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上市公司高管更换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市公司高管更换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姓名:袁春云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刘志坚20070401上市公司高管更换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作者:袁春云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相似文献(8条)1.期刊论文马磊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原因探析-理论学刊2008,(12)通过分析1998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更换的现状,特别是分析高管人员更换的原因,我们发现从1998年至2006年期间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发生了大量的更换.这些更换从对外披露的原因来看,使用最多的托词是辞职和工作调动.然而,从高管人员的年龄和任期来看,上市公司高管更换采取更多的方式是强制性离职.影响公司高管更换的重要因素是公司控制权的变更、经营业绩,以及行业的竞争程度.2.学位论文何郑涛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替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2007上市公司高层对公司的经营决策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司更换高管人员,可能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影响到公司的生产经营及其经营成果,消息的公布会在股市上引起较大的反响,成为投资者等群体关注的一个热点。对高管更换的研究,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引起高管更换的相关因素的研究。本文着重探讨了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相关因素(主要指的是公司的内部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的影响,以期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的特征,为我们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一些理论借鉴。本文首先分别从契约理论、代理理论、企业家理论这几方面着手,理论分析引起高管更替的原因,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然后分析比较美、日、德、丹麦等国家的公司治理异同,结合我国国情具体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有如下治理特征:(1)外部治理环境:资本市场不完善;经理市场发展滞后;董事问责机制的缺乏;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较弱。(2)公司内部治理环境: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债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等。再进一步分析得出产生高管更换的多种因素(本文主要强调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因素)如:经营业绩、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高管自身权力、及高管离职年龄等,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最后收集2003年到2005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高管变更的相关数据,在提出合理假设的基础上,运用均值统计等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建立Logist回归模型回归分析法及相关性检验分析法,来探索相关因素对高管更换的影响。在实证检验分析中,首先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从中找出不变更公司与变更公司之间的相关指标均值的不同,得出不变更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及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及高管兼任比例要明显高于变更公司的均值;通过该统计我们还得出常规性变更与非常规性变更之间的相关指标的均值情况,即非常规性变更公司的经营业绩要比常规性变更公司的经营业绩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司高管变更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呈负的相关关系。在将数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高管的变更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及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国有股的比例、高管的兼任状况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实证检验的最后,将在相关性检验中得出的结果代入回归方程中,用二项Logistic回归的极大似然估计逐步筛选法进行分析得出,最终与高管更换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的有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及国有股占总股本的比例,高管的年龄与高管变更呈正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上市公司高层变动与公司经营业绩成负相关关系,即公司的业绩越好,更换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业绩越差,更换的可能性就越大。(2)公司高层人员的更换与国有股所占总股本的比重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国有股所占比重越大,更换高管的可能性就越小,国有股所占比重越小,更换高管的可能性就越大。(3)高管更换与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相关性较弱。在此文中体现在公司的所有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及独立董事比例大小对公司高层变动的影响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在约束高管行为上缺乏有效性。(4)高管自身的权力大小对公司高管更换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依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完善对上市公司高层变动的业绩考评指标体系。(2)发展和完善中国经理人市场。(3)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4)加快国有股减持的步伐,增加非国有股东及流通股股东的持股份额,排除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5)重视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导致的企业监督机制的弱化。由于样本数据的获取难度及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技术水平不高,本文中不免出现一些误差,有其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本文的样本数据没有考虑较长时间段的高管更替的趋势,其样本数据主要选自1996年底在深交所已上市公司为样本总体,对1997年以后上市的公司未加考虑,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样本数据范围被人为缩小,如果能将沪市中的公司进行整体分析,可能结果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第二,是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本文采用的是描述性统计和Logit回归分析法,没有涉及更具体的实证检验,且所得出的整体模型拟合性较差,该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各因素与高管更换的关系,结论也不一定非常准确。第三,本文主要考虑了上市公司的一些内部治理因素,而对在转型经济背景下的外在和内部的其它一些因素没有涉及,即没有对相关因素进行更全面系统的分析,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作进一步的论证分析。第四,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相关因素与高管更换的相关关系,而对这些因素对高管更替的具体影响程度及灵敏度没有深入分析,这也有待于我们在以后作进一步的研究。3.学位论文晏华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更换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2007随着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高管)更换一直是国外证券市场和管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因为他是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做出的最重要的激励和约束手段之一,并以终止契约作为约束经理人行为的一项重要机制。长期以来,很多的研究结果被发表在财务和会计学科的国际一流项尖的杂志上,它为我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全面而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发展过程中,频繁涌现的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现象引起了政府部门和证券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激发了国内学术界对高管更换这一现象的研究兴趣。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更换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非常有限。因此本文试图从证券市场收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以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更换为切入点,从激励和约束公司高管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利用国内外学术界丰富的理论和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的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从控股权变更、经营业绩、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以及财务信息披露等高管更换的影响因素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进一步检验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影响因素的一般结论。深入研究上市公司高管更换,能为完善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提供指导,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的公司治理和国企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本文的创新之处、逻辑思路及本文的内容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第三章: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的影响因素。首先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这一现象进行制度背景分析,然后提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的影响因素。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然后通过选取样本,变量选取,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分析,进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影响因素的一般结论。第五章:政策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4.期刊论文张福营.邹一平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的影响因素-今日财富2009,(6)上市公司高管更换一直受到学术界的特别关注,因为它不仅是对经理人最极端的约束,而且也会对公司将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公司业绩、股权结构、高管年龄、控股权转移以及公司规模等几方面来分析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的影响因素.5.学位论文马磊高管更换、公司业绩与治理机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2008探讨高管更换与经营业绩的关系是观察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一个“窗口”。文献指出,不称职的高层管理人员滞留在公司被认为是最严重的代理问题,因此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应该能够及时对业绩低劣公司的高管人员做出惩罚,并且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但应该能够及时解聘不称职的高管,而且还应该能够重新选聘最适合的继任者。对于这一理论,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研究已经给予了充分的证实。而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所有制形式复杂多样,市场化程度也各不相同。证券市场在这个阶段建立,逐渐发展,形成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市场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企业也涌现了大量高管人员更换的案例。问题是高管人员的大量频繁更换究竟是什么原因驱动,它与公司业绩呈现怎样一种关系?高管的更换是来自于外部接管的威胁,还是董事会监督控制职能有效作用的结果,抑或是来自于市场外的因素干扰?高管人员的频繁更换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怎样的经济后果?他们又是如何选聘继任者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查,来观察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是本文的根本动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分三步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考察控制权变更情况下的高管更换与经营业绩的相互关系,来探讨我国外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问题;其次,考察未发生控制权变更情况下的高管更换与经营业绩、董事会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问题;最后,进一步对高管更换后继任者的选择问题进行考察,以验证选聘制度的有效性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程度。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本文分别构造了两个模型以验证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其一是高管人员更换、更换前企业业绩与公司治理的Probit模型,以考察低劣的企业业绩是否会引起经理人员的变更,以及继任模式的选择问题;其二是高管人员更换、更换后企业业绩与公司治理的OLS回归模型,以考察企业业绩是否在更换经理人员后有了显著改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高管更换的相关治理理论及我国更换现状分析,第二部分是高管更换的实证研究。两部分研究结论如下:1、高管更换的现状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的现状分析表明,从1998年至2006年,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发生了大量的更换。从对外披露的原因来看,辞职和工作调动是使用最多的托词。然而,从高管人员的年龄和任期来看,上市公司高管更换更多的是强制性离职。初步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公司控制权的变更是导致高管人员更换的重要原因,另外经营业绩越差,公司高管被更换的可能性也越大。2、高管更换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结果发生控制权变更的公司其经营业绩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未发生控制权变更的公司。而且在控制权变更的公司中,发生高管人员更换的公司其业绩水平又低于未发生高管更换的公司。这说明只有经营业绩不良的企业在变更了控股股东之后才会更换高管人员,而经营业绩良好的企业既使变更了控股股东,也不会更换高管人员。对未发生控制权转移情况下高管更换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与公司业绩的低下有非常显著的关系,公司上一年业绩低更容易导致高管更换。但对于高管更换后公司业绩改变的实证结果却令人沮丧。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改善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经营业绩没有因为控制权的变更或高管的更换而有所提高。继任选择的实证研究也进一步证明,经营业绩对公司高管的继任模式的选择不具有显著性的影响。3、高管更换与董事会特征关系实证结果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要由股东代表构成,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主要是基于各董事所代表股东权利的大小,而不是基于董事本人的能力和学识,所以董事会的规模对监督更换公司高层管理者基本没有显著的影响。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影响了董事会在高管更换中有效性的发挥,在两职合一的条件下,董
本文标题:上市公司高管更换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