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部分已完类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二.编制说明系统设计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地方法规,并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实用性: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到使用单位的使用要求,使系统的功能在本项目中得以充分的利用。先进性: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发展水平,在设备选用上首选国际市场上的主流设备,设计采用的网络结构和设备在使用期间,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避免因技术落后造成整个弱电系统性能不高或过早淘汰,确保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可靠性:系统应严格贯彻质量条例,完全符合甲方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及政府部门有关的要求。系统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应具有多种保护措施,保证建成后的弱电系统能24小时不间断正常运行,同时还应充分考虑系统权限安全措施,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开放性:无论是系统设备还是系统结构,都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可采用不同厂家设备,对系统进行扩展或升级。可扩充性:应本着长远的观点,使系统可扩展、容量可扩充,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结合工程要求,以及今后的变更,有较大的扩充余地;合法性: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有关要求;三、编制依据1、建设部(1998)13号文《1998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2、《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47、《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8、《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94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1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6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12、《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防范》(JGJ46-88);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1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19、《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22、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标准四.施工组织方案1.弱电管、线、槽施工标准及要求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按施工图,施工手册进行施工。未经总工签名、项目经理同意并向监理公司申报,不得随意改动施工方案。对施工完成部分要做好成品保护。管槽施工必须横平竖直。吊线、格墨、打平水、拉直线(预埋管线除外)。1.1板槽安装及注意事项1).垂直敷设的线槽必须按底架安装,水平部分用支架固定。固定支点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线槽具体的负载量在1.5至2米之间。在进入接线盒、箱柜、转弯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不大于0.5米。线槽固定支点间距离偏差小于50毫米。底板离终点50MM处均应固定。2).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强电线应分槽敷设,或加隔离板放在同一槽内。3).线槽与各种模块底座连接时,底座应压住槽板头。4).线槽螺杆高出螺母的长度少于5毫米。5).线槽两个固定点之间的接口只允许有一个,所有接口跨接处均装上接地铜线或片,每层保证可靠的重复接地。6).线槽交叉、转弯、丁字连接要求:平整无扭曲,接缝紧密平直无刺无缝隙,7).接口位置准确,角度适宜。8).槽板应紧贴建筑墙面,排列整齐。9).导线不得在线槽内进行接头,接线在接线盒内进行。10).穿在管、槽、架内的绝缘导线,其绝缘电压不应低于500V。11).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之前,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1.2电缆桥架的安装1)电缆桥架必须根据图纸走向及现场建筑特性设计弯头、马鞍、长度等。2)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横平竖直。3)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根据桥架大小,精确计算出承托点受力情况。要求均匀、整齐美观及牢固可靠。4)桥架角弯必须有充分的弧度,防止将电缆拆散。5)电缆桥架必须至少将两端加接地保护,本工程要求每隔20M接地一次,由于图纸上无明确如何接地,建议在桥架内加设一条BV16平方毫米的双色地线。1.3线管的敷设1)视不同场合不同用途,选用镀锌管线管作线缆护套,室外裸露及天面部分,均采用自来水管作线管。镀锌管参照如下方法施工。2)金属管的加工要求: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3)现场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为了防止在穿电缆时划伤电缆,管口应无刺和锐棱角。为了减少直理管在沉陷时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金属管口宜做成喇叭形。金属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现象。若弯曲程度过大,将减少线管的有效直径,造成穿线困难。金属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镀锌管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以增加使用寿命。4)金属管的切割套丝:在配管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使用气割。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套丝。套丝可用管子丝板或电动套丝机。套完丝后,应随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用锉刀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避免破线缆护套。5)金属管弯曲在敷设金属线管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金属管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对于截面较大的电缆不允许有弯头,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增设拉线盒。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只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整排钢管在转弯处,宜弯成同心圆形状。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敷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应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电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6)金属管的连接:金属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倍。管接头处应以铜线作可靠连接,以保证电气接地的连续。金属管连接不宜采取直接对焊的方式。金属管进入接线盒后,可用缩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缩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或者采用铜杯臣与梳结来连接金属管与接线盒。但都应保证接线盒内露出的长度要小于5MM。7)金属管的敷设:金属管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0MM,直线布管30米处设暗线盒。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地基应坚实平整。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和泥浆渗入。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建筑群间的金属管道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米;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米。8)金属管暗设时按下列要求施工:1.金属管应用卡子固定,支持点间的间距不应超过3米。在距接线盒0.3米处,要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弯头的地方,两边也要固定。2.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外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3.当弱电管道与强电管道平行布设时,应尽量使两者有一定的间距,以13CM左右为宜。4.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5.水平线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确良1/2。6.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7.薄壁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丝扣连接,管道套丝长度不应小于接头长度的1/2,在管接头两端应加跨接地线(不小于4平方毫米铜芯电线)。8.砼楼板、墙及砖结构内暗装的各种信息点接线盒与管连接应采用迫母固定。9.暗敷与砼内的接线盒要求用湿水泥纸或塑料泡沫填满内部,不允许用水泥纸包外面。预埋在楼板、剪力墙内的钢管、接线盒应固定牢固,预防移位。10.当电线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当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应增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挠金属保护管(金属软管)连接;选用软管接头时,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体。11.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的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箱)。12.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毫米,中间的管卡最大间距为:厚壁钢管DN15—20为1.5米,薄壁钢管DN15—20为1.5米,天花吊顶内敷设的钢管应按明配管要求施工。13.管内穿线前应将管内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进行,管口处应加塑料护咀,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交流和直流的导线不应穿入同根管内。14.管线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时,应在伸缩缝两端留接线盒和接地螺栓。1.4弱电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前须先核准电缆型号、截面是否与设计相同,进行目测和物理粗测。2)电缆敷设前必须详细勘查放缆现场环境,确定最佳放缆方案。3)对截面为25平方毫米及以上电缆,放缆时应增设电缆导向缆辘,以避免拉伤电缆。4)电缆敷设应根据用电设备位置,在桥架内由里到外整齐排列。5)对于使用电缆规格相同的设备,放缆时应先远后近。6)电缆固定时,在转弯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6倍。7)每放一个回路,都必须在电缆头、尾上绑挂电缆铭牌,铭牌上应编上每回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也可号码管作标识。8)布放电缆的牵引力,少于电缆允许张力的80%。对直径为0.5毫米的双绞线,牵引拉力不能超过去时100N;直径为0.4毫米的双绞线,牵线力不能超过70N。9)对批量购进的四对双绞电缆,应从任意三盘中抽出100米进行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对电缆长度、衰减、近端串扰等几项指标进行测试。1.5电缆头制作安装1)电缆头制作前应校对,对其物理性能进行粗测;对不同功能的电缆可用摇表、万用表、电话机待设备进行测量。四对UTP双绞线,必要时打上模块实测。2)制作电缆头前,根据连接的设备、模块考虑电缆的预留余量。3)电缆进入配电箱(柜)内应剥去电缆外层保护皮,并用尼龙扎带等加以固定。4)铠装电缆引入电箱后应在铠钾上焊接好接地引线,或加装专门接地夹。5)在配电箱内接线空间一般比较宽裕,选用压接铜线耳制作电缆头,在电视上一般使用开口线耳制作电缆头。6)采用压接线耳,在压接线耳两端朝不同方向和压接一次,采用开口线耳时,将开口处敲紧敲密,并涂上非酸性焊锡膏后灌锡减低接触电阻。7)压接线耳截面应与导线截面相同,开口线耳载流量不应低于导线载流量。8)在有腐蚀性或对供电要求较高的场所,所有铜-铜接点都应搪锡或加涂导电膏,以减少接触面发热。9)线耳压接完毕后均应彻底清理干净,并包扎与相序一致的色带。10)控制电缆头两端导线压接接线端子后必须包扎良好。1.6设备安装1.5.1机架安装要求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施工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壁挂式机框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1.5.2配线设备机架安装: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1.5.3各类接线模块安装:模块设备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安装螺丝必须拧紧
本文标题:弱电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1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