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古代汉语第二册考点总结
名词解释: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15个部分,合称15国风;雅: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2.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韵:指主要元音和韵尾。3.韵例: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4.阴声韵:从母音收尾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阳声韵:从鼻音收尾的韵母。入声韵:以辅音[-p],[-t],[-k]等为韵尾的韵母。叶韵: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攻读其他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叶韵。5.三十六字母:中国传统音韵学概念,表示中古声母系统的36个代表字,唐末守温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6个而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时代共同标准的音声母系统。※三十六个字母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至于上古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32个,拿36个字母来比较,有的要合并一些,有的要分出一些。6.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设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它们是从舌头音“端[t],透[t],定[d]”这组声母中分化出平韵。7.古无轻舌音:指上古时期只有重唇音“帮”母,“谤”母,“并”母和“明”母,不存在轻唇音声母“非,敷,奉,微”。8.双声叠韵:指两个字的韵相同,现代的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声调,而这里的“韵”与之有别:韵中要求韵腹、韵尾相同,而不区别韵头。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未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9.古今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中古的韵:206韵,韵腹韵尾相同,区别声调,而不区别韵头。10.注:东汉以后对经典的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11.疏: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12.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13.章句:离章析句,变曲支派。14.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的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的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15.古书注解术语:①曰,为,谓之: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细微差别。②谓:“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时,被释的词都放在“谓”的前面。“谓”这个属于,往往在以具体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才用上它。③貌:“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④犹: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⑤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俩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讯”;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也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⑥读为,读曰:这俩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⑦读若,读如:这俩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于说明假借字。16.衍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这个术语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17.脱文:“脱文”简称“脱”(有时作“夺”),也叫“脱字”。这个术语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18.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指在唐初形成一种以将就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近体诗在“永明体”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国诗体的正宗。19.三平调:诗句中如果最后三个字全都是平声字,就叫做三平调。这是写格律诗的大忌。是决不允许出现的。但在写古体诗时,却有意多出现,以示与格律诗相区别。20.犯孤平:格律诗的一个句子中,全句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做“犯孤平”。有些情况(如处于一句之中的四、五、六字的位置上)是两个仄声字之间夹一平声字,前人也称为“犯孤平”。犯了孤平,一般可以“救”,即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回某个平声字,使平,仄声字的比例恢复大体上的平衡。问答题:1、墨子,名翟,战国初鲁国人,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书是墨子的门徒根据他的遗教编纂而成的,现存53篇。清末有孙治让的《墨子闲诂》最为详审。2、庄子名周,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文章想象力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的司马彪、孟氏、崔譔、向秀、郭象五家,现存的只有郭注本十卷(郭象《庄子注》)唐代有成玄英为郭象注作疏。清代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和郭庆藩的《庄子集释》。3、荀子名況,是性恶论者。《荀子》一书现存32篇,其中大多数是他亲手所写,小部分出于门人之手。《荀子》有唐代的杨倞作注《荀子注》,现在通行的是清代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今人梁启雄的《荀子简释》注释简要,便于初学。4、《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也称《吕览》。思想以儒、道为主,兼采墨、法、名、农各派的学说。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XX三书:《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5、《韩非子》现存55篇,通行的注本是清人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散文严刻峻峭,周密细致。6、介词、连词①介词是一种虚词,同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合成为介词结构,用作动词或者形容词的状语、补语,来表示行为的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常用的有“以、于、为。之”。其中“之”既可以判断为介词也可判为连词。②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者句子的虚词。常见连词有“与、而、以、则”。7、句首语气词“夫”、“唯”、“其”①“夫”:可以用于句尾表示感叹;句首语气词,从指示代词虚化而来,作用发起议论、引起下文(且夫、故夫、若夫、今夫。。。。固定格式)②“唯”(维、惟):用在句首,提示引出主语或时间,表示期望的语气;用在句中,主要引出谓语的作用,带有提示肯定语气。③“其”:表示推测语气,加强祈使语气、加强反问语气。8、词头、词尾(一)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他们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意义,只表示词性。(1)“有”:用于专有名词前(朝代、国家、部落);用于一般名词前;用于形容词前。(2)“其”:作词头时,一般用于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前(3)“言、于、薄”:作词头时,只能出现在动词的前面(二)词尾(1)“乎、焉、如、尔”:作词尾时,作用和“然”字相等“然”:一个指示代词,表示这样、那样。9.《诗经》:传诗四大家:齐、鲁、韩、毛。现在的《诗经》:毛亨所传。《毛诗正义》: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诗集传》:宋朱熹10、《诗经》的韵例:(一)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二)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类(三)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句句押韵、隔句押韵、交韵11.《诗经》语言的变化:1、古代押韵现代还押韵;2、古代押韵现代不押韵;3、古代不押韵现代押韵。※变化的原因:语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12、综合各家意见,把先秦古韵分为三十部。13、《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调,以后又称为“骚体”,以七言为主。与《诗经》并称为两大文学源头。现在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较好的《楚辞》注本是宋﹒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指哪四书:《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章句》、《孟子集注》14、古书注解:萌芽时期是战国,古书注解的工作开始于汉代。魏晋南北朝:何晏《论语集解》、王弼《周易注》《老子注》、郭象《庄子注》、韦昭《国语注》、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裴骃《史记集解》唐代:孔颖传《五经正义》、杨倞《荀子注》、成玄英《庄子疏》、颜师古《汉书注》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史记素隐》、李善《文选注》宋代:邢•为《论语》《孝经》《尔雅》作疏、孙奭为《孟子》作疏、朱熹:《诗集传》《周易本义》《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清朝:㈠首次加注:《墨子》→毕阮、《韩非子》→李瓒、《韩非子集解》→王先慎㈡重新作注:《十三经注疏》《老子》《庄子》《楚词》《汉书》等15、古书注解主要内容有:解释字词,串讲文意,校勘文献,说明句读,说明修辞手段,叙述典章制度,注明字音。常见情况有4种:第一,释词。第二,串讲,即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第三,释词并串解,这是头两种方式的同时使用。第四,通释全章大意。16、古代作家一般喜欢应经据典,所以注明出典就成了注解家的首要任务。李善的《文选》注就是如此。有时,李善的不是注明典故的来源,而是指出某些词语的出处。有些古书的注解,除了注明出典之外,并能划分段落,诠释大意,从而帮助读者分析和鉴赏作品。关于注音,也有新的发展。早期的注解一般是用直音法或“读若”“读如”等术语注音,后来反切逐渐被注解家用来注音了。17、除了为古书做注解和考证之外,清代学者还作了许多古籍校勘的工作。阮元为《十三经注疏》所作的《校勘记》就是一例。校勘学上有些专门术语,其代表术语有:衍文,脱文。18、近体诗格律要素:讲究句数固定,平仄,押韵,对仗。其中押韵分切韵、广韵、平水韵;平水韵由今人王文郁总结为106个。一般用韵合于平水韵,隔句押韵。其中,律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19、诗的四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0、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可做主、谓、定。(2)第二人称。“女(汝),尔,若”,可做主谓定。“而,乃”也可作第二人称代词。(3)第三人称。“彼”,含指示性蔑性。“之”,只做宾语。“其”,只做定语。【“他”在上古先秦时指其他,别的。到唐代才成为第三人称代词。】(4)人称的复数表示法:①用单数人称表示人数称复数②在人称代词后面加“侪、属、曹、辈”等表示人称复数。(5)谦称与尊称。都是名词,尊称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谦称有“寡人,臣妾,仆,愚”等。21、指示代词。(1)近指示代词与远指示代词。近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等表“这”,远指示代词有“彼,夫”等表“那。”(2)泛指与特指代词:“之”,既可以译为“这”,也可以译为“那”,是泛指代词。“其”,指代特定的人或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个”,是特指代词。(3)特殊的指示代词:①“若”,作定语。②“然,尔”作指示代词,特点是作谓语。③“焉”指示代词+语气词。④“诸”在句中释为“之于”,在句尾释为“之乎”。22、疑问代词。(1)指人的疑问代词,如“孰”。(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如“何,故,曷,奚”。(3)表示处所的疑问代词,如“安,焉,恶”。23、无定代词。(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有人,有的人。只能做主语,一般之人。“或劳心,或劳人”。(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汉代以后表达没有谁,没有人,没有什么的事物。24、辅助性代词。(1)“者,所”,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其中“者”是主动行为者,“所”是行为的受事者。(2)“所……者”指代的是行为的受事者,等于“所”字结构。(3)“所以”有2种情况,一种表示“……的工具”或“……的人”;一种表示“……的方法”或“……的原因”。
本文标题:古代汉语第二册考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0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