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城市昆虫学UrbanEntomology10-7王敦wanghande@nwsuaf.edu.cnTel.87091511第七章城市园林观赏植物害虫园林植物害虫按其危害部位不同分为4大类:食叶害虫枝梢害虫蛀干害虫地下害虫(7)(8)一、食叶害虫1.危害特点1.1害状明显,繁殖能力强、扩散快,易于爆发成灾。1.2危害健康植物的叶片,为次期性害虫和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2.食叶害虫代表种类2.1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分布与危害(1)分布: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马尾松分布区,秦岭以南是马尾松毛虫的重灾区。(2)危害:主要危害马尾松,其次危害为湿地松、火炬松、云南松等。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年24代,在中国南部以4龄幼虫在树冠顶端松针丛、或树干的皮裂内越冬。(2)习性初孵幼虫嚼食卵壳后在附近的针叶上群集取食,3、4龄幼虫分散危害,5、6龄幼虫有迁移习性,4龄以后幼虫食叶量占幼虫期食量的7080%。在生物防治中广泛应用的有病毒、白僵菌和松毛虫赤眼蜂等。生物导弹2.2杨、柳毒蛾Stilpnotiasp.杨毒蛾StilpnotiacandidaStaudinger、柳毒蛾S.salicis(Linnaeus)多混合发生,二者均为鳞翅目、毒蛾科昆虫。分布与危害(1)分布:分布于国内各省区,及地中海沿岸和加拿大。(2)危害:危害杨、柳、白桦及榛子。大发生时大面积杨树林的叶部全被吃光、形如火烧。各地优势种不同,如新疆以柳毒蛾发生量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年1代,以3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杨树展叶时上树取食。(2)习性成虫白天静伏叶背及杂物中,18时至次日56时飞翔、交尾;小幼虫受惊扰时常吐丝下垂随风飘往他处,老龄幼虫则很少吐丝下垂及坠落;幼虫耐饥力很强;杨毒蛾白天蛰伏、夜间取食;柳毒蛾白天仍在树上取食危害。2.3蓝目天蛾蓝目天蛾指名亚种Smerinthusplanusplanus分布与危害(1)分布:蓝目天蛾指名亚种广泛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河南;朝鲜、日本、前苏联。(2)危害:危害杨、柳、梅花、桃花、樱花等多种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在辽宁、北京、兰州1年2代,在陕西、河南1年3代,江苏年4代;均以蛹在土中越冬。(2)习性成虫多夜间羽化、活动,具趋光性,飞翔力强;卵单产于叶背、枝,偶见卵成串,每雌产卵200400粒。初孵幼虫食卵壳,12龄食嫩叶,45龄幼虫取食量极大,被害枝常成光秃状。老熟幼虫下树入土55155mm营土室化蛹越冬。2.4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分布与危害(1)分布:分布于辽宁、山东、陕西;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匈牙利、南斯拉夫、奥地利、前苏联、波兰、保加利亚、法国、日本、朝鲜。(2)危害:松、柏以外多数植物。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2)习性14龄为群聚结网阶段5龄后脱离网幕分散生活67龄食量占幼虫期的56%以上越冬代成虫羽化与小麦抽穗期相吻合,小麦收割期与二代45龄幼虫盛期吻合。(1)生活史辽宁年2代,陕西年2代、有不完全的第三代,以蛹在墙缝、78cm浅土层内、枯枝落叶层等处越冬。2.5黄刺蛾Cnidocampaflavescens分布与危害(1)分布:除宁夏、新疆、贵州、西藏外,遍布国内,及日本、朝鲜、前苏联。(2)危害:危害枫杨、杨、柳、榆、三角枫、刺槐、梧桐、桑、苹果、石榴、枇杷等多种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陕西、辽宁年1代,北京、安徽、四川年2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和枝桠处结茧过冬。(2)习性成虫夜间活动、趋光性不强。雌蛾产卵多在叶背散产或数粒聚集,每雌产卵4967粒,成虫寿命47天。初孵幼虫先食卵壳、再食叶下表皮和叶肉、形成圆形透明斑,4龄叶片成孔洞,5、6龄仅留叶脉。幼虫食性杂,危害植物种类多。2.6大袋蛾Cryptotheleavariegata分布与危害(1)分布:遍布华北、华中、西南等省(区),西北仅分布陕西。(2)危害:危害杨、柳、榆、刺槐、泡桐、法桐、核桃、苹果、梨、桃、柑橘等32科65种植物。以泡桐和法桐受害最重。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华南年2代,其余年1代,以老熟幼虫将袋囊以丝束于小枝上越冬。(2)习性雌成虫聚产卵于蛹壳内并用黄毛覆盖;初孵幼虫在蛹壳内食卵壳、约滞留2天;在晴天中午出袋、吐丝下垂;吐丝--形成圆锥形袋囊;袋囊加大、袋外缀贴较大的碎叶片或短枝梗;45龄食量约占幼虫期的90%。3.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1)农业技术措施(2)生物防治(3)化学防治(4)物理防治(4)加强检疫二、枝梢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为主要危害种类;种类多,种群密度大,繁殖快;易传播、蔓延,随寄主而传至它处;部分种类还可传播植物病毒病害。枝梢害虫特点1.主要种类1.1草履蚧Drosichacorpulenta分布与危害(2)危害:危害泡桐、杨、悬铃木、柳、楝、刺槐、栗、核桃、枣、柿、梨、苹果、桃、樱桃、柑桔、荔枝、无花果、栎、桑、月季等。(1)分布:广布于国内各省区及日本。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1年发生1代,大多以土中的卵囊越冬。(2)习性以若虫、雌成虫密集于树干、细枝、芽基刺吸危害,使树木营养和水分损失过大、芽不能萌发,干枯死亡。越冬后孵化的若虫耐饥、耐旱能力极强。初龄若虫行动不活泼,第一次脱皮后虫体增大、活动力增强,开始分泌蜡质。雄虫交尾后即死去。雌虫交尾后仍需吸食危害,产卵后逐渐干瘪死亡。1.2吹绵蚧Iceryapurchasi分布与危害(1)分布:原产澳洲,现广布于热带和温带较温暖的地区,我国除西北外各省(区)均有发生。(2)危害:危害芸香科、蔷薇科、豆科、葡萄科、木犀科、天南星科及松杉科等几十种植物。植物受害后枝枯叶落、甚至全株枯死,并因害虫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我国南部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23代,以若虫、成虫或卵越冬。(2)习性初孵若虫活跃,多寄居于新梢及叶背的叶脉两旁。2龄后,渐向大枝及主干爬行。成虫喜集居于主梢阴面、枝叉、枝条及叶片上,吸取树液并营囊产卵,不再移动。雄虫数不及雌虫的1%,因此吹绵蚧即营两性生殖,又可孤雌生殖。温暖高湿气候有利于该虫发生,过于干旱及霜冻天气对其不利。1.3松大蚜Cinarapinitabulaeformis分布与危害(1)分布: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和华南及日本、朝鲜、欧洲。(2)危害:危害红松、油松、赤松、樟子松、马尾松。以成、若虫在干、枝刺吸危害。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以卵在松针上越冬。(2)习性:在辽宁从5月中旬至10月上旬,可以同时看到成虫和各龄期的若虫。10月中旬出现性蚜,性蚜交配后产越冬卵,卵822粒排于松针上。若虫共4龄;发育为成虫后34天,即可进行繁殖。1.4槐木虱Psyllawillieti分布与危害(2)危害:危害中槐等,该虫在刺吸危害的同时不断向外排出大量蜜露、粘满叶面甚至树下地面,严重影响槐树生长。(1)分布:分布于陕、甘、宁、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等地。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槐木虱在陕西年2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中越冬。(2)习性成虫6月下旬出现,暂短取食后即进入滞育状态,进行越夏和越冬。卵成块产于叶、芽背面,卵的孵化率约96%。13龄若虫在叶片上取食,4龄以后部分转移危害枝条;若虫的脱皮粘于叶背或枝条上。1.5大青叶蝉Cicadellaviridis分布与危害(1)分布:大青叶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区及东北亚、马来西亚、北美、欧洲。(2)危害:危害杨、柳、刺槐、槐、榆、桑、竹、侧柏、梧桐、各种农作物及花卉。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甘肃、新疆、内蒙古年2代。均以卵在林木嫩枝和枝干部皮层内越冬。(2)习性初孵若虫喜群聚取食。受惊后横行逃避,或跳跃而逃。若虫孵出3天后大多由原来产卵寄主植物上,移到矮小的寄主上危害,如禾本科植物。雌虫用锯状产卵器刺破寄主植物表皮形成月牙形产卵痕将成排的卵产于表皮下;着卵枝条常在越冬时死亡。1.6斑衣蜡蝉Lycormadelicatula分布与危害(1)分布:斑衣蜡蝉分布于陕西、四川、浙江、江苏、河南、北京、河北、山东、广东、台湾。(2)危害:危害椿类、刺槐、苦楝、楸、榆、青桐、白桐、悬铃木、五角枫类、栎、女贞、合欢、杨、珍珠梅、李属、海棠、葡萄、黄杨等绿化植物。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1)生活史:在陕西关中年l代,以卵越冬。(2)习性卵产于树皮向阳面。成虫、若虫均有群集性,常数十乃至数百头栖息于树干或枝叶上,以叶柄基部为多。遇惊扰迅速向侧方移动,或跃翔、但飞翔力不强。该虫吸食时寄主常由创伤处流出树液、加上虫体排出的蜜露,常诱发煤污病。其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若秋季雨少,则易酿成虫灾。2.枝梢害虫防治方法(1)检疫强化检疫措施,严禁疫区携虫种苗、植株外运和引进。(2)生物防治对效果已经明确的天敌应加以保护利用、或人工饲养释放。(3)化学防治参考食叶害虫,注意避开天敌羽化期,当天敌寄生率达50%以上时严禁化防。UrbanEntomology10-7课后思考题:1.总结园林植物(食叶、枝梢)害虫的主要种类与危害特点。2.比较园林植物害虫与竹木材、建筑物害虫在防治策略与具体措施方面的区别。
本文标题:城市昆虫学-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4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