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心得)
1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人和中学邹靖在此,我想谈谈这样一本书——《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到底是哪四个问题?做教师这么多年来,自认为思考的问题还是不少,甚至每天都在为学生教育绞尽脑汁寻找问题的答案,虽然也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冷静下来,在自己所思考的问题中,是否包括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四个问题呢?一想,我觉得有点意思,所以我是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来读这本书的。其次,该书的作者对我的吸引力。这本书的作者有三个,他们都是英国人。一个是爱恩●戴维斯(IanDavies),一个是爱恩●格莱格瑞(IanGregory),一个是尼克●麦克基恩(NickMcGuinn)。他们都在英国的约克大学的教育机构做研究工作,而且关系很好,这本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据了解,约克大学是英国排名靠前的顶尖大学,在世界上也是Top100(第74),其教学品质和学生满意度在官方评鉴中名列前茅。目前每个入学名额平均有9人申请。因此,三位作者的研究成果自然有一定的分量。而且,从本书的封面看,它是美国国家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委员会、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郑重推荐给教师的读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在2007年第一次出版发行。第三,三位作者的写作初衷引起了我对自身的反思。他们把这本书定位为,是为那些对教育持有严肃和持久兴趣人写的,因此本书的读者不仅仅是教师,还应该包括教育学院的学生。从这一点看,我有一个启示,就是自己当年读大学所学过的东西到现在似乎已经淡忘殆尽,也许是年少轻狂吧,如今回想那时的学习时光,好象什么都没有得到似的。而在有过多年教育工作的人生经历后,重拾过去曾经读过的书,读起来好象更有收获更有意义。事实上,好象很多东西都逃不出过后方知、幡然醒悟的怪圈。试问,我们当初学习期间就应该掌握的一些东西都真正掌握了吗?我们是不是一边在工作一边还在补习很多过去的知识?所以,尽管这本书同时被定位为作为教育入门者的普及读物,但是,在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思考并回答教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时候,只要我们对教育还保持着一种严肃的态度,那么读这本书就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我个人是抱着一种初学者和入门者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2第四,从该书涉及到的四个问题看,其实都是我们见惯不惊的非常普通的问题。而为什么这样普通的问题会成为几位学者争鸣的焦点?这引起了我的兴趣。第一个问题是:教师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它实际上是回答“教”的本质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要学,怎样学?回答的是“学”的本质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教师,为什么教育的使命落到他们身上?实际回答的是“谁”来教的问题。第四个问题是:教与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回答的是教育的评价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是我们一直都在追寻甚至比较困惑的问题,但读了这本书以后,作者的论述或许会带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第五,该书的内容结构和观点呈现让人耳目一新,这是我读这本书最深的体会。作者在介绍怎样读这本书的时候提到,“本书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大家看到作者间的辩论,同时鼓励读者加入到这一具有创造性的冲突中。”说白了就是要引起大家对问题的辩论。因此,为了方便进行辩论,书的内容就成了这样的结构:一位作者运用专业知识“陈述”对问题的观点,另一位作者则要针对其观点进行回应,摆出自己对该问题的“不同的声音”,同时一位作者还要设计出让读者能够参与进去的活动,包括作者在辩论中出现的“关键问题”,以及“建议活动”。而且在本书的“总结”部分,作者并没有对前面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而是抛出了一系列伟大教育家的个人小传以及他们对教育的主要贡献,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更宽阔的学术视野。这些人包括:现代和当代的布鲁纳、杜威、蒙台梭利、皮亚杰,以及古代和近代的柏拉图、卢梭和维果茨基。这使我想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学术观点和学术氛围的问题。该书内容在作者的观点激辩中让人强烈感受到的是民主、自由、宽松的学术气氛。作者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甚至一定要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这就为阅读时带来了一种轻松的感受,我不盲目地被某一个人的观点所左右,我在阅读的时候就能够立刻“听”到不同的意见,而且在参与其设计的“建议活动”中,还能马上促使自己拿出个人的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东西。这对于增强阅读的时效性,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然,三位作者都学习、工作在具有浓厚学术传统的西方世界,这与我们相对保守的学术气氛不同,好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又好象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自己的观点。说到这里,我联想到了西方历史上那些智慧的人们,为什么会为“针尖上到底能站多少天使”而争论不休?这个看似十分荒诞的问题让东方人觉得愚不可及。然而正是在这样不断的争论中,西方人却颠覆了一个时代,对天主教和天主教会的怀疑导致了中世纪长期黑暗统治的结束,同时也迎来了西方的新的文明时代的诞生。我还想起了藏传佛教中“辩经”的故事。一群喇嘛在高僧大德的主持下,对佛经中3的教义进行辩论。当辩论进行到激烈处还不时出现击掌顿足的肢体动作,其场面给人以非常端严而又恣意汪洋的佛学气氛。我们都知道真理是越辩越明。然而,从我们自己当学生接受教育,然后到当教师让学生再接受我们的教育,大家对教育感受最多最深的,无一例外都是在“灌输——接受——再灌输——再接受”的路上循环。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其个性就比较欠缺,因为我们教育者本身的个性已经被教育所淹没。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教育的快乐的原因。从这点上讲,我非常仰慕本书作者带给我的“通风换气”的学术感觉。总之,《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重新引起了我对教育的思考。我认为,不论我们在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但首先我们是一个教师。对于教育管理而言,弄清教师的基本问题,本身就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本文标题: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37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