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课件借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就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教学要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本章重难点★教学重点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实质;资本输出和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教学难点垄断利润的来源和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调控手段实质;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二重作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马克思“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4-15世纪17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萌芽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原始积累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私人垄断国家垄断自由放任20世纪30年代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看不见的手”???14-15世纪17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萌芽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私人垄断国家垄断资本原始积累自由放任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罗斯福“新政”——是指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1939年期间,为应付和缓解1929-1933年大危机,政府在金融、工业、农业、公共工程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措施。“新政”的实施,使美国经济很快从萧条走向了复苏。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D.Roosevelt)我以我头100天,推出一大堆措施来应对“美国往地狱里冲”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新政”把美国拉回人间:“新政”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图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资本集聚和集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生产社会化与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18~19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9~1933:罗斯福新政)(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方式的物质条件。”——马克思(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5个方面的新变化(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四)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三)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自由竞争,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第一,竞争的主体是以分散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的、单个资本构成的个人业主为主;第二,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生产部门和各企业之间自由转移,除了土地私有权外,没有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障碍;第三,竞争的主要手段是改进技术、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增大利润;第四,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政府奉行“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原则,一般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合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二)生产集中导致垄断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生产集中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而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是造成生产集中的决定性因素;•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而展开的竞争,是造成生产集中的重要原因;•信用的发展是造成生产集中的又原因。生产集中自由竞争生产集中自由竞争科技革命经济危机垄断股份公司兼并、联合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索尼收购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盛田昭夫与旗下艺员合影——心情各不相同)可能性:一是大企业容易达成协议二是高度集中阻碍了竞争必要性:一是为了保证获得稳定的利润二是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垄断组织的形式尽管很多但他们的本质都一样,就是为了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垄断组织的本质垄断的原意是独占,即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经营者。反垄断法,顾名思义就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它是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法律制度。又称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全新的法律制度。但美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颁布了这种法律。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随着全国铁路网的建立和扩大,原来地方性和区域性的市场迅速融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大市场的建立一方面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垄断组织即托拉斯的产生和发展。1879年美孚石油公司即美国石油业第一个托拉斯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企业兼并浪潮的开始,托拉斯从而在美国成为不受控制的经济势力。过度的经济集中不仅使社会中下层人士饱受垄断组织滥用市场势力之苦,而且也使市场普遍失去了活力。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爆发了抵制托拉斯的谢尔曼法。从谢尔曼法问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在1914年颁布了《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作为对谢尔曼法的补充,其他国家的反垄断立法几乎是空白。第二次大战一结束,形势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美国的督促和引导下,日本在1947年颁布了《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法》,德国于1957年颁布了《反对限制竞争法》。欧共体理事会1989年颁布了《欧共体企业合并控制条例》等。控制企业合并,保护竞争。意大利在1990年颁布了反垄断法,它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颁布反垄断法最晚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反垄断立法的步伐比较缓慢。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颁布了反垄断法的发展中国家仍然不足12个,它们包括亚洲的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发展中国家当时对反垄断法普遍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许多产业部门或者主要产业部门是由国有企业经营的。为了维护国营企业的利益,国家自然就会在这些部门排除竞争。此外,当时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不允许企业间开展竞争,这些国家自然也没有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我国也是这种情况。反垄断法的任务反垄断法的任务就是防止市场上出现垄断,以及对合法产生的垄断企业进行监督,防止它们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具体地说,反垄断法主要有以下任务:1.禁止卡特尔亚当·斯密曾经说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少聚集在一起,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其目的便是商讨如何对付消费者。反垄断法上把这种限制竞争性的协议称为“卡特尔”。例如,电视机生产企业通过协议商定,每台电视机的售价不得低于3000元。这种协议就会排除它们在价格方面的竞争。这种卡特尔被称为价格卡特尔。为了维护产品的高价,竞争者之间也可以通过协议限制生产或者销售数量,例如1998年我国彩电业生产显像管的八大企业联合限产。这种卡特尔被称为地域卡特尔2.控制企业合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并购是经常发生的,而且绝大多数的企业并购对经济是有利的。特别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企业并购有利于改变我国企业过度分散和规模过小的状况,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方面的合作,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3.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甚至垄断地位。例如,国家授权一个企业在某个行业享有独家经营的权利,这个特权企业自然就是一个垄断企业。企业也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如专利、版权等取得市场支配地位。例如,微软公司就是通过知识产权在全世界的软件市场上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虽然不反对合法的垄断,但合法的垄断者同样会滥用其市场优势地位,损害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国家必须对那些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垄断地位或者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加强监督。1997年美国司法部指控微软公司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就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案例。4.禁止行政垄断行政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在我国当前主要表现为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垄断即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经营者的市场准入,排斥、限制或者妨碍市场竞争。这种现象被称为“权力经商”。地方保护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禁止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止本地原材料销往外地,由此使全国本应统一的市场分割为一个个狭小的地方市场。例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阻止外地的化肥或者其他产品进入本地市场,专门发布地方文件,禁止本地的单位和个人营销外地产品,甚至对营销外地产品的经营者随意没收或者罚款。有些地方为了抵制外地啤酒进入本地市场,要求本地居民喝“爱乡酒”。有些地方为了阻止外地生产的轿车进入本地市场,对外地产品乱收费用。我国反垄断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反垄断法,反垄断法将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共分为8章57条,包括:总则、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和附则。垄断的形成并不消除竞争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激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列宁竞争的主体—垄断组织竞争的目的—获取垄断高额利润竞争的手段—对销售市场、原料来源等的全面垄断竞争的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从经济领域渗透到其他领域竞争的程度—特别激烈,具有持久性和破坏性竞争的后果—对宏观经济影响大,造成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垄断资本。金融寡头: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经济上:“参与制”掌握股票控制额母公司子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孙公司孙公司孙公司政治上:与政府的“个人联合”•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四)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垄断利润来来源于:–来自于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如剥削的加强–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高价:垄断低价
本文标题:第五章马克思主义课件借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1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