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0年3干部治理能力提升探索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心得体会工作总结
12020年2纪检职务犯罪立案心得体会理论文章需注意六点立案是监察机关调查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为了规范监察机关职务犯罪立案工作,保证其合法、准确、及时地立案,同时保障被调查人及其家属的知情权,提高案件的办理质量,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案件管辖要明确。按照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相结合原则进行管辖,大部分案件的管辖比较明确,但有些案件要经协商确定案件管辖。一是公职人员既涉嫌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犯罪的案件管辖。由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协商解决,一般应当由监察机关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配合。二是公职人员工作地点在地方、干部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的案件管辖。一般由派驻该单位、有管辖权的纪检监察组管辖,派驻纪检监察组认为由其工作所在地监察机关调查更为适宜的,经协商可以由工作所在地的监察机关管辖;工作所在地监察机关接到问题线索反映的,经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协商,可进行管辖,还可以双方联合调查。二、主体身份要查明。监察对象和国家工作人员在范围上虽然高度重合,但又不完全相同。职务犯罪大都是身份犯,同一监察对象因主体身份认定的不同,导致其涉嫌的罪名也不一样,影响量刑和处理。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的监察2对象,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主体身份为非国家工作人员,而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身份为国家工作人员。同样是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其构成的罪名却不同。因此要严格按照监察法、刑法和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查明主体身份,确定具体涉嫌的罪名。三、数额情节要查清。对于刑法规定的涉嫌职务犯罪行为,要根据情节轻重看是否需要追究纪律责任、法律责任。比如,受贿罪采取“数额+情节”的定罪量刑模式,将一些数额不足但情节严重的行为升格处理。因此,决定立案时既要明确初步查实的涉案数额,也要查清犯罪的具体情节,将犯罪的数额和情节结合起来,对照涉嫌罪名的立案追诉标准,判断其是否构成犯罪。如存在受贿行为,但数额和情节尚未达到入罪标准,可以先办理立案手续,根据审查调查情况看是否有新的犯罪事实,再决定是否采取留置措施。四、证据材料要掌握。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察法均规定了立案条件,即存在涉嫌职务犯罪的事实,需要追究法律责任。因此立案时必须掌握能够证明存在涉嫌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证据材料。这些证据材料能初步确认部分职务犯罪事实即可,不需要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实践中,为了后续审查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案件质量,在核查取证时要注意几点:一是要依规依纪依法收集、固定证据材料,确保合法性,对重要的突破谈话可以进行同步录音录像。二3是要客观公正收集证据材料,及时排除虚假和非法证据,确保真实性。五、注意是否在追诉时效内。虽然监察机关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立案调查阶段不属于刑事诉讼程序,但经调查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就直接适用刑事追诉时效,说明监察机关也受追诉时效的制约。司法实践中,一般将监委立案调查的时间点作为认定追诉时效的时间点。因此要依据不同罪名追诉时效的法定期限,对是否超过追诉时效进行审查。对确已超过追诉时效,但需要追究党纪政务责任的,应当予以党纪政务立案,给予相应处分,但不作为职务犯罪案件向检察机关移送。六、立案程序要合法。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禁止违规立案调查。要注意几点:一是对于具有党员身份的监察对象,既涉嫌违纪又涉嫌职务犯罪,一般应当同时办理纪委立案审查和监委立案调查手续。二是对事故(事件)中存在职务犯罪事实,需要追究法律责任,但责任人员尚不明确的,可以以事立案。三是立案后应当向被调查人宣布,并向其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通报。四是对被采取留置措施的,除有碍调查情形而不宜通知,应在24小时内通知其所在单位和家属,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本文标题:2020年3干部治理能力提升探索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心得体会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6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