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新高考政治仿真模拟试卷仿真一
仿真一1.作为水界的“网红”——农夫山泉,其新品高端矿泉水取自长白山莫崖泉,是举世罕见的“低钠淡矿泉”,属于世界上最珍稀的一类矿泉水。据悉,此款玻璃瓶高端矿泉水定价约为35~40元(750mL)。该高端矿泉水()①是普通矿泉水的替代品,其价值由消费者喜好决定②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价值由货币来衡量③价格受生产者供应量和消费者需求量的直接影响④价值取决于市场的火爆程度,但受产品质量的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①表述错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非消费者喜好决定;②表述正确,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价值可以用货币来衡量;③表述正确,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因此,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④表述错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市场的火爆程度反映的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只是影响价格。答案:C2.如图是某地近5年来居民人均购物次数增长率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地居民()①消费结构越来越优化②生活消费水平显著增加③网络购物频率更加提高④消费方式有较大变化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的相关知识。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消费结构。②不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购物次数增长率的变化,不能说明生活消费水平显著增加。③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到,网络购物次数增长率较快,网购频率提高。④符合题意,从图中可见,与商场购物相比,网络购物增长较快,说明消费方式有较大变化。故选D。答案:D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新版)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小李在北京上班,2018年度10月收入为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000元。小李10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为()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000元的3%0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5160[注:居民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A.90元B.150元C.300元D.210元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根据题目,居民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一专项扣除,首先可以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2000=3000,然后根据税率表格可以看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的,按照3%的税率进行纳税,即3000×3%=90元,故A选项入选。B、C、D计算错误。答案:A4.2019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传导可能是()①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②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③地方政府减少专项债券规模④解决好非公企业融资贵问题⑤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⑥增强企业活力,增强发展后劲A.①—③—⑤B.①—⑤一⑥C.②—④—⑥D.②—⑤—④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政府可能会减税降费,扩大支出,从而提高财政赤字,政府债券规模会扩大,A错误;减税降费是在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从而增强企业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B推导正确;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要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但这与是否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优化营商环境等问题没有直接关系,C、D推导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5.为切实谋划好2019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S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2019年为民办实事的意见和建议,这做法的主要预期效果是()①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监督政府的工作②促进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③引导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等知识。政府广泛征集为民办实事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政府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让决策更符合民意更受百姓欢迎,②符合题意;市民针对民生实事发表意见建议,体现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决策,不是监督,①不符合题意;公民不享有决策权,排除④。故选C。答案:C6.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法律明确规定,承包方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由他人经营。这()①说明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②为农民合法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③表明只有法律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权益④说明社会主义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我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修改,并规定了承包方既可以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以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为农民合法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涉及到;③说法错误,我国的国体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权益。所以本题选D。答案:D7.《“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三步走”的目标,即“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并展望2050年,提出“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的长远目标。就“如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人大代表认真行使提案权,决定权,促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途径参与决策,为健康中国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③政协委员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监督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④民主党派成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参与政治决策和监督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和民主党派及人大等知识。①表述错误,决定权是人大的权力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②符合题意,对于如何促进健康中国,公民可以参与决策。③表述错误,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政协委员没有质询权。④符合题意,民主党派也可以参政议政,参与决策。故选B。答案:B8.据2018年10月的一项调查统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超过1.5亿的外国人学习汉语,但比如“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地铁站见,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等中国人很容易理解的表述,却难以让不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外国人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上述材料说明()①文化传播就是知识传递的过程②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跨文化理解需要一定的条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知识。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不仅仅知识的传递,①表述错误;由题干可知,在世界范围内,已有超过1.5亿的外国人学习汉语,这说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②正确;题干强调文化具有差异性,③项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强调文化有普遍性和共性,不符合题意;中国人很容易理解的表述,却难以让不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外国人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说明跨文化理解需要一定的条件,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答案:D9.“家庭微信群”是联络亲情,弘扬家风的新平台。一家人即使远在海角天边,也能在“群”里说说家长里短。“家庭微信群”里的良好互动,能不断增加亲情,化解家庭矛盾,营造和谐和睦的家庭气氛。建设好“家庭微信群”有利于()①培育家庭美德,形成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②开展全社会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共同理想③强化家风教化功能,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④提高家庭成员科学素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家庭美德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建设好“家庭微信群”有利于培育家庭美德,形成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家风教化功能,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建设好“家庭微信群”的作用,不涉及开展全社会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共同理想问题,②与题意不符;建设好“家庭微信群”有利于增加亲情,化解家庭矛盾,营造和谐和睦的家庭气氛,不涉及提高家庭成员科学素养问题,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答案:B10.在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后,中国电科11所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出短波和中波单片2.7K×2.7K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并进行了成像演示,效果良好,将广泛应用于预警探测、搜索跟踪、天文观测、遥感、海上救援、医学等领域。材料表明()①科学实验活动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②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建立新的联系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和联系的观点。材料强调了中国电科11所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出短波和中波单片2.7K×2.7K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将广泛应用于预警探测等领域,这说明了科学实验活动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建立新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实践,③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与题意不符;④体现的是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与题意无关。所以本题选A。答案:A11.2018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四个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的指导性案例,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最高检副检察长孙谦。他指出,权利不能滥用,“过”与“不及”均非司法之追求,要注意防卫措施的强度应当具有必要性,还要在认定防卫性质时仔细分辨。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在于()①客观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定防卫性质要杜绝主观因素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过“度”防卫引发质变导致防卫过当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防卫过当导致防卫性质变化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防卫是正当还是过当标准不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发展和矛盾的知识。材料中的“‘过’与‘不及’均非司法之追求,要注意防卫措施的强度应当具有必要性,还要在认定防卫性质时仔细分辨”,这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过“度”防卫引发质变导致防卫过当;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防卫过当导致防卫性质变化,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认定防卫性质时要仔细分辨。④说法错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所以本题选C。答案:C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是改革开放40年党和国家风雨历程和历史性巨变的缩影。继往开来,中国的改革发展永不止步,国家审计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这说明()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当经济基础适合上层建筑状况时,会促进上层建筑的巩固和完善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加以解决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加以解决,即通过改革的方式解决,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就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④符合题意;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不是变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①不符合题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②观点错误。答案选D。答案:D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201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
本文标题:2020新高考政治仿真模拟试卷仿真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19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