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中暑的急救处理ppt课件
中暑的急救•烟台海港医院急诊科•王功军一、概念:•指在高温环境下或受到强烈暴晒,感受暑热之邪,耗气伤津,骤然发生的以高热、汗出、心悸、头晕、烦渴、乏力,甚则神昏、抽搐为特征的急性病证。•西医定义:•在高温环境下,因“热”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中医分为:阳暑和阴暑•1、阳暑:起病急骤,以发热,胸闷,自汗,背寒,面垢,头晕,头痛,烦渴,手足厥冷,身重,舌红苔黄腻,脉虚数为多见。重者可见壮热,神昏,抽搐或脱症。•2、阴暑:起病较缓,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肢体拘急,恶心呕吐,或腹痛,泄泻,苔白腻,脉紧。西医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中暑高热(热射病)•中暑痉挛(热痉挛)•中暑衰竭(热衰竭)1、中暑高热(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由于头部受日光直接曝晒的热射病,又称日射病。•汗衰竭:在最大的热负荷情况下,开始时有高速度的出汗,但此种出汗速度不能无限制地维持,当出汗速度减慢时,体温突然上升,这种现象成为汗衰竭。2、中暑痉挛(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而导致氯化钠的过量损失引起。仅补充水分而补盐不足,使肌肉痉挛并引起疼痛。表现为阵发性四肢肌肉、腹肌甚至肠平滑肌痉挛,致相应部位疼痛。此外尚可合并有恶心、呕吐与疲劳。典型见于年轻的运动员和高温下劳作的体力劳动者。•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发生在剧烈运动后,与高温无直接关系,主要表现为肌肉痛性痉挛。3、中暑衰竭(热衰竭):•体内并无过度热蓄积,而系心血管功能不能适应的一种表现。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后者又称热昏厥。热衰竭可伴有过多的出汗、失水和失盐。•最多见,体内无大量热蓄积而以大汗后失水及低钠血症所致的外周循环衰竭为主,主要是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晕厥。二、病因病机(一)中医病因病机•外伤暑毒:阳暑是暑热→阳明→营分、心包→引动肝风;阴暑是寒邪→肌腠•正气亏虚西医:•在高温环境下,因“热”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正常的体温调节㈠正常体温:卧床休息时,口腔温度36---37.2℃。在酷热的气候中,体温可↑0.3---0.6℃。气温、湿度、气流、辐射度影响机体散热因素:(二)西医病因病机•在高温或强辐射热环境下从事长时间的劳动•繁重体力劳动→产热↑•环境温度过高→散热障碍中暑的病因㈠高温环境中或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活动,且无防暑降温条件。㈡环境中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①产热增加②热适应差③散热障碍㈢高龄、体弱、疲劳、肥胖、饮酒、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㈣发热、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损、先天性汗腺缺乏等。①产热增加②热适应差③散热障碍三、诊断要点(一)中暑高热•常发生在高热环境下工作数小时后•前驱症状有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出汗减少•典型症状有高热,体温可高达41℃以上,嗜睡,谵妄和昏迷。皮肤干热和无汗,潮红或苍白,•严重病人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二)热衰竭•高温作业者•症状:常无高热,可有头晕,头痛,口渴,大汗淋漓,胸闷,脉细弱,血压下降,手足抽搐•辅助检查:血液浓缩,低钾、低钠血症(三)热痉挛•常在高温下作业•大量出汗后,突然出现四肢阵发性肌肉抽搐,有时腹壁甚至肠平滑肌发生痉挛和疼痛•辅助检查:低钠、低氯血症四、急救处理治疗•降温:降温速度决定患者预后,通常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环境降温–体表降温–体内降温–药物降温:•补液(一)西医急救•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监护重要脏器•支持疗法•氯丙嗪25-50mg加入500ml液体中静脉输注1-2小时。该药可抑制大脑皮层及下视丘,扩张血管而引起血压下降,因而必须密切观察血压、神志和呼吸,如抑制呼吸血压下降,应停止使用。•地塞米松10mg静注,根据情况30分钟后可再重复一次,此药降温快有抗休克作用。(二)中医急救•一般处理•刮痧疗法•单方、验方•针剂(三)中医辨证论治•暑入阳明—白虎加人参汤•暑陷心包—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暑热动风—羚麻白虎汤•阴暑—新加香薷饮
本文标题:中暑的急救处理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5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