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六讲----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前言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学过程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让他们丰富活泼的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对我们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评价一、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二、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第六讲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一、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一)对人性的认识——人类有一种对亲密、真实的人际关系渴求,这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需要有一种和睦的气氛,有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二)对经验的重视——把教学过程的性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与生长。——把教学的重心定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三)对知情关系的理解——“完整的人”的基本特征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和心理力量融为一体。——教学是学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体验过程,教学过程是人际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教学应在人际关系的框架中进行。二、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一)非指导性教学的含义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而是着重于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以真实的情感对待学生,对学生无条件的关注,并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产生移情,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的自我指向性学习。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以学生为中心,2、创设接受的气氛,3、情感,移情,4、学生的自我指向性学习。(二)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1、教学目标: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发展创造力为核心——以形成独立的个性为归宿——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是批判的学习者,能评价他人所作贡献的人;——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能灵活、理智的适应新问题情境的人;——能成为各种活动中有效合作的人;——不是为他人所赞许,而是按照他们的目标工作的人;2、教学过程:强调非指导性——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起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融洽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通常包括一下五个阶段:——确定帮助的情景。教师要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或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探索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澄清和评估学生的问题或感受。——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讨论问题,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计划和抉择。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明确这些决定。——整合。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解后,形成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给予支持。3、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真诚: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接受:无条件的积极关心——理解:移情理解学生(1)真诚——所谓真诚,就是教师要与学生坦诚相见,既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消除防御心理。(2)接受所谓接受,有时也称信任,要求教师能够完全接受学生碰到某一问题时表露出来的畏惧和犹豫,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人,尊重学生的价值,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3)理解——所谓理解,罗杰斯常用“移情性的理解”一词,指教师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4、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安全感5、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教学气氛;——提供学习资源;——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三)非指导性教学的特点1、强调良好的心理气氛之重要性——学习气氛是关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学生在学习中才会保持其高度的创造性、自主性、独立性,才会以一种自我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环境里,在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的环境里,学生就可以消除这些外部威胁,同时也不会出现因恐惧引起的心理崩溃,从而使自己取得进展。2、促使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3、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发号施令的上司,而是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和合作者,学生情感的反应者。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三、对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评价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是从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意义学习的角度提出的,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是对传统理性教学的反叛。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它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一)优点1、把教学看成是培养“完整的人”的活动,引起教学目的的转变;2、以情感领域为突破口,对传统的理性教育提出挑战。3、主张“以人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地方;4、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其在主动的参与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5、强调师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主张努力形成一种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二)缺点1、表述的教学目标的关键概念,如个人潜力、人性向善、自我实现等缺乏严格的科学实证,往往具有较大的经验性、随意性和盲目性。2、思想来源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模拟,但教学与治疗,学生与患者,教师与治疗者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性,能否简单地加以类比或推理。3、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浪费时间、教师教学的难度过大、教材难以有效掌握的缺点。结语非指导性教学上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或方法。在具体的条件下,它可以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它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的理念与追求,是一种超越必然走向自由的教学境界。思考题;1、简述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2、结合罗杰斯关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条件,谈谈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3、述评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本文标题:第六讲----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6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