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思想方法-5.“转换对象法”——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思想方法5.“转换对象法”——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如果不便于分析求出物体受到的某些力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可见牛顿第三定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转换研究对象的作用,使得我们对问题的分析思路更灵活、更宽阔.【典例】如图3-1-2所示,质量为M=60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m=40kg的重物送入井中.当重物为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m/s2)().A.200NB.280NC.320ND.920N即学即练如图3-1-3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A.(M+m)gB.(M+m)g-maC.(M+m)g+maD.(M-m)g附:对应高考题组PPT课件文本,见教师用书1.(2012·新课标全国卷,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2011·浙江卷,1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3.(2011·上海综合,4)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A.小于受到的弹力B.大于受到的弹力C.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思想方法5.“转换对象法”——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典例】审题指导求人对地面的压力应该是地面,但无法对地面进行受力分析人受力解析设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为F,对重物m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绳对人向上的拉力F′与人对绳的拉力F等大反向,设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FN,对人应用平衡条件可得:F′+FN=Mg,可解得FN=Mg-mg+ma=28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80N,B正确.答案B即学即练解析对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f,有mg-Ff=ma得Ff=m(g-a).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分析:受重力Mg、竿上的人对竿向下的摩擦力Ff′、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FN,有Mg+Ff′=F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FN′=Mg+Ff′=(M+m)g-ma.B项正确.答案B附:对应高考题组PPT课件文本,见教师用书1.解析物体的惯性指物体本身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选项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B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选项C错误;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选项D正确.答案AD2.解析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A错误.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B错误.设绳子的张力为F,则甲、乙两人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均为F,若m甲m乙,则由a=Fm得,a甲a乙,由x=12at2得在相等时间内甲的位移小,因开始时甲、乙距分界线的距离相等,则乙先过分界线,所以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选项C正确.收绳速度与“拔河”比赛胜负无关,故选项D错误.答案C3.解析因磁性冰箱贴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磁力与弹力,应为一对平衡力,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D正确,A、B、C错误.答案D
本文标题:思想方法-5.“转换对象法”——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08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