法制度)2.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社会有何根本差异?现代社会崇尚民主、平等、公平竞争和个人的奋斗,当时重视人的出身。根本差异是:西周社会强调社会等级宗法制实际上就是等级制,那么周朝统治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维护等级制度的呢?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将宗法等级制具体化、生活化。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礼,规范了贵族的身份和地位,使贵族长幼有序,涉及生活方方面面.例如:贵族的”死”(避讳)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驾崩薨(hong)卒不禄去世天子用鼎诸侯用鼎士大夫用鼎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它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编钟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中使用的主要礼乐器。不同等级贵族使用的礼器,其组合各不相同。是中国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西周的差异等级同时促进中华民族的艺术的发展和修养的提高音乐道德礼尚往来、礼贤下士、尊老爱幼、这样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不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有所变更,殃殃中华之所以被誉为“礼义之邦”,就是因为这些良风美俗使炎黄子孙展现着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风采。所以当今社会要大力发扬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古代等级制度,体现社会的不平等,当今是民主的社会,所以不能发扬古代的礼乐文明。你认为古代的礼乐文明对现代社会发展有什么利弊?宗法制度分封制度礼乐制度礼乐文明的确立维护秩序、巩固统治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到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历史知识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的历史事件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争霸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始霸)(秦最强)你能把下面图表的空白部分完成吗?商鞅变法齐推动目的百家争鸣越王勾践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直面齐桓公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自然条件———背山面海,资源丰富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直面齐桓公经济基础善于用人改革策略正确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许多诸侯在,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直面齐桓公齐桓公称霸标志葵丘会盟商鞅变法编制户口建立县制分封制村落散居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爵位世袭奖励农耕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国有,不得买卖变法后变法前经济军事政治成为新兴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敬爱、谦让、和睦相处。孔子[仁]的学说“仁”的另一面是克已复礼要求统治者要关心和爱护百姓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我提倡“仁”“礼”“以德服人”…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时鲁国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孟子名轲,主张:1、实行“仁政”;2、“民为贵”、“君为轻”;3、宣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著有《孟子》一书。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孟子老子、庄子和道家老子(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一辩证法观点)“无为而治”庄子(战国)继承和发扬老子学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墨子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中。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1、“法治”;2、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著有《韩非子》一书。联系当时的社会形势,想一想,为什么法家思想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法家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需要,受到各诸侯国的青睐和重视。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以“法治”来维护。这种理论被秦王赢政所采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孙武与《孙子兵法》其最高境界为:“不战而驱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美国人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孙子兵法》成为美国军校学员必修课孙膑与《孙膑兵法》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孙膑兵法》,是中国兵学史上一部久负盛名的经典著作,有较高的军事理论价值。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学派代表的思想家所处时代主要主张儒家孔子孟子老子孙武孙膑兵家法家墨家道家韩非子墨子战国时期春秋末期战国时期战国前期春秋晚期战国时期春秋晚期事备而后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兼爱、非攻顺其自然、无为仁政、民贵君轻仁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治国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适用时期最终归宿以德治国无为而治以法治国兼爱非攻汉武帝时期形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严刑峻法为补充,兼采道家合理思想的治国模式动荡年代、军阀割据时期动荡结束之初,恢复生产、稳定民心、巩固统治适宜于国家稳定,走上正规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连连看儒、道、法、墨四派各自从自身立场出发,提出了哪些治国思想?秦始皇颁布圣旨——制曰寡人欲招召天下贤士共谋治理天下图国富民安之策急切不得延误人物现今思想主张及观点思想渊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孙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善(公民道德规范)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廉政、廉洁、自律依法治国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教育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了解市场行情,确定投资方向礼治文明“兼爱”思想“非攻”有教无类富贵不淫贫贱不移法治因材施教无为而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维拓展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课堂拓展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其优秀部分我们应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发扬光大。
本文标题:考点19西周、变革与争霸、百家争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0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