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答案
-1-辽宁省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2001年,我国的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为解决天津用水紧张状况,国务院决定实施引黄济津,即从位于山东东阿县的位山闸引黄河水进入天津市,全长440公里。引黄济津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水污染。因为相关地区河道污染严重,调水被迫多次改线。这次调水仅因为污水问题,就要损失用水4000多万立方米。近年来我国每天污水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全国约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据此回答1~2题。1.此次调水并没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④大量开采地下水⑤开挖入海新河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A.①③B.②⑤⑥C.③⑤D.①④⑥2.关于水体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水体污染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②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③流动速度快的水体容易受到污染④流动速度较慢的水体容易受到污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列叙述,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①使用再生纸②垃圾分类回收利用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④将旧衣物、旧书籍、玩具赠给需要的人A.①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种类与总量日益增多,许多地方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堆积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气释放有害物质,使水体、水质、大气质量恶化,危及人体健康。据此回答4~5题。4.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①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②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会使水体遭到污染③垃圾经过风化、雨淋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有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破坏土质④垃圾经过强光照射,会逸出氟氯烃,影响臭氧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有关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其他类型的污染一样,污染途径单一B.固体废弃物污染以迁移转化为主,其过程是长期的、缓慢的C.因为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我们不必过分注意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的危害D.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弃物,可避免大气二次污染6.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成为普遍使用的电器。这些外表亮丽、功能强大的电脑从环保角度看,是一堆剧毒品的组合,这主要是因为()①电脑中的电池和开关中含有铬化物和水银,会造成重金属污染②电脑显示器的显像管中含有铅,这种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③废弃的电脑回收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2-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7.21世纪,城市垃圾的最优处理方法是()A.自然降解B.焚烧C.填埋法D.分类回收,综合利用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现象,早在20世纪50年代,挪威南部的5000个湖泊中的1750个就由于酸化而鱼虾绝迹,瑞典的9万个湖泊也有1/5受到酸雨的侵害。根据材料,回答8~9题。8.臭氧减少及酸雨造成的危害的共同点是()A.都不危害人体健康B.都会使土壤酸化C.都会对植被造成危害D.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9.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有些雕像溶蚀厚度已超过3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A.城市上空尘埃多,使凝结核增多,导致城市的降雨增多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据此完成10~11题。10.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11.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1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A.致灾因子强度B.坏境破坏程度C.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13.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2006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①南粤大地的干旱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⑥离岸风的吹拂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③⑤14.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右图,回答15~17题。15.图中山脉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3-16.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B.荒摸化C.盐碱化D.沙尘暴17.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减少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C.植被较少D.蒸发量增大右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18.该地区最可能是()A.云贵高原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淮海平原19.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A.受准静止锋控制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气旋控制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20.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图1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22.该地貌的对当地的影响有()A.不利于发展旅游业B.交通建设更加容易C.农业用水充足D.多地质灾害读我国沿40°N地形剖面图,回答23~25题。23.有关D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丰富的钾盐和铁矿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C.该地有中国最大的沙漠D.该地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为昆仑山脉B.E河在该河段的流向自北向南流C.B为淡水湖泊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25.有关F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4-A.地形平坦,一望无际B.平原广阔,沃野千里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读“我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26~27题。26.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27.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28~31题。28.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温和湿润B.河网密集C.矿产资源丰富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29.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30.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31.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①临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④读下图,回答32~33题。32.形成图中海岸线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D.地壳下陷33.甲地气候要素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差异明显主要是受()A.气压带的影响B.夏季风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D.洋流的影响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4~35题。甲北海里海-5-34.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35.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沙尘暴C.土地盐碱化D.洪涝灾害读右图世界某岛屿7月份等降水量(单位:mm)线分布图,完成36~37题。36.该岛屿东西两侧7月份降水量不同,主要影响因素为()①大气环流②地形③洋流④太阳辐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7.该岛屿的地形特征为()①中部地势高,东西两侧地势较低②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③以高原、平原为主④以山地、丘陵为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回38~39题。38.有关①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结构较单一B.以重工业为主C.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D.环境污染较为严重39.制约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B.水源C.能源D.科技40.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水稻种植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第Ⅱ卷(40分)二、综合题:(40分)4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发布2007年草原鼠害调查情况:全区春季草原鼠害危害乙B洛阳①②北京渤海A-6-面积达1071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为5225.6万亩。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新巴尔虎右旗鼠害面积达800多万亩,占全旗草场的40%。当地监测显示,该旗生存着上亿只老鼠,每天可吃掉上千吨牧草。材料二2007年夏季,受上游降水影响,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升,约20亿只东方田鼠从洞庭湖滩向垸内转移。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材料三内蒙古东部土地类型及气候资料(1)鼠灾造成的危害有哪些?(6分)(2)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治鼠灾?(4分)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右图)。(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43.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概述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说明其成因。(10分)(2)图示沙漠地区主要的外力作用类型有哪些?(4分)(3)图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棉花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6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二(17届)地理试题答案-7-1-5ADDAB6-10ADCDC11-15DDBCB16-20ABCBC21-25BDCDA26-30BCCAD31-35CBDBC36-40ADCBD41.(1)①啃食农作物、牧草及林木,危害农林牧业生产;②在地下打洞,危及沿湖防洪大堤等工程安全;③加剧土地荒漠化;④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每条2分,答出三条即满分)(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鼠灾监测;改善灾区的生态环境,利用天敌灭鼠;采用药物灭鼠;修建防鼠墙等。(每条2
本文标题:辽宁省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3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