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国企德赛八高管 先MBO后买壳上市
国企德赛八高管先MBO后买壳上市2004-04-21在那些上市公司MBO方案正苦等监管部门审批时,非上市公司德赛集团异常隐蔽地完成了MBO,然后通过买壳上市走向资本市场,变现MBO成果,实现那些上市公司管理层梦寐以求的结果,而隐藏在非上市公司背后,困扰上市公司MBO的资金难题也被悄然掩盖①收购背后的MBO“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这句名言,恰好写出上市公司MBO(管理层收购)的现实。一方面,政府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强力收紧MBO,另一方面,国有资产退出竞争性行业的趋势和全流通的利益预期,又吸引着众多管理层纷纷投身其中。上市公司MBO自2000年亮相资本市场,至2003年公开披露的MBO只有16起,但2004年第一季度,MBO突然增长,在31起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中,各种“曲线”或“变相”MBO就有5家之多。但与每一起上市公司MBO引发资本市场的强烈轰动相比,非上市公司因游离于公众视野的远端,它的收购操作可称作是“闷声发大财”,外界一般难知其详。近来发生在深圳万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49,ST万山)身上的收购,就让一起非上市公司MBO罕见地走上前台。2004年3月27日,“ST万山”发布《收购报告书》,它的大股东深圳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公司(下称“深圳城建”)将所持66.52%的股权分做两部分,一份61.52%股权转让给惠州市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赛工业”),另一份5%的股权转让给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惠州仲恺”)。这之前,“ST万山”主营是做房地产开发业,1995年上市以来,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近年不仅没有给大股东贡献什么利润,反而要靠“深圳城建”不断输血维持。至2003年底,“ST万山”总资产2.77亿元,净资产1.13亿元,每股净资产跌至0.824元,低于面值而被特别处理(ST)。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大股东卖壳退场的故事在资本市场已是屡见不鲜,但沿着收购人往上追溯,一起非上市公司的MBO却在此刻揭开了神秘面纱。买家之一的“德赛工业”成立于两年前,由惠州市德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德赛集团”)全资发起,它将所持“德赛电池”75%的股权、“蓝微电子”75%的股权和“惠信精密”30%的股权等优质资产置入“德赛工业”。截至2003年底,“德赛工业”有净资产3.49亿元。“德赛集团”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营电子机械仪表的生产和销售。但在“ST万山”的《收购报告书》中,“德赛集团”只拥有“德赛工业”51%的股权,其余股权则被惠州市德恒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德恒实业”)持有。“德恒实业”又是何方神圣?公开资料称它成立于2003年5月14日,注册资本金2741.43万元,为姜捷、罗汉松、王广军、李兵兵、钟晨、刘其、谭其林、白小平等八名自然人所有,而前六人均在“德赛集团”任职,担任的职务分别为董事长兼总裁、副总裁、常务董事,同时前五人为“德赛工业”的董事;后三人则为“德赛工业”的监事。从“德赛工业”和“德恒实业”成立的时间顺序来看,后者比前者晚了一年多,也就是说,代表管理层利益的“德恒实业”是在“德赛工业”成立一年多之后,才从“德赛集团”手中买过49%的股权,从而完成了MBO。②八位管理者是否拿得出9400万元MBO的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收购主体的设计,一是收购资金的来源。虽然“德赛集团”的MBO已经完成,但其资金来源还是疑云重重。《公司法》规定,公司对外股权投资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2002年,“德赛工业”净资产约9638万元,假设49%的股权转让以净资产计算,“德恒实业”须出资4700万元,那么“德恒实业”的净资产须达9400万元,按照八位管理人员在“德恒实业”中所持股权计算,则姜捷、罗汉松、王广军、李兵兵、钟晨、刘其、谭其林、白小平应当分别出资2343万元、568万元,568万元、568万元、438万元、282万元、2314万元、2315万元。然而,这八位管理者是否拿得出这笔巨资?近来,因吸收合并上市而名动全国的TCL集团(000100)也在惠州,2003年度其最高的前三名高管年度报酬总额仅为189万元,而这份报酬对应的业绩是TCL集团连续12年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以李东生为首的高层人员也合法地从业绩劲增之中大获红股分配的好处,因此他们最终能够在TCL集团上市后取得一部分股权。与之对比,作为一个国有独资企业的“德赛集团”的管理层,姜捷等八人的收入虽无法确知,但想像空间却十分有限。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八位高管对“德恒实业”的出资有两种可能:一是“德恒实业”的净资产不符合《公司法》中对外投资的限定,其在购买“德赛工业”49%的股权时违规操作,但这种可能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德恒实业”必须支付4700万元的收购款,这笔资金对于高管来说同样存在困难;二是管理层借助了过桥资金的支持。那么是谁向“德赛集团”的管理层提供过桥资金?由于隐藏在非上市公司身后,资金来源问题也许永远都会是个谜。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发生在买家“德赛工业”身上:2003年度,它的资产迅速膨胀,从而为此次收购提供了资金。2002年度,“德赛工业”的总资产为2.98亿元,净资产为9638万元,但到2003年底,其总资产猛增至8.45亿元,净资产猛增至3.49亿元。且看“德赛工业”在一年之内,是如何完成财富快速积累的:2002年度,它营业利润470万元,2003年增至2500万元,但利益总额却从2002年的1500万元,飚升至2003年的3.7亿元,这一业绩主要是因为投资收益的大幅上升——2002年其投资收益为1000多万元,到2003年底增至3.45亿元。而在“德赛工业”的投资收益的明细中,其转让所持“西门子威迪欧”10%的股权一项,投资收益就高达2.4亿元。《收购报告书》显示,“西门子威迪欧”10%的股权的转让总价为2.31亿港元,合2.44亿元人民币。而这笔股权“德赛工业”当初购入时,出价只有400多万元!这么大的一个馅饼真的是从天而降吗?2003年有南方媒体报道,“西门子威迪欧”的股东为全球电信巨人西门子和“德赛集团”,二者分别持有70%和30%股权。在“德赛集团”网站的“下属企业的链接”一栏中,至今仍可查到“西门子威迪欧”介绍。由此可初步断定,这个“馅饼”的真实来向其实正是“德赛集团”。由此一来,“德赛实业”手中的货币资金,已从2002年的3200万元,增至2003年的1.79亿元,正好用于支付“ST万山”61.52%股权的收购款。这也就是说,“德赛工业”收购“ST万山”的资金,其实是“德赛集团”提供。③自动曝光为哪般若不是收购“ST万山”,发生在“德赛集团”的这起MBO也许还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为人所知,但“德赛集团”管理层已获得MBO的实质,为何要将这个故事自曝于公众眼前?中国为数众多的买壳上市操作,实际上就是资产证券化和资产套现的过程,此次收购也不例外。资产证券化指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转变为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收购完成后,“德赛工业”及“德赛集团”将对“ST万山”进行资产重组,这意味着其原先所持非上市的资产,将转换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这部分是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法人股,但其流动性大大强于先前,初步实现了其资产的证券化。在已公布的资产重组方案中,“德赛工业”持有的“德赛电池”、“蓝微电子”各75%的股权,以及“德赛集团”的一块资产将置入“ST万山”。目前虽然我们并不知道置入与置出的资产如何作价,但对于管理层来说,这种安排意味着将有资金流回其MBO载体“德恒实业”,管理层当初设立公司和收购49%的股权时若有资金上的压力,此次套现当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在上述过程之后,“德赛集团”管理层借助过桥资金的支持,通过“德恒实业”将间接持有“ST万山”30.15%(61.52%×49%)的股权,并且收购上市公司的资金全部来自“德赛集团”,管理层真可谓“坐享其成”。而“德赛集团”设立“德赛工业”时放进去的三块资产,已有两块原封不动地挪到“ST万山”名下,“德赛工业”成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从MBO的步骤来看,这相当于先对母公司MBO,再谋求上市,与之前众多在上市公司层面做文章的所谓“曲线MBO”相比,只是次序的不同,但“德赛集团”的MBO之路无疑更为隐蔽。次序的不同带来的还有审批难度的巨大差异。“德赛集团”管理层现在面对的是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购与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批,这条路虽然也不轻松,但与那些在MBO的聚光灯下饱受煎熬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相比,“德赛集团”的MBO故事显然有着更明晰的未来。④为何选中ST万山从壳资源的角度来看,“ST万山”的确是个适合“德赛集团”管理层的好壳。在“ST万山”被收购之前,第一大股东“深圳城建”持有66.52%的股权,第二大股东仅持有0.78%。在收购完成之后,第一大股东“德赛集团”持61.52%,第二大股东“惠州仲恺”持有5%,一股独大的局面仍未改变,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被“德赛集团”牢牢握在手中。对于收购者来说,买壳的最大风险来自壳公司现有员工的安置和历史债务问题。但“ST万山”目前包括离退休职工在内只有92人,而原大股东“深圳城建”承诺,此次转让获国资委批准后,如有“ST万山”员工补偿问题,均由其按有关规定办理。而对于历史债务,“ST万山”在2003年已做了全面处理。“德赛集团”到手的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壳。此外,政府支持也是重要原因。深圳近几年一直倡导产业转型,对有技术含量的企业一直照顾有加。2001年11月,“ST万山”曾与西安交大开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开元投资”)探讨过收购事宜,开元投资的收购价为每股2.70元,而当时“ST万山”每股净资产为1.10元,溢价145%。“德赛工业”开出的收购价为每股1.193元,“ST万山”的每股净资产为0.88元,溢价35%,“德赛工业”的收购价显然更接近“ST万山”的真实价值。据透露,正是“德赛集团”的新型能源产业打动了深圳市政府。更重要的是,作为“德赛集团”管理层将其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一步,是对“ST万山”进行资产置换,但后者2003年底的账面货币资金只有2000多万元,完成资产置换需要从银行贷款或采取其他融资方式,而这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⑤后续MBO的四种可能通过“德赛集团”和“德恒实业”这两个方面,“ST万山”正牢牢掌握在“德赛集团”管理层的手中,但由于MBO载体未能绝对控股,这种看似稳如磐石的控制,随时可能因为管理权的更迭而坍塌。要想实行全面控制,前面收购设计为后续操作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其可能采取的方法有四种。一是从“德赛集团”手中收购“德赛工业”2%的股权,从而对“ST万山”实行绝对控股。由于“德赛集团”实际由“德恒实业”出资人控制,如果有转让的必要,其中应不存在太多障碍。而且,由于“德恒实业”已经间接拥有上市公司股权,即使“德赛集团”所持“德赛工业”的股权通过将要成立的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其他潜在竞争者也很难插手,不致出现失控的局面。但目前这种51:49的股权结构,最大的好处在于此次收购可能获得要约收购豁免。由于此次收购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德赛工业”应向全体股东发起全面收购要约。但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股权在转让完成后,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可能获得要约收购豁免。按照现有的股权结构,“德赛工业”的最终控制人是惠州市政府,而“深圳城建”的背后是深圳市政府,这次转让名义上是国有产权在不同国有资产占据控股地位的企业之间转让,并没有改变国有企业性质,获得豁免的可能性很大。二是向“惠州仲恺”收购5%的“ST万山”股权。“惠州仲恺”是一家地域化的国有独资公司,其主营业务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资、实业投资等,对“ST万山”的现有和未来业务没有太大的战略整合能力。但是,它承诺至少3年内不转让目标股份、不改变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等战略并购的苛刻条件。对它而言,这些承诺意味着收购没有明显的利益保障和体现,这种投资的目的和驱动力耐人寻味,也使得这5%的股权的未来去向充满玄机,很有可能“德赛集团”管理层出资回收这部分股权,以彻底完成收购。三是管理层向流通股
本文标题:国企德赛八高管 先MBO后买壳上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3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