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姓名:敖敬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张卫国20060401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I摘要本文首先在评述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对核心竞争力定义进行再次界定。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一环节或者某几个环节上所具有的能力,它能为顾客创造为他们所珍视的价值,它使得与之对应的企业价值活动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的方式进行,它难以被竞争对手直接复制和替代。接下来分析我国IT行业的特点,界定IT行业的范围,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构建IT上市公司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提出假设:IT上市公司核心能力与企业绩效、企业成长性正相关。在实证研究部分中,本文选择2001年底以前在上海、深圳政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IT行业制造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IT上市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绩效、成长性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些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目前国内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义进行再次界定;第三部分分析我国IT行业的现状和特点,并对IT企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界定;第四部分构建IT上市公司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并提出假设;第五部分对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绩效、成长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部分提出IT上市公司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核心竞争力,IT上市公司,绩效,成长性,实证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II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theoryofcorecompetencyandmeanwhiledefinestheconceptofcorecompetency.Thecorecompetencyofthecorporationisthecapabilitytakenononeorseveraltachesofvaluechain.Itcancreatevalueprizedbyclients,andcarrythroughthepurchasefunctionofcorporationmoreeffectivelythanrivalanddifficulttoberepeatedorreplacedfirsthand.ThenthispaperanalyzesthecharacterofchinaITtradeandlimitstheboundofITtrade.Withthestudyresultofothers,thispaperformedmeasurementsystemofITlistcompanies’corecompetencesandputforwardhypothesisthatthecorecompetencyofthecorporationhaspositivecorrelationwithcompanyperformanceandgrowthforITlistcompany.Atthesametimeanempiricalanalysisismadeinthispaperbythefactormethodandregressiontostudytherelationbetweencorecompetenceandcompanyperformanceandgrowth.Atlastthispaperbringsforwardsomeadvicetocultivateandupgradethecorecompetencyofthecorporationbytheresultofempiricalanalysis.Thispaperincludessixparts.Inthefirstpart,itintroducestheresearchbackgroundandthepresentresearchsituationofcorecompetencytheorydomesticandoverseas.Inthesecondpart,itdefinestheconceptofcorecompetency.Inthethirdpart,itanalyses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charactersofITtrade,meanwhilelimitsresearchrangeandresearchobject.Inthefourthpart,itbuildsmeasurementsystemofcorecompetenceofITlistcompaniesinChinaandputforwardhypothesis.Inthefifthpart,itmakesanempiricalanalysisontherelationbetweencorecompetenceandcompanyperformanceandgrowthofITlistedcompaniesinChina.Inthelastpart,itbringsforwardsomeadvicetocultivateandupgradethecorecompetencyofthecorporationbasedontheresultofempiricalanalysis.Keywords:Corecompetency,ITlistcompany,Companyperformance,Growth,Empiricalanalysis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技术创新日趋活跃,新的产业和企业不断出现,经济结构随之产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IT产业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逐渐成为一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器;二是IT企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这种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为高科技企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IT企业将创新技术和成果应用于生产或管理方面,通过商品和服务,成为了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亮点。我国已经制定了IT产业的“十五”发展战略,大量学者在宏观产业面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也知道,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势将逐渐取消对上述行业跨国公司投资的限制,在这种情势下,我国的IT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和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这种环境变化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的改变对我国IT企业提出的新的战略要求。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和市场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提升的核心竞争力,这已是当今各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和学者所达成的共识。自从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合作发表那篇关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著名论文以来,核心竞争力不仅成了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成了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大量的相关论文在西方主要的战略管理学术刊物上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同时,许多相关专著相继诞生,这些迅速积累起来的、还在增长的文献塑造着一个正在形成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另一方面,实践界的经理们也在积极筹划要进行核心竞争力管理;行政管理培训班和MBA课程花费几个课时来讨论这个专题已成为惯例[1](Coyne、KevinP.Hall、StephenJD.Clifford以及PatriciaGorman,1997)。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产生标志了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定位理论的衰落和第五代战略管理理论[30]的兴起。同任何经济、管理理论、思想一样,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出现有深远而有广泛的理论渊源;并且,它的产生与兴盛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1.2国内外研究现状企业核心竞争力思想渊源广泛而深远。从深度看,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企业“劳动分工”理论(克努森,1995;福斯,1993),较近的也要追溯到马歇尔的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2企业分工成长理论1(克努森,1993)。从广度看,王毅、陈劲、许庆瑞(2000)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索持续竞争优势之源,最后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趋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2]。从经济学渊源来看,福斯(1996)指出,企业竞争力理论起源、依赖或从属于门类广泛的经济学理论,如进化经济学、现代产业组织经济学、芝加哥产业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美国战略思想的主要流派、交易费用经济学以及熊彼特经济学等等[3]。根据福斯(1995),目前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还处于低级、“非正规”的阶段。但是,从该理论的主流(体现在普、哈二人1990年到1994年间的工作)来看,其基本思想和内容却业已形成,并被广泛传播和接受。核心能力理论业已形成的基本思想是: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在其中,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培育、维护、利用、更新核心能力是企业不断取得超额利润的根本保证。在开始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前,有必要先澄清一下核心竞争力理论同其它相关理论的外部关系问题。目前在战略管理领域,三个正在形成中的、使用不同术语(但这些术语边界交叉、界定不清)、核心主张相似2的理论在文献上交叉混杂在一起,它们是:资源基础论、知识基础论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这一方面由于术语界限不明,加上核心主张相似,一篇与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文献可以很自然归入资源基础论或知识基础论,反之亦然。另一方面,由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作者融合多个视角进行研究的习惯。因为,当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作者将触角延伸到资源、知识等领域时,要截然分清他是属于上述三个派别中的哪一个就非常困难。由于这个特点,本文的文献评述将采取宽泛的视角,尽量不漏过处于各个理论交界地带的一些重要文献,力图较为全面的把握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理论界对于三种理论的关系的看法也是模糊不清的。福斯和克努斯认为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知识基础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都属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分支,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最新发展和本质特征。巴尼(1997)、彼特拉夫(1995)则将核心竞争力理论看成资源基础论的分支[4]。格兰特(1996)则认为知识基础论是资源基础论的新发展”[5]。余光胜(2000)则认为企业竞争力理论是对于资源基础论的超越,而企业知识基础论则是对企业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的超越。显然,余光胜认为的企业能力理论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6]。李志能、伊晨(2001)则将企业能力理论区分为“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和“基于知识”的企业能力理1马歇尔的分工成长理论认为:随着分工的深入,一种独立的职能被细分各种次级职能,这大大促进了生产率,这样企业规模扩大、不断成长;但是,分工不能无限深入,相反,分工到了一定的限度,协调的难度抵消了分工的利益,因此,企业不能随着分工无限成长。2即都主张“企业内在异质因素是导致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3论3,认为“基于知识”的企业能力是对于“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的理论的新发展[7]。王毅、陈劲、许庆瑞(2000)则认为核心竞争力理论是资源基础观和知识基础论交融的产物[8]。笔者认为,澄清上述理论间的关系,将有利于确立各个理论的发展空间,必将有利于各个理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笔者赞同福斯和克努斯的看法,不同意巴尼、彼特拉夫、余光胜、李志能等人的看法。笔者认为,三种理论都属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分支,它们都不同程度上4揭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来源,它们的区别只不过是术语和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已。从术语来看,资源基础论将导致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归结为“资源”,核心竞争力理论则将之归结为“核心能力”,知识基础论则将之归结为“暗默知识”。从观察角度来看,资源基础论的观察角度是“物质的”,它考察的是什么物质导致了持续的竞争优势;相应地,核心竞争力考察问题的角度是“能量的”,它考察的是哪些独特的企业能量
本文标题: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3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