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通史古代部分教学大纲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662《中国通史(古代部分)》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国通史课程编号ScPM1105英文名称GeneralHistoryofChin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选修课总学时32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2实践学时学分2预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适用对象全校本科专业课程简介中国通史(古代部分)作为全校通选课,授课对象是非历史系本科生。本课以中国古代政治史演变的大势为主要线索,使同学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同时关注中华民族形成、中国版图形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进程,并努力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在古代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演变上的特色。在讲授过程中,将历史学的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吸取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希望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二、教学目标及任务中国历史自远古原始起到近代鸦片战争结束,上下五千年,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学习这门课目标在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人生观、历史观和世界观。通过全面、客观、认真细致地了解掌握我国的灿烂文化及坎坷曲折的发展经历,理解并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汲取精华,古为今用。教学任务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注意与已有的知识结构的衔接,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实现学习目标。三、学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第一讲导论22第二讲夏·商·西周22第三讲春秋·战国22第四讲秦·西汉22第五讲东汉·三国22第六讲两晋·十六国22第七讲南北朝22第八讲隋·唐前期22第九讲唐后期·五代十国·辽22第十讲北宋22第11讲参观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或其它22第12讲南宋·金22第13讲元22第14讲明22第15讲清前期22第6讲清中后期22合计30232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讲导论(2学时)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二中国的史学传统与史料三中国历史的童年教学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663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是怎样开端的,北京猿人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对印证“劳动创造人”科学真理有何意义。理解氏族是怎样形成的,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条件,以及两个阶段各自的历史特点,掌握中国史前社会结构的变迁。学习本章内容,除根据文献记载和民族学材料外,要特别注意考古学的新成果。重点: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条件难点:“劳动创造人”科学真理有何意义第二讲夏·商·西周(2学时)一夏(前21世纪~前17世纪)二商(前17世纪~前11世纪)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夏代国家机构和阶级关系的记载,商朝的青铜文化和甲骨文。理解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掌握商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进步。重点:商朝的青铜文化和甲骨文,难点:商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进步第三讲春秋·战国(2学时)一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二贵族制向官僚制的过渡三经济的发展四诸子百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理解平民起义和各国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掌握大国争霸的历史条件及历史影响。掌握对孔子的全面评价。重点: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难点:井田的瓦解第四讲秦·西汉(2学时)一秦帝国的兴亡二西汉政治演变三西汉经济与文化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秦朝的建立和发展,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及其重要影响。掌握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原因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第五讲东汉·三国(2学时)一王莽改制二东汉兴衰三三国鼎立教学要求东汉在封建社会前期的历史演进中,是一个过渡性很强的王朝。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东汉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秦汉文化。理解东汉初年官制的变化以及谶纬思想的提倡,极大的加强了专制皇权,但随着“累世经学”和“累世公卿”集团的形成,豪族大地主却实际上把持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掌握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专权,是东汉专制制度的产物,也是政治腐败的表现。重点:东汉的政治和经济难点:三国分裂的原因及影响第六讲两晋·十六国(2学时)一西晋二东晋三玄学与魏晋风度四十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664教学要求两晋十六国时期是由经历长期整治分裂而重新统一的时期。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掌握本时期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成就。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发展难点:东晋十六国政治体制第七讲南北朝(2学时)一北朝一:北魏二南朝:宋齐梁陈三北朝二:北齐与北周教学要求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通过学习了解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理解门阀世族的形成及其影响。重点: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发展难点:分裂的原因第八讲隋·唐前期(2学时)一隋朝的兴亡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三隋唐制度教学要求隋唐是我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隋唐时期繁荣的文化。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实行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也是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果。掌握唐朝对祖国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唐朝文化的繁荣。难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第九讲唐后期·五代十国·辽(2学时)一唐朝后期政治二五代十国三辽教学要求本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盛极而衰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突出特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五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民族关系,理解唐亡的教训和本时期战乱的根源。重点:五代的民族关系难点:五代的中外关系第十讲北宋(2学时)一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二北宋的内政三宋代经济与社会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北宋政治制度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辽宋夏时期的文化。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掌握宋辽、宋夏之间虽有争战,但和平共处、经济文化交往是主流。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影响。难点: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说明改革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第十一讲参观中华农业文化博物馆第十二讲南宋·金(2学时)一南宋二金三宋学与理学教学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665通过本章学习,宋金的和战及对峙局面的形成,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和南宋抗战派的抗金活动。掌握金朝的封建化进程。掌握宋学和理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及内容。重点:南宋孱弱的原因。难点:岳飞抗金的当代解读。第十三讲元(2学时)一大蒙古国二元王朝教学要求元朝是以蒙古族为统治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发展和元朝的政治经济政策,元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蒙古贵族采用汉法对蒙古族的发展及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所起的作用。掌握蒙古贵族“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的实质,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重点:蒙古族的历史贡献。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难点:汉法对蒙古族的发展及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所起的作用。“分而治之”政策的实质。第十四讲明(2学时)一朱元璋与明初政治二明朝中后期政治三明朝边防与对外关系四满族崛起与明朝的灭亡教学要求明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重要发展阶段,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及影响,明中期的张居正改革,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代的对外关系和所面临的新的国际环境,明末农民大起义的作用和失败的教训。理解明朝统治者采取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作用,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掌握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各族人民在战与和的不断交往中,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重点:明代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及影响。明中期的张居正改革。难点: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代面临的国际环境。第十五讲清前期(2学时)一清代的政治结构二康乾盛世教学要求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专制王朝。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清初为加强中央集权与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进行的重大斗争。掌握清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以至最后完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不断强化并达到高度完备的重要时期。重点: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历史影响。难点:闭关政策的历史影响。第十六讲清中后期一盛世的危机二明清经济与文化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及其局限性,明清文化。理解“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探讨及其意义,闭关政策的历史影响,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和表现。掌握对康乾盛世的价值评判。重点:怎样评价康乾盛世。难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探讨及其意义。五、教学方式讲授为主,助教辅导。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666六、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教材:《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张广达、王小甫:《天涯若比邻——中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华书局,1988年。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三联书店,1994年。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97年。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三联书店,2003年。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岳麓书社,2002年。六、学生成绩评定方法成绩评定分为两部分:a)平时成绩(作业)占40﹪,要求从“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任选一卷阅读,写读后感一篇。b)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60﹪。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667七、作业要求从“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任选一卷阅读,写读后感一篇。可自拟题目。满分40
本文标题:中国通史古代部分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5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