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与策略
高考物理解题技巧与策略高三物理备课组2018年4月岑巩一中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技术专题一、理综答题时间安排及高分答题技巧!•(一)、理科综合试卷结构•1、第Ⅰ卷选择题12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174分(必修129分+选修45分)•题号学科分值•1—6生物36分•7—13化学42分•14—21物理48分•22—25物理47分+选修15分(二选一)•26—28化学43分+选修15分(二选一)•29—30生物39分+选修15分(二选一)•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300分,理论上每分钟应该做出两分题。其中:•生物90分,应该用时35—40分钟,•化学100分,应该用时45—50分钟,•物理110分,应该用时55—60分钟。•(二)、科学安排考试时间•理综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选择题大约安排应在45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105分钟左右完成为宜。•做题时,基础题要力争全对,中档题少丢分或者不丢分。中、低档题得分数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如果你能拿下各学科的中、低档题,就能够获得600分,而你有了600分垫底的心理优势,再做难题也会有信心攻克。•(三)、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1.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从头做到尾•优点:可以避免丢题,漏题,节约时间.•缺点:有时遇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难题时常常由于忘情投入,直等到发现身陷泥潭,已经进退两难,已经耽误了大量宝贵时间,使后面许多能拿分的中、低档题都没有时间做。••如果遇到一个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时,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千万不要因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2.先易后难,从容答题•每科试题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若遇到难题,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做后面学科的容易题——等做完各科相对容易得分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难题。••做题原则:能拿到手的的分就先拿住——手中有分,心中不慌,然后再回头做难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得分少些不遗憾,得分多你就赚了!•3.先做自己的优势科目,再做其他科目•先做优势学科,既可以先拿到比较有把握的分数,做题时做出一个好的心态,又可以为非优势学科留有充分的时间。避免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使心情郁闷,使头脑发蒙的现象。•总之,对于多数考生来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就要学会主动地暂时放弃,暂时放弃费时费力的难题,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容易题,拿到更多的分数——古人田忌赛马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做题顺序的选择,因人而异。二、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法关键词:捏软柿子、不择手段、老奸巨猾•选择题是中学阶段的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的主要题型之一(全国卷选择题48分,占物理总分的百分之四十四)。•选择题具有多重身份,可以是图像类也可以是计算类,又可以是类比类,有单选题也有多选题,如此等等。所以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认真读题、审题,探索解题思路,善于类比、猜想,正推和逆推并行,抓住主要特点,借助已解决的相关问题和方法,多训练,多比较,多归纳,讲究解题技巧,学会融会贯通。•小题巧做:高考物理选择题平均每道题解答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以内.选择题要做到既快又准,除了掌握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等常规方法外,还要学会一些非常规“巧解”方法.解题陷困受阻时更要切记不可一味蛮做,要针对题目的特性“不择手段”达到快捷解题的目的.技法1筛选排除法——排除异己•当选择题提供的几个选项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可根据题设条件、备选选项的形式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推理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终留下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例1、如图,a是竖直平面P上的一点,P前有一条形磁铁垂直于P,且S极朝向a点,P后一电子在偏转线圈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在水平面内向右弯曲经过a点。在电子经过a点的瞬间。条形磁铁的磁场对该电子的作用力的方向()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答案:A技法2特例赋值法——投机取巧•有些选择题,根据它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的一般情况,较难直接判断选项的正误时,可以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代入到各选项中逐个进行检验.凡是用特殊值检验证明是不正确的选项,一定是错误的,可以排除.•例2、一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分别为36W与36V。若把此灯泡接到输出电压为18V的电源两端,则灯泡消耗的电功率()A.等于36WB.小于36W,大于9WC.等于9WD.小于9W答案:B技法3图像图解法——立竿见影•根据题目的内容画出图像或示意图,如物体的运动图像、光路图、气体的状态变化图像等,再利用图像分析寻找答案.图像图解法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避免繁琐的计算,迅速简便地找出正确答案.•例3、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s,5~10s,10~15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则A.F1F2B.F2F3C.F1F3D.F1=F3答案:A技法4整体隔离法——双管齐下•分析多对象问题时,当题干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统内部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可把多个物体所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称为整体法,这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思路.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一般要采取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配合起来使用,常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例4、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b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楔形物体b静止时,a静止在b的斜面上.现给a和b一个共同的向左的初速度,与a和b都静止时相比,此时可能A.a与b之间的压力减少,且a相对b向下滑动B.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向上滑动C.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静止不动D.b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且a相对b向上滑答案:BCab左右技法5对称分析法——左右开弓•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例5、N(N1)个点荷量均为q(q0)的小球,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示意如图。若移去圆周上P点的一个小球,则圆心O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技法6极限思维法——无所不“极”•物理中体现极限思维的常见方法有极限法、微元法.极限法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从而做出科学的推理分析,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该方法一般适用于题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单调变化的情况.微元法将研究过程或研究对象分解为众多细小的“微元”,只需分析这些“微元”,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便可将问题解决.极限思维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6、如图,两电荷量分别为Q(Q>0)和-Q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轴上原点O的两侧,a点位于x轴上O点与点电荷Q之间,b位于y轴O点上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的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B.正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零,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C.将正的试探电荷从O点移到a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D.将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先后从O、b点移到a点,后者电势能的变化较大答案:BC技法7逆向思维法——另辟蹊径•很多物理过程具有可逆性(如运动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在沿着正向过程或思维(由前到后或由因到果)分析受阻时,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沿着逆向过程或思维(由后到前或由果到因)来思考,常常可以化难为易、出奇制胜.•例7、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他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导致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方面的一个瓶颈。此项发明是()A.新型直流发电机B.直流电动机C.交流电动机D.交流发电机答案B技法8估算求解法——避繁就简•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估算题,有些貌似要精确计算,实际上只要通过物理方法(如:数量级分析),或者数学近似计算法(如:小数舍余取整),进行大致推算即可得出答案.估算是一种科学而有实用价值的特殊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运算,帮助考生快速地找出正确选项.•例8、如图,两等量异号的点电荷相距为2a。M与两点电荷共线,N位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到M和N的距离都为L且L﹥﹥a略去项的贡献,则两点电荷的合电场在M和N点的强度()A.大小之比为2,方向相反B.大小之比为1,方向相反C.大小均与a成正比,方向相反D.大小均与L的平方成反比,方向相互垂直答案AC/2naLn技法9反证例举法——避实就虚•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可能”、“可以”等不确定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例子证明它正确,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例9、.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的正方形为其边界。一细束由两种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从O点入射。这两种粒子带同种电荷,它们的电荷量、质量均不同,但其比荷相同,且都包含不同速率的粒子。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速度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不同B.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的粒子,其运动轨迹一定相同D.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粒子,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一定越大答案BD技法10转换对象法——反客为主•一些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和思维角度等,变成简单、熟悉的问题,以便达到巧解、速解的目的.•例10、如图,一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重力对小球不做功C.绳的张力对小球不做功D.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答案CO技法11二级结论法——事半功倍•“二级结论”是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1)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析的“串反并同”结论;(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离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强度等.•例11、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则()A.B.C.D.答案B4/31122gTgT4/31221gTgT21122gTgT21221gTgT技法12比例分析法——化繁为简•两个物理量的数学关系明确时,利用它们的比例关系可以避免繁琐的数学计算.应用此法时必须明确研究的物理问题中涉及的物理量间的关系,明确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例12、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为负载电阻,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电压表读数为6V,则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4VB.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C.若输入电压不变,负载电阻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D.若保持负载电阻的阻值不变,输入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答案D技法13控制变量法——以寡敌众•控制变量法常常采用控制变量(因素)的方法,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把多变量问题变成单变量问题,大大降低问题分析的复杂程度.这种方法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中学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例13、一平
本文标题:高考物理答题技巧与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7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