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单元概览内容社会主义的兴起现代中国的政治理论实践成功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民主政治的奠基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民主法制、祖国统一等方面取得巨大的成绩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初步建立了根本的政治体制、统一战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政治上,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党内正常的组织生活无法开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祖国统一方面,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回归主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以“一国两制”为核心的国家统一政策,在民主政治、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程标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背景:解放战争的胜利;筹建新中国。2.形成标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全体会议的召开(1)时间地点:(2)会议内容:①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长④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会议作用:1949年9月北平初步建立政治协商制度,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1949年—1954年)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1954年以后)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组成爱国统一战线。23、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过程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66-1976年,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党派名称成立全称简称时间地点中国致公党致公党1925.10旧金山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1930.8上海中国民主同盟民盟1941.10重庆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1945.12重庆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1945.12上海九三学社九三1946.5重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1947.11香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1948.1香港各民主党派成立的情况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确立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时间、地点:内容意义:A《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1.背景2.创立3.地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性质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原则:人民民主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原则:社会主义[史论要点]比较《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背景新中国即将成立时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时制定主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性质与根本政治制度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历史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目的2法律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的五个省级自治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2013·北京高考)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抓关键:“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等信息说明该时期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责,故①②正确。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而领导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排除③④。答案A(2016·广东广州荔湾、海珠二模·40)(13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请回答:(1)材料中的关于选举法的修订,体现了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法治发展过程中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9分)【解析】(1)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法治发展过程中的三部主要法律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根据所学知识,第一部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点是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第二部是,《共同纲领》,它是临时宪法,主张多党合作;第三部是1954年宪法,特点主要是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答案】法律: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共同纲领》;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分)特点或原则: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法治精神、主权在民(写出两点即可)②《共同纲领》:议行合一、多党合作、外交自主(写出两点即可)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原则(每点2分,共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4分)【解析】(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国法制的完善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西方法治思想的引入、国民素质的提高等等,回答四点即可。社会条件:①经济发展;②社会进步;③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④国民素质提高;⑤民主意识增强;⑥学习西方(西方法治思想的引入)等。(答其中两点得4分)参考:1、其成就有三: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2013·上海单科·29)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这是因为()①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②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时代③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3.(2007·山东文综·14)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014·广东汕尾高三调研·38)(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1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图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示意图(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与图1所示制度有何本质区别?(6分)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易错知识点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规定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是1954年宪法,而不是《共同纲领》。(有问题)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4.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该制度的重要机构,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5.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民族的自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第一: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中:公有制;西:私有制。第二:两者的行政权力主体不同中:劳动人民;西:资产阶级。第三:两者的活动原则不同中:民主集中;西:分权制衡。
本文标题: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2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