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述1.教育科研的意义①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②有利于科学的指导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③有利于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和科研素养2.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可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选题和设计。选题即确定研究的课题,明确研究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确定了课题,研究才有目标和主攻方向;设计即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假设、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等。实施是研究工作的具体操作,通过实施使研究方案变为现实。一般地说,实施过程包括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又称操作要领)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等。总结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分析资料、解释结果、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成果。3.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又称基础理论研究或学术研究,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各种教育现象,探索其本质和规律,获取新知识,形成较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这种研究以发现新领域、新规律,提出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为目的。应用研究就是运用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它着重研究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深入考察其特殊规律,提出比理论研究更加具体的对策与方法。开发研究是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上对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推广以扩大其影响价值的研究。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基于描述性分析,主要是用文字而不是用数字来描述现象。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主要是用数字和量表来描述现象。与定性研究相比,定量研究更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更强调通过数据的展现说明研究结果。最典型的定量研究当数教育实验,教育调查介于定性与定量之间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一)教育研究的选题1.研究课题的问题来源①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②来源于对已有教育教学理论的质疑③来源于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④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2.选题的策略①选择感兴趣的课题②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选题③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有关的课题④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3.对研究选题的评价课题来源于问题,但问题不一定都能产生课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评价:①研究的意义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从课题的应用价值分析——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从课题的学术价值分析——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②研究的可行性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二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有关这个课题的资料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机,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比较合适,这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③研究的创新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二)研究方案的设计1.教育研究方案的涵义研究方案也称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研究计划,是研究的施工蓝图和工作计划。它是对某一研究课题从提出课题、实施课题研究到全面完成课题研究这一动态过程的系统、具体的设计规划。2.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及写作要求设计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要求可大致归结为八个方面:①课题依据:包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课题形成的理论或实践上的依据,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②研究目标:主要包括目标的描述及目标的系统性这两层意思。③研究范畴:将要研究的课题分解为一个有内在关联的几个具体、明确的问题,进而明确研究内容。同时,要界定研究类型、对象和范围。④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价值和效率。不同类型的研究,应借助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实验型的课题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借助实验的方法来完成,理论型的研究要在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来完成。⑤研究策略:包括研究活动与日常工作的协调及研究“重点”、“难点”的对策等方面。⑥研究步骤、进度:⑦预期成果:⑧课题研究保证措施:对于集体研究小组而言,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包括课题组构成成员、组长、分工协作、经费预算、必要的物质保证等客观条件;对于个人开展课题研究比较简单,其保证措施主要考虑能否获得所需要的文献资料、是否有充裕的时间、能否得到研究对象或其所在单位的配合、经费和设备能否满足需要,等等。
本文标题:教育科学研究的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7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