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您的孩子,我的宝贝!—大二班欢迎您的到来!本次家长会的主要内容:一、班级情况介绍二、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有何区别!三、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该准备些什么?四、本园为幼儿幼小衔接阶段所做的准备。五、本园后期将为幼儿幼小衔接安排的活动课程六、希望家长为幼儿幼小衔接所做的准备。七、其他一、班级情况介绍:本班共有幼儿31人,16名男生,15名女生。经过一学期,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班上共有三位教师刘老师主要负责数学、科学、音乐、美术、舞蹈马老师主要负责语言、社会、健康、体育、手工袁老师主要负责幼儿的生活起居以及饮食卫生等二、什么是幼小衔接:字面意义来理解就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核心是这年龄段幼儿的怎样有效的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有何不同:(幼儿园以自我需要为主,而小学以自我管理为主)1、关系人的转换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老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老师,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2、学习方式的转换幼儿园是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小学则是正规科目学习方式,孩子大多通过例题来学习知识,知识的迁移能力需要很强,孩子也必须适应集体学习的新形式。3、行为规范的转换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需要,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到了小学老师较重视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好就会成为挨骂的理由。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4、社交关系的转换孩子与幼儿园的伙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幼儿园教师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而小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如:小学的上课时间已增加到40分钟,课间活动10分钟,因此,与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和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孩子得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可,产生新的归属感。5、家长的期望水平过高家长和老师都对小学生寄予很高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习减少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尤其是家长,希望每次考试要得100分,要当班干部等。6、学习环境的转换幼儿园的自由、活泼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严谨的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学习障碍。以上这些诸多因素的转换使30%小学生有不适应现象,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三、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该准备些什么?1.心理准备2.学习能力准备3.自理能力准备4.交往能力准备1.心理准备:•(1)减少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学会独立•(2)提前了解和熟悉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3)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任务意识。2.学习能力准备:•(1)注意力•(2)记忆•(3)观察力•(4)思维能力•(5)前阅读、前书写、初步计算的能力3.自理能力准备•(1)自己穿衣、吃饭、睡觉•(2)管理好自己的物品•(3)有事大胆说•(4)懂得讲卫生•(5)注意保护自己•(6)有时间观念,做事不拖拉4.交往能力准备:•(1)主动与不认识的小朋友打招呼•(2)同伙伴一起玩耍时能谦让•(3)学会一些解决纠纷的方法,如:轮流、猜拳等•(4)学会夸奖别人、会对人说“对不起”四、本园针对幼儿所需为幼儿幼小衔接阶段所做的准备。对于一个幼儿的培养主要在于与智力因素:在课堂上知识的习得非智力因素:社会适应能力、学习适应能力、身体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1、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2、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3、独立性和生活自立性4、人际交往能力5、培养初步入学意识学习适应能力:•1.基本的学习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2.良好的学习习惯:1、前阅读(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2、前书写(认识书写方位、正确握笔姿势、学习用符号记录与表达、了解笔顺、练习书写文字、数字)3、数学A、数概念与运算B、空间、几何(空间方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认识时间)身体适应能力:1、20米往返跑(听口令、正确的跑步姿势)2、立定跳远(能够双脚跳80-100厘米)3、仰卧起坐10个(最好在家里一对一练习)4、跳绳(连续跳50-60个)5、拍球(连续拍20-30个)五、本园后期将为幼儿幼小衔接安排的活动课程1.在家长园地中进行幼小衔接指导2.参观小学3.进行学习和技能的竞赛4.模拟入学面试5.照毕业相和毕业典礼六、希望家长为幼儿幼小衔接所做的准备1、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规定孩子应在9:00——9:30之间睡觉;早上,家长要按时把孩子叫醒。起床后应要求孩子迅速穿好衣服,洗脸、刷牙、梳头等等,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孩子做事不拖拉、不磨蹭的好习惯。还要教育孩子保持仪表整洁,爱护玩具用品,学会整理书包,等入小学后就容易养成这种爱护书籍、文具,保持作业清洁的好习惯了,那时候当你们在带孩子时就会觉得很轻松了。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经常有意识地同孩子交谈,多给孩子讲讲故事,陪孩子一起画画、听音乐、看图书、多带孩子到外面去散步、参观、游览,重点要指导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姓名,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等等,(这些是大班每个孩子都要求做到的),从中就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以及注意听、仔细看、认真思考、积极发问、做事认真、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两种家长)其实我们平时一直都在努力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如值日生、小班长、小组长等。等孩子上小学以后,就要独立记住许多东西,特别是今天的任务是什么?明天有没有一些老师交代的东西要带的呢等等?要想让孩子记住老师交待的一些事,就得提前训练他们,其实在幼儿园我们就已经在无形中训练培养他们了,比如交代孩子回去跟爸爸妈妈说明今天老师交代的一些事情,要带的东西等等,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要包办代替,但是可以适当提醒,让他记住老师交待的任务是自已的事,应该自已完成,常常忘记老师要求做的事情,这一点,如果一直带到小学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现在在幼儿园可能只是忘记了老师说的要带来的什么东西,到小学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多了,那么孩子就常常会因为贪玩不做作业。因此,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这样他在听老师讲话和做事方面就会认真一些。七、其他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做好家园沟通工作,综合家庭与幼儿园综合因素对实施教育的影响,下面简单提一下需要家长配合得方面:1.希望家长在家的教育要与老师们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不应该做。2.孩子都已进入大班,生活自理方面的是希望家长们不要包办,这样会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3、现在幼儿已经处于大班下学期,马上就要升入小学,班级的学习内容很多,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请你坚持每天送孩子来园,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来园,请您及时跟班级老师请假,我们好清楚你的孩子是什么原因没有来园。4、如果你的电话号码有变动也请及时告诉我们,以免有急事时联系不上。5、请家长理性的思考和处理幼儿之间的出现小摩擦现象。6、当班里要求孩子从家里带一些材料的时候,请家长给予支持和协助,这是为了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而必须的资源。7、孩子带来的物品、书籍、毛巾,请家长一定要写好名字,以免弄错。为安全起见,请不要让孩子携带贵重物品、危险物品入园。早上出门时请检查孩子的书包、口袋,如发现有危险物品(如小刀、铁钉、小颗粒物、钉锥、弹子、碎玻璃等危险品)应立即取出,并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牙签、打火机)8、尽量由父母本人或爷爷奶奶接送幼儿,若换人来接,请提前告知老师,将被委托者之姓名、性别、年龄、特征、衣着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告诉老师。9、请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若选择具有教育性或益智性的节目时,请在一旁解说,引发幼儿以启发其心智。
本文标题:幼小衔接家长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2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