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用与探究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用与探究姓名:金昊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孙遇春2009030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用与探究作者:金昊泽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吴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与经营绩效研究——以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例20072005年5月,困扰中国证券市场十多年的股权分置问题终于开始解决了。到目前为止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结束,一千多家上市公司共分64批陆续参与了股改。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对股权分置问题的改革是牵动整个资本市场的巨大变革。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股改希望能结束由于股权分置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增强其竞争力。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研究,看经过股改的企业是否真的改善了上市公司经营环境,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使股权结构合理化,最终提高其经营绩效。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了解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财务管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经营绩效的变化,以期能给我国的上市公司今后的经营管理带来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个部分,从对股权分置的相关问题的介绍出发,分析上市公司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所直接导致的股权结构的变化情况,然后结合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分析其股改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最终得出由于对股权流动性差异的变革和股权结构的合理化使得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得到改善的结论;最后,为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公司业绩进一步的提高提出建设性对策。文章各部分的大概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股权分置的相关基本问题。股权分置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1994年颁发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股权管理的实施意见》做出了国家股法人股暂不上市流通的规定,这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股权结构,即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大格局,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流动性的差异。这种股权分置特有的格局虽然在资本市场发展的特定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大。主要有:股权分置是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利益不一致的根本原因,股权分置使我国的资本市场沦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场所,股权分置丧失了资本市场应有的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这些弊端就要求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流动性差异进行改革。我国解决股权流动性差异的工作也是经历了一段逐步推进的过程,先后经历了以国有股减持为核心的股权分置改革和以全流通为核心的股权分置改革,而目前股改工作基本完成。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股改前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情况。股权分置改革会引起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因此在研究经营绩效变化之前还是有必要对股权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理论界对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已经做出了很多研究,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之间的确存在相关关系。而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结构的人为复杂化;股权过于集中,即“一股独大”;国家股、非流通股比重过大;流通性分裂,即股权分置等特点,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都想借股改之机对股权结构进行调整。本文选择我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做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比较国有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非流通股比例指标来进行股改前后的变化分析,发现国有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都呈下降趋势。即,经过股改上市公司确实进行了股权结构的调整,而且整体趋于合理化。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前人的理论研究已经证实了股权结构和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确实存在相关关系,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导致的股权结构的变化一定会引起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然而对股权流动性差异的变革是否也会引起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文章选择我国2004年全国行业业绩排名最后的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例,通过比较股改前后其盈利能力相关指标、资产质量相关指标、债务风险相关指标、经营增长相关指标来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的统计分析。同时运用2007年中报数据对样本公司在股改完成后,运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下盈利能力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发现,虽然上述各个指标股改前后的变化各不相同,但是从总体上看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有所提高,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但这是股权结构合理化调整和股权分置改革双重作用的结果,具体股权结构改善和股权流动性差异的变革各自的影响有多少,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第四部分,以四川长虹股改为例分析上市公司股改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前面用了大量的篇幅分析了整个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所引起的经营绩效的变化,通过四川长虹的案例分析来进一步增强前文的说服力。文章之所以选择四川长虹做为案例分析的对象,主要是由于长虹是经过大起大落后现在有重新崛起的上市公司。四川长虹自上市以来一直是行业内的领头羊,但是自1998年以来,四川长虹屡屡发起价格战、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失误以及电子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四川长虹业绩下滑,并在2004年出现了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困境中的四川长虹在艰难中前行,并经过一系列改革,同时于2006年春季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长虹借股改之机寻找到了新的、更具有实力的投资者,他们成为长虹战略合作伙伴。2006年股改完成的四川长虹的业绩明显改善,长虹再次崛起,这其中股权分置改革功不可没。第五部分,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进一步提高经营绩效的对策。股改仅仅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部分,要实现上市公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进一步加强管理。本文根据前述电子行业的分析及四川长虹的案例,对股改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的改善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的内部策略有发挥财务杠杆效应,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外部策略有切实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培育良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强化债权人和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机制。本文的创新点理论的研究已经达到一定高度,要达到创新确有难度。作者认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本文从上市公司的立场出发,以行业分析入手,主要利用电子行业的财务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经营绩效状况进行分析,达到对同行业内企业进行比较分析的目的。而现有的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文章都是从股改批次的角度出发,同一批次股改企业由于所在行业的不同,在比较业绩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面缺乏一致性,因此本文对股改完成的电子行业上市进行研究可谓是一个创新。其次,本文运用最新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上市公司股改之后的经营绩效的预测可谓一个创新。2.期刊论文党红.DangHong试析上市公司信息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相对重要性——基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08,27(7)本文在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直接打分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关注股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确实有所提高,但并非由股改本身所致;股改并未使绩优上市公司进发出通过提高自愿信息披露水平而向市场传递信号的冲动;在现阶段,上市公司年报强制披露水平的提高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明显大于自愿披露水平提高所产生的影响.3.学位论文伍英华后股权分置时期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研究2008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的特有现象,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分置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12月,93%的上市公司已完成改革或进入改革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我国证券市场由此进入后股权分置时期。在后股权分置时期,作为证券市场发展基石的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市场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上市公司不同股东间利益长期割裂的局面得以纠正,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行为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动向,研究这些动向并针对新动向提出改进上市公司监管的对策,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本文运用证券监管的基本原则和上市公司监管基础理论,结合后股权分置时期资本市场环境,从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监管问题进行研究:一是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的行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指出(1)在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将发生巨大变化,大股东控制问题得到有效制约的同时,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手法更加隐蔽,方式更加多样;(2)股权激励热潮即将来临,蕴含较大违规风险;(3)内部人控制问题日益突出;(4)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更加频繁,手法也更加多样和复杂;上述变化使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信息披露的动机日趋强烈,违规形式和手法也日趋隐蔽。二是对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监管行为进行研究,指出(1)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监管的范围、监管重点应有所转移;(2)现有监管体系还存在一些不适应股权分置新形势的、亟需解决的问题;(3)监管部门应积极应对上市公司行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最后,本文就后股权分置时期改进上市公司监管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包括构建跨部门跨区域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稽查提前介入、尝试引入和解制度等较有新意的监管建议。4.期刊论文昝新明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危害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8)股权分置已危及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建康的发展,全面认清股权分置危害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回顾股权分置的产生背景,接着分别从资本市场建设、上市公司、投资者的角度,阐述股权分置的现实危害.5.学位论文刘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价值创造研究2007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06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共有1269家公司完成了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市值占比为97%,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健康发展的股票市场不仅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的重要场所,而且还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由于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通过在股票市场上各种股票的交易可以使资金逐渐趋向于成长性更好,盈利能力更高的企业,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反过来,股票市场通过资金的流动,促使那些低成长性和绩差的企业改善自己的经营管理,因为企业只有用良好业绩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才能筹措到更多的资金。因此,良好的股票市场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价值的创造。历时两年多的股权分置改革将中国股市带人了新一轮的牛市,根本上改变了非流通股的流通估值体系,加快了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面对汹涌而来的改革浪潮,上市公司是否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经营业绩,从而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正是本文研究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为“后股权分置时代”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目前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股权分置的现象研究、股改方案和对价研究、股改的市场效应、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也有部分对试点企业股改前后业绩对比的研究,但很少有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进行宏观层面的分析研究。本人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是一场制度变革,它不只是简单地影响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而是从根本上影响了公司价值创造的体系。本文从股权分置的内涵和股改的目标出发,在股权分置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分析和股改价值创造的研究上始终贯穿这一主线,结合最前沿的价值创造评价体系,对股权分置改革的价值创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衡量公司价值创造的方法上,多数研究都是采用利润和收益率指标,如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但是利润和收益率的增长并不一定能提升价值,它们的计算均未考虑股东所提供资本的成本。本文采用更为科学的EVA报酬率指标对股权分置改革的价值创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最后指出本文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为将来的研
本文标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用与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