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2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五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一、哪些物质是金属在下列金属单质中用红笔圈出你知道名称的金属,用蓝笔圈出你用过其制品的金属。钯钡铂铬水银镭锂锰镍铯铊钛了解:金属的用途与金属性质的关系1、金属的用途非常广泛,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用途。为了研究金属的性质,推测某些金属的用途,或根据应用的需要去寻找具有某种特性的金属,我们能否初步建立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2、根据常见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我们可以推测:有金属光泽——可以用来做装饰品;比较硬——有延展性——有导电性——钢门、铝合金门窗做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电线、电铃、电热器3、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方案或调查来分析金属的物理性质,证实它们有哪些用途。⑴分析我们常见的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⑵⑶4、通过实验,我们收集的事实证据有:分析我们常见的金属有哪些用途。分析我们常见的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它们用途的关系。金属名称主要物理性质用途铁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铁磁性钢铁工艺品电铁棍散热片磁铁金属名称主要物理性质用途铜铝紫红色、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装饰品铜火锅电线、电缆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装饰品电话线铝锅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金属的用途与金属性质的关系1、金属的用途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2、合金的用途不是直接由某一性质决定的。如保险丝的材料需要熔点低、电阻率大的特点。所以保险丝是用铅、锑合金做成的,铅、锑两种金属熔点都低,纯金属的电阻率低,而铅、锑合金却提高了电阻率,符合了保险丝的要求。结论: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将一根镁带、一根铜丝同时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哪根金属先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不燃烧的那根金属冷却后表面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2、将不燃烧的那根金属插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镁逐渐变黑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跳过将铝片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现象:大量的气泡产生2Al+6HCl=2AlCl3+3H2↑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被酸腐蚀?不会的,如金、银很难被腐蚀。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现象:金属镁、锌溶解,有气泡产生;铜片无变化。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镁锌铜现象:金属镁、锌溶解,有气泡产生;铜片无变化。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现象:有轻微的响声检验产生的气体证明: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被酸腐蚀?实验(一):1、将镁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点燃的火柴接近管口。发现此气体是2、将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点燃的火柴接近管口。发现此气体是3、将锌粒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点燃的火柴接近管口。发现此气体是4、将铜片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点燃的火柴接近管口。发现产生气泡爆鸣声氢气产生气泡爆鸣声氢气产生气泡爆鸣声氢气无现象无现象实验(二):1、将镁条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点燃的火柴接近管口。发现此气体是2、将铝条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点燃的火柴接近管口。发现此气体是3、将锌粒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点燃的火柴接近管口。发现此气体是4、将铜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点燃的火柴接近管口。发现产生气泡爆鸣声氢气产生气泡爆鸣声氢气产生气泡爆鸣声氢气无现象无现象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2Al+6HCl=2AlCl3+3H2↑3、取少量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3支试管中,观察现象:________。试验产生的气体。同1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4、跟稀盐酸、稀硫酸不发生反应的金属是_______。铜上述反应与前面学过的化合、分解、复分解反应有什么不同?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像这类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A+BC=B+ACA+BC=C+AB比较: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类型反应物生成物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两种化合物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一种一种两种新化合物一种新单质和一种新化合物1、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铁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2、在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浸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没有明显的变化Fe+CuSO4=FeSO4+CuCu+FeSO4≠∴金属活动性:Fe>Cu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三、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思考:为什么铜离子会从溶液中析出变成金属铜,而金属铁则变成铁离子进入溶液?在上述的化学反应中,金属铁失去电子变成铁离子进入溶液,而铜离子从金属铁表面得到了电子变成了金属铜,上述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电子转移的过程。Fe+CuSO4=FeSO4+Cu2e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三、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金属铁失电子的能力比铜强,铁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铜离子得电子得能力比铁离子强,反应就发生了。*金属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在反应物之间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又称为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可以通过化合价升降判定: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Fe+CuSO4=FeSO4+Cu2e在盛有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浸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在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在硫酸锌溶液中,现象没有明显变化。Cu+2AgNO3=Cu(NO3)2+2AgCu+ZnSO4≠∴金属活动性:Zn>Cu>Ag讨论:设计实验比较镁、银、锌的活动性,并从大到小列出镁、银、锌的活动性顺序。如果将氢也列入其中,应如何排列?Mg+2AgNO3=Mg(NO3)2+2AgMg+ZnSO4=MgSO4+MgZn+2AgNO3=Zn(NO3)2+2Ag结论:MgZnHAg方案:取镁条和锌粒分别放入硫酸锌、硝酸银溶液中,再将镁、锌、银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结论:若镁能与硫酸锌、锌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镁比锌活泼,锌比银活泼;若镁、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银不能,说明镁、锌比氢活泼,氢比银活泼。根据刚才实验比较镁、锌、铜的活动性,并从大到小列出镁、锌、铜的活动性顺序。如果把氢也列入其中,应如何排列?Mg>Zn>H>Cu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1、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可溶性的盐=金属+盐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金属+酸=盐+氢气Al+FeSO4=Al+H2SO4=金属的化学性质3:金属与盐反应活泼金属可置换出不活泼金属盐溶液中的金属特别活泼金属K、Ca、Na与金属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是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2NaOH+CuSO4=Na2SO4+Cu(OH)2↓2Na+2H2O=2NaOH+H2↑用不活泼的金属制造货币,可以防止生锈、被腐蚀等。不能,因为锡能跟酸反应。Sn+2HCl=SnCl2+H2↑不能,铁能跟波尔多液反应。Fe+CuSO4=FeSO4+Cu湿法炼铜湿法炼铜1、排在前面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越排在前面的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活动性越强;则反之。3、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1、设计实验除去杂质:ⓐ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Fe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CuCl2。3、调查化工颜料商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通过实验做出初步分析和判断,并提交调查分析报告。a.用稀盐酸b.用铁粉为什么?银粉即是铝粉,是具有银色光泽的金属装饰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行业。4、已知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最前几位的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推测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①把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放入1小杯滴有酚酞的水中。②把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钾放入1小杯滴有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有气体产生,滴有酚酞的水显红色2K+2H2O=2KOH+H2↑2KOH+CuSO4=K2SO4+Cu(OH)2↓有气体产生,硫酸铜溶液与K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铜篮色沉淀。5、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是:A.硫酸铝B.硫酸铜C.硫酸D.硝酸银C.硫酸例:据2003年7月13日金陵晚报题为废弃定影中淘出银子的文章,有人利用摄影店的定影液,每要收回价值约束20万元的银.一种回收方法的反应原理是:Cu+2AgNO3==Cu(NO3)2+2Ag,这个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无法确定3、有X、Y、Z三种金属,将X、Y、Z分别浸入稀硫酸中,Z溶解,X和Y不溶解;将X浸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由Y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B.Y、Z、XC.Z、X、YD.Y、X、Z4、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金属,甲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腐蚀,乙在空气中加热后仍保持金属光泽,丙需保存在煤油中,以防止氧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关系为——()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
本文标题:2.2金属的化学性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33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