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药剂学知识总结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药物:是指可以用于诊断、治疗、预防各种疾病的活性物质,但不能直接用于患者,必须制备成适宜“剂型”之后才能使用。如:阿司匹林、尼群地平、胰岛素、氯霉素2.药品: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具有药理活性的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如:氨茶碱,氨茶碱片;法莫替丁,法莫替丁胶囊,法莫替丁注射液3.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的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的不同“形态”,即一类药物制剂的总称。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如片剂、注射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滴眼剂、栓剂4.药物制剂:以剂型体现的药物的具体品种,能直接用于患者。如阿司匹林片、甘草片5.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协。即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6.制剂学:是指根据制剂理论与制剂技术,设计和制备安全、有效、稳定的药物制剂的学科,属于工业药剂学的范畴。二、剂型与药物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药物剂型的关系)1.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2.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对药效的重要作用①不同剂型可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②不同剂型可产生不同的作用速度:如注射剂、气雾剂起效快,用于急救;口服慢。③不同剂型可产生不同的毒副作用:氨茶碱治疗哮喘易引起心跳加快的毒副作用,制成栓剂可消除;缓释与控释制剂可降低毒副作用。④有些可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微球、微囊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书上没有)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2.胶体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2.特点: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3.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1)颁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7、85、90、95、00年,2)从63年版开始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掌】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2.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3.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4.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2.非处方药: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适用的药品。八、GMP、GLP、GCP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2.《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亦称为临床前(非人体)研究工作的管理规范。3.《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一、药物溶解度与溶解速度(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掌】1、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药物极性、溶剂、温度、药物晶型、粒子大小、加入第三种物质)1)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对药物的溶解影响极大。2)药物的性质药物极性大小与溶剂相似则药物易溶;药物的晶型也影响溶解度,多晶型药物中的稳定型的溶解度较亚稳定型的小;药物的颗粒大小只是当药物微粉化后才影响溶解度(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3)外界因素温度对有些药物的溶解度影响较大;附加剂(如助溶剂、增溶剂、pH调节剂等)也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掌】1.制成可溶解性盐2.引入亲水基团3.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4.加入助溶剂5.加入增溶剂(三)溶解速度及其影响因素【掌】1.溶解速度的概念溶解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溶解药物的量,一般用单位时间内溶液浓度增加量表示。2.影响因素:固体药物的溶解是一个扩散过程,根据Noyes-Whitney方程,增加溶解速度的方法有:1)升高温度,增加药物分子的扩散系数D;2)搅拌,可减少扩散层的厚度δ;3)减小药物粒径,增加药物与溶出介质接触的表面积S。二、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和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1、固体的粒径和表面积2、温度3、溶出介质的性质4、溶出介质的体积5、扩散系数6、扩散层的厚度第三章表面活性剂一、概念: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表面活性、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二、分类1.阴离子型: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阴离子。1)肥皂类通式为RCOO-M+。分为碱金属皂(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等)和有机胺皂(如三乙醇胺皂)。这两类皂有较强的亲水性,可作增溶剂和O/W型乳化剂使用。碱土金属皂(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亲水性很弱,只能作W/O型乳化剂及疏水性润滑剂使用。2)硫酸化物通式为ROSO3-M+。如硫酸化油:硫酸化蓖麻油,俗称土耳其红油、十二烷基硫酸钠(又称月桂醇硫酸钠)、十六醇硫酸钠。作软膏的乳化剂。3)磺酸化物通式为RSO3-M+。如二辛基琥珀酸硫酸钠(阿洛索-OT)、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后者为广泛使用的洗涤剂。2.阳离子型:起表面活性的是阳离子,也称为阳性皂,为季铵化物,通式为:[RNH3+]X-。由于其毒性较大,常用作消毒杀菌剂,如苯扎氯胺(洁尔灭)和苯扎溴胺(新洁尔灭)等。3.两性离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碱水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好的起泡、去污作用;在酸性溶液中则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1)卵磷脂:属天然表面活性剂,从卵黄和大豆中提取而制得。本品毒副作用小,可作为静脉脂肪乳剂的乳化剂使用,也是制备脂质体的主要材料。2)氨基酸型与甜菜碱型:氨基酸型与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为合成的表面活性剂。4.非离子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解离,亲水基团一般为多元醇,亲油基团是长链脂肪酸或长链脂肪醇以及烷基或芳基等。1)脂肪酸山梨坦商品名为司盘(Span),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分为司盘20、司盘40、司盘60、司盘65、司盘80、司盘85等。其HLB值从1.8~3.8,是常用的W/O型乳化剂。常与吐温配合使用。2)聚山梨酯商品名为吐温(Tween),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其结构与脂肪酸山梨坦比,增加了聚氧乙烯基团,亲水性大大提高,HLB值在8以上,可用作增溶剂、分散剂、润湿剂及O/W型乳化剂。与司盘的命名相对应,有吐温(聚山梨酯)20、40、60、65、80、85等多种。3)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醇醚商品名为卖泽(Myrij)/苄泽(Brij),两类都具有较高的HLB值,亲水性较强,可作为增溶剂及O/W型乳化剂使用。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又称为泊洛沙姆(Poloxamer),商品名为普朗尼克(Pluronic)。Poloxamer188(PluronicF68)是一种O/W型乳化剂,是目前可用于静脉乳剂的极少数乳化剂之一。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一)物理化学性质1.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当浓度达到CMC时,溶液表面张力基本达到最低值。2.胶束或胶团:表面活性剂分子相互聚集形成亲油基向内,亲水基向外,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的的缔合体。3.亲油亲水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油亲水平衡值(HLB值)。HLB值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反之亦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时,其HLB值具有加和性。HLB值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其用途也不同。HLB值为3~8者,适合用作W/O型乳化剂,如司盘类表面活性剂;HLB值为7~9者,可用作润湿剂;HLB值为8~16者,适合用作O/W型乳化剂;HLB值为15~18者,可作增溶剂。(二)、生物学性质毒性与刺激性是选择时要考虑的重要指标。表面活性剂毒性大小的一般顺序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毒性较大,只作为消毒杀菌使用。(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和刺激性,也只能用作外用。(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较小,可用作口服。其中Poloxamer188毒性较低,可供静脉注射用;而吐温80的溶血作用虽然最小,但也只能用于肌肉注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卵磷脂是静脉注射剂中最常用的。五、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常用于油的乳化;难溶药物的增溶;悬浊液的分散与助悬;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促进药物的吸收;固体有润湿、起泡与消泡、去垢等作用。第9章液体制剂一、概念:液体制剂是指将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二、特点:优点:1、分散度大、药效快。2、给药途径多,使用方便。3、易于分剂量。4、能减少药物的刺激性。不足:1、分散度大,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2、体积大,携带、运输和贮存都不方便。3、水性药液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三、液体药剂的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1)均相液体药剂(1)低分子溶液剂简称溶液剂,药物以1nm的微粒状态(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2)高分子溶液剂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如明胶溶液、胃蛋白溶液等。2)非均匀相液体药剂是药物以多分子聚集体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包括溶胶剂、混悬剂、乳剂。2.按给药途径分1)内服液体药剂如合剂、糖浆剂等。2)外用液体药剂如洗剂、搽剂、滴耳剂、含漱剂、灌肠剂等。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液体制剂常用的溶剂1)极性溶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DMSO)2)半极性溶剂:乙醇、1,2-丙二醇、聚乙二醇(PEG)3)非极性溶剂:在水中难溶解或不稳定的药物,可选用非极性溶剂,大多作外用液体制剂的溶剂。常用的有脂肪油(麻油、豆油、花生油等)、液体石蜡、醋酸乙酯等。液体制剂的附加剂液体制剂的处方组成,除药物与溶剂外,其余均为附加剂,包括:1.增溶剂2.助溶剂3.潜溶剂4.防腐剂:1)羟苯酯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也称尼泊金类,常用的有尼泊金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本类防腐剂在酸性溶液中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通常是混合使用,效果较好,内服、外用制剂均可选用。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本类防腐剂抑菌能力。2)苯甲酸与苯甲酸钠二者可作为内服或外用制剂的防腐剂用。苯甲酸在水中难溶,在乙醇中易溶,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最适pH值是4。苯甲酸钠在水中易溶。3)山梨酸在酸性溶液中效果较好。4)苯扎溴胺又称新洁而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外用消毒防腐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稳定,耐热压。5)醋酸氯乙定又称醋酸洗必泰。5.矫味剂6.着色剂:1)天然色素为植物色素,如红色的紫草根、黄色的胡萝卜素、蓝色的松叶兰、绿色的叶绿酸酮钠盐、棕色的焦糖。矿物色素主要有氧化铁(棕红色)。天然色素多供内服制剂选用。2)合成色素我国批准的内服的有苋菜红、柠檬黄、胭脂红等;外用的有伊红、品红、美蓝等。7.乳化剂8.润湿剂9.助悬剂10
本文标题:药剂学知识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1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