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辽宁省北票市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14年3月起,12306网站对互联网购票进行身份信息核验B.2014年9月17日,第17届亚运会在仁川举办“韩国风”的开幕式C.2014年10月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西南地区暴雨橙色预警D.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婚姻会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结了婚,对方就不能有隐私了,只要有隐私,就是不爱我了。在美国,夫妻双方都有人格上的尊严,给对方心灵保留很大的空间,如果查看对方的手机,他们会引以为耻。这说明()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3.2014年10月7日晚8点由浙江电视台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好声音》总决赛开播,晚会的举办让民众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②文化促进人的健康发展③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4.2014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红军在长征中孕育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C.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5.对于音乐产业说,原创力量不足,产业必将疲软。原《中国好声音》总导演金磊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模仿外国的《中国好声音》能办5年,那么中国原创的《中国好歌曲》能办50年。《中国好歌曲》能走的更远,这一说法体现了()①《中国好歌曲》的创新是对《中国好声音》的否定②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中国好歌曲》的创新有利于直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④文化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2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6.横扫全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问鼎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材料表明()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借助文化产品可以达到政治目的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成为社会……”下列事例能印证这句话的是()A.中超-恒大四连冠国安屈居亚军B.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筑网成功C.国际投洽会在厦门召开D.海峡两岸同胞共同谒拜妈祖8.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为大运河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最好的保护。这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是一国文化的集中体现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近年,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假如让你写一篇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政论文,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是A.相互借鉴拒绝融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B.和平共处文化渗透扩大文化影响力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D.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各国文化一律平等10.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中的文化集丛或文化元素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方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社会现象和过程。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是()①烽火狼烟,鸿雁传书②亲朋聚会,出国旅游③商贸活动,人口迁徙④手机短信,电子读物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311.微博,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A.一种新的传媒的出现和旧的传媒的消失B.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C.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D.文化传播的手段向多样化发展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体现了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②民族虚无主义会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2014年7月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这体现了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③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代表性鞋履,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蕴涵着什么道理()A.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15.央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4年暑期在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周末黄金时间播出。该活动虽然形式非常单纯、简朴,但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比赛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要()①发展传媒事业,传播中华文化②继承传统文明,传承中华文化③开展特色活动,传递中华文明④尊重多样文化,书写中华文明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16.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4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7.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1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①弘扬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石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19.下面漫画说明了()A.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B.封建落后思想残余在当今社会还起着消极影响C.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D.落后文化变换新的形式在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20.针对上述漫画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我们的对策应包括()①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③需要不断通过科5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2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A.①③B.②④C.④⑤D.③⑤22.2014年3月9日,江苏省政府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逐步缩小义务教育差距。如此重视教育,从文化角度看,主要因为教育是①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②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③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④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创新B.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C.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D.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4.“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这有利于()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②凝聚共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③强基固本,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④弘扬主旋律,拒绝外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25、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6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对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下列古语中,体现两者关系的有①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③为之,则难老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7.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人公共服务中,全国许多城市纷纷把《沦语》中的经典名言制作成宣传语挂在公共车厢内,打造车厢文化,陶冶市民情操,提升城市文明.若让你为这种现象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向世界B.文化影响、道德修养、文化建设C.和睦相处、文化融合、文化竞争力D.色彩斑斓、尊重差异、文化创新2014年1月27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只有在这条道路上,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力,回答28-29题。2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①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③对世界文化繁荣昌盛充满信心④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A.①③④B.③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①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③是由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主观愿望决定的④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30.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社会思想越是多元越要确立主导,越是多样越要凝聚共识,越是多变越要高扬主流。为此,我们必须()①在文化激荡中尊重文化多样性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共识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④发挥思想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A.①③B.②③C.③
本文标题:辽宁省北票市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3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