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大工14秋《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大工14秋《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三:设计反应谱是通过什么样的结构计算模型得到的?阻尼比对反应谱有什么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的阻尼比分别为多少?题目四:试述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的步骤。为什么不能直接将各振型的效应相加?题目五:如何保证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如何进行节点设计?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学习中心:姓名:学号:题目二:底部剪力法。钢筋混凝土5层框架经质量集中后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高均为3m,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1500kNG,2550kNG,3580kNG,4600kNG,5450kNG。结构阻尼比0.05,自振周期为10.55sT,Ⅰ1类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3580kNG2550kNG1500kNG(a)计算简图4600kNG5450kNG解: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1.4-1.2知,8度多遇地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时max=0.24,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Ⅰ类场地:1TTgr××.025.0(9.0×1.0×0.24=0.109≈0.11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2.1知,T1=0.55s>1.4Tg=1.4×0.25=0.35s取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450+600+580+550+500)×85%=259.69KN顶部附加地震水平作用:因为T1=0.551.4Tg=0.35,则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054.001.055.008.001.008.011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i=HGFHGj(i=1,2,3……)FK5=23970)FK4=23970)FK3=23970)114.01(6FK2=23970)FK1=23970)各楼层地震剪力:V1=FK1+FK2+FK3+FK4+FK5=244.37KNV2=FK2+FK3+FK4+FK5=229.97KNV3=FK3+FK4+FK5=198.29KNV4=FK4+FK5=148.19KN题目五:如何保证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如何进行节点设计?答:节点抗震设计原则:①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件的承载力。②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③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④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框架柱抗震设计原则:①柱弱梁,使柱尽量不要出现塑性铰。②在弯曲破坏发生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③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④加强约束,配置必要地约束箍筋。梁抗震设计原则:①形成塑性铰后仍有抗剪承载力。②梁纵筋去附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③妥善解决梁纵筋锚固问题。
本文标题:大工14秋《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6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