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20生物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选修一测试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课时精练解析
[基础对点]知识点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1.下列关于酵母菌及醋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自养的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B.制作果醋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属于原核生物C.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大量繁殖D.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答案A解析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A错误;醋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B正确;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能够大量繁殖,C正确;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D正确。2.果酒果醋以其独特的风味、制作方便和绿色环保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正常繁殖B.深层发酵时,短时间中断氧气会引起醋酸菌死亡C.为防止葡萄腐烂,可将发酵装置存放在4℃的环境中D.果醋发酵适宜温度为30~35℃答案C解析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A正确;醋酸菌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即使短时间中断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正确;果酒发酵应将温度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适宜温度为30~35℃,D正确。3.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变为醋酸()A.氧气、糖源充足B.缺少氧气、糖源充足C.氧气充足、缺少糖源D.氧气、糖源都缺少答案C解析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当糖源不足时,果醋制作的原理是醋酸菌先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知识点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4.下列对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控制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时,应反复多次冲洗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需将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答案B解析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既有利于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又可防止果酒发酵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果汁溢出,A正确;制作葡萄酒所用的菌种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所以,对选择的葡萄应冲洗1~2次,清除污物即可,不可反复多次冲洗,B错误;酵母菌的最适发酵温度为18~25℃,发酵10~12d左右即可完成;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C、D正确。5.下列关于利用葡萄制作果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用棕色玻璃瓶以防止光照抑制酵母菌发酵B.将葡萄汁装满发酵瓶以保证无氧的发酵环境C.将发酵瓶置于35℃的恒温环境中可加快发酵速度D.要给发酵瓶适时排气,后期可延长排气间隔时间答案D解析光照不会抑制酵母菌的发酵,A错误;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B错误;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18~25℃,35℃抑制酵母菌生长,不利于发酵,C错误;要给发酵瓶适时排气,发酵后期营养物质减少,产生酒精和CO2的速度降低,因此后期可延长排气间隔时间,D正确。6.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时,先用清水冲洗掉葡萄皮表面的白色杂菌B.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瓶都需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盐酸消毒C.A过程是酒精发酵,A过程完后,只需要提高一定的温度就能进行果醋发酵D.根据流程图可知导致发酵产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是温度、时间、菌种等答案D解析制作果酒时,用清水冲洗的目的是洗掉葡萄皮表面的浮尘,杂菌和酵母菌被洗掉的机会是均等的,不能单独除去葡萄皮表面的杂菌,A错误;榨汁前,榨汁机需要清洗晾干,发酵瓶需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B错误;A过程是酒精发酵,A过程完后,需要打开充气口、适当提高温度、接入醋酸菌才能进行果醋发酵,C错误。7.下列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无水酒精消毒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后,要密封充气口D.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答案B解析发酵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的纯种,整个发酵过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一旦污染菌种,将导致产量大大下降,甚至得不到产品。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A正确;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防止器材上的杂菌进入发酵液,B错误;装入葡萄汁后,要密封充气口,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C正确;发酵装置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目的是阻挡外界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发酵液,D正确。8.酒精与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的颜色反应为()A.红色B.紫色C.灰绿色D.棕色答案C解析酒精和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呈灰绿色。9.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不可能的原因是()A.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B.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C.发酵罐消毒不彻底D.发酵液灭菌不彻底答案D解析果酒发酵需要缺氧的环境,而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可能原因是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或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或发酵罐消毒不彻底,其内含有少量的醋酸菌,A、B、C正确;发酵过程中不能对发酵液灭菌,否则会将菌种杀死,D错误。10.如图是果醋和果酒的发酵装置,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出料口可以用来取样B.排气口能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C.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要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D.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越高答案D解析出料口可以用来取样,适时进行检测,A正确;排气口能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防止瓶内气压过高,B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在醋酸发酵时充气口要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C正确;酒精对醋酸菌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若酒精度过高,将不利于醋酸菌的生长代谢,D错误。[能力提升]11.在一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图甲所示,则在乙图所示有关坐标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开始时锥形瓶中氧气充足,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但不产生酒精;当氧气被消耗尽,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基本不繁殖,同时酒精浓度增加;但由于葡萄糖是有限的,会随着酵母菌的消耗而不断减少,最后被消耗尽,此后酒精浓度就不会继续增加;整个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会导致溶液的pH下降。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答案D解析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是18~25℃,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A错误;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要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然后接入醋酸菌,通入空气,进行果醋发酵,因为醋酸菌可以将酒精转变为醋酸,B错误;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量比较少,且菌种本身品质不好,因此,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较差,而人工接种菌种品质更好,且不容易存在杂菌污染,C错误;适当加大接种量,让菌体快速形成优势菌群,可以抑制杂菌生长,提高发酵速率,D正确。13.中国杏树的栽培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对杏果的利用一直停留在鲜食果肉或杏仁上。研究人员不断创新开发,成功酿制出杏果酒,其色泽淡黄、果香浓郁、营养丰富;检测发现果酒中总黄酮达20%,是目前天然可食植物制品黄酮含量最高的饮品,具有抗癌防衰老的性能,是突出的功能型饮品。回答下列问题:(1)在酿制杏果酒的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酒过程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检测酒精的存在。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果肉中的________也进入发酵液,使杏果酒呈现淡黄色。(2)酿制杏果酒时,不需要对杏果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作成功的杏果酒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色素(2)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3)空气中含有醋酸菌能够利用酒精产生醋酸,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解析(2)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故酿制杏果酒时,不需要对杏果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3)气温高的夏天,制作成功的杏果酒若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醋酸味,原因是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且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14.如图为某研究小组设计的酿制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果醋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需要________________(填“先切块后清洗”或“先清洗后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2)图中过程③(发酵)所需控制的温度是________。在充气口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的发酵装置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并产生酒精。(3)果醋制作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环境条件是糖源________(填“充足”或“缺少”)。为鉴定果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______________作进一步的鉴定。答案(1)有氧呼吸先清洗后切块(2)18~25℃关闭(3)缺少(醋酸)发酵前后的pH解析(1)制作果醋的菌种是好氧型的醋酸菌,其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为减少杂菌的污染,过程①应该先清洗后切块。(2)果酒发酵时温度需要控制在18~25℃。制作果酒和果醋可以用同一装置,在充气口关闭的情况下,酵母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并产生酒精。(3)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来鉴定果醋是否酿制成功。15.下面是果酒、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以及某同学设计的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2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1)完成图1的实验流程。(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_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____。(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与(4)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7)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用________来检测酒精的生成,酒精与之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呈现________色。答案(1)醋酸发酵(2)洗去浮尘反复冲洗(3)果酒发酵果醋发酵泵入空(氧)气(4)酵母
本文标题:2020生物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选修一测试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课时精练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0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