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答案
1物理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48分)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多选题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但有些物理定律或物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到的,而是经过了理想化或合理外推得到的,下列定律的建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胡克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C.牛顿第二定律D.牛顿第三定律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B.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速度变化量方向都相同3.一个人站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升降机的压力小于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升降机的压力与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C.升降机对人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D.人的重力和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30t-3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A.25mB.50mC.75mD.150m5.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时由静止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出发时甲在乙前方,则一定不能相遇B.如果出发时乙在甲前方,则一定不能相遇C.如果甲乙同一地点出发,则0~2t时间内不能相遇D.0~2t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6.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的大小的力),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4NB.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C.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D.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7.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所受合力变化如下图所示,则在3s内物体位移最大的是()28.如图所示,吊篮A、物体B、物体C的质量相同,B和C分别固定在弹簧两端,弹簧的质量不计.B和C在吊篮的水平底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的瞬间()A.吊篮A的加速度大小为gB.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gC.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为3g2D.A、B、C的加速度大小都等于g9.如图,两个固定的倾角相同的滑杆上分别套A、B两个圆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个物体C、D,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的悬线始终与杆垂直,B的悬线始终竖直向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环与滑杆无摩擦力B.B环与滑杆无摩擦力C.A环做的是匀速运动D.B环做的是匀速运动10.如图甲所示,物体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最大静摩擦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A.物体的质量2kgB.物体的质量0.5kg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3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3511.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AB、BC、CD连接两个小球,两球质量均为m,A、D端固定,系统在竖直平面内静止,AB和CD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是30°和60°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C拉力是3mg2B.BC拉力是mgC.BC与竖直方向夹角是60°D.BC与竖直方向夹角是30°12.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B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3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6μmg时,A相对B滑动C.当F=9μmg时,B的加速度为2μgD.无论F为何值,A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第Ⅱ卷(52分)二、实验题(每空3分,作图题3分,共15分)13.如图所示重物和物块连接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细线平行于桌面,遮光片的宽度为d,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s。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B所用的时间为tA和tB,3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利用实验中测出的物理量,算出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为14.如右图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并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B.两条细绳的夹角越大越好C.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必须等大D.两个弹簧测力计贴在木板表面不会影响弹簧测力计读数15.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图1图2(1)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测出纸带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34ssss、、、,为使由实验数据计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计算加速度公式应为a=(2)某同学在该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实验数据(表中F表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NF/0.200.300.400.500.602/sma0.250.570.891.201.52①如右图所示,请在答题纸相应的图中中作出a-F图象②根据图表分析,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A.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小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C.小车质量太大D.钩码的质量太大三、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第16题8分,第17题8分,第18题8分,第19题13分,共37分)16.物体以30m/s竖直上抛,求到达距离出发点25m处所用时间,g=10m/s2(要有解答过程)417.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0.40kg和mB=0.30kg,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使环A与球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绳始终保持与竖直方向夹角=3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B球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2)环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在小车的前端,另一端被坐在小车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为m1=60kg,小车的质量为m2=10kg,绳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取g=10m/s2。当人以F=280N的力拉绳时,求:(1)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2)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9.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一个质量为1kg物体由静止开始,在沿斜面向上力F=16N的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向上运动。1.5s后撤去作用力F。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2)物体从底端出发到再次回到底端的总时间t。沈阳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12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一(17届)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多选题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1.B2.D3.B4.C5.D6.D7.B58.C9.AD10.AC11.BC12.ABD二、实验题(每空3分,作图题3分,共15分)13.14.D15.34122()()4(1)sssst(2)①请在答题纸图4的坐标系中作出a-F图象(图线作成折线或曲线均不能得分)②A三、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第16题8分,第17题8分,第18题8分,第19题13分,共37分)16.解:21012xvtgt125xm(2分)11ts25ts(2分)22012xvtgt225xm(2分)33+14ts43-14ts(舍去)(2分)17.解:(1)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mBgtanθ(2分)数据代入得F=31.73N(1分)(2)选取环、球和轻绳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N=(mA+mB)g(1分)F=f(1分)且f=μN(1分)解得tanBABmmm(1分)数据代入得25.073(1分)618(1)以人和车整体为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分)代入数据得:a=3m/s2,方向沿斜面向上。(2分)(2)以人为研究对象,设摩擦力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2分)代入数据得:f=200N,沿斜面向上(2分)19.(1)沿斜面向上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sincosFmgmgma218/ams(2分)2sincosmgmgma228/ams(2分)11112/vatms(1分)2111192xatm(1分)22292vxma(1分)1218xxxm(1分)(2)3sincosmgmgma234/ams(2分)233312xat33ts(1分)1221.5vtsa(1分)1236tttts(1分)
本文标题:辽宁省沈阳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1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