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6年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1
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A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B水龙头坏了,立即修理C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D旧莫初级中学校2016年秋季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全卷共三个大题,含30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共45分。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把答案写在下列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空气C.氯酸钾D.稀有气体3.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用湿抹布扑盖C.用嘴吹灭D.用水冲灭4.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A.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C.倾倒液体时,可以快速往试管里倒D.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5.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试管内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没有进行预热就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A.①③⑤B.②④C.②③⑤D.③④6.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A.测密度B.用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9.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各种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氯化氢、氮气C.甲烷、二氧化碳、氢气D.二氧化硫、氮气、氧气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HB.OC.SiD.Al11.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FeC.N2D.CO12.今年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我市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是()1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学校:旧莫初级中学校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答∞∞∞∞题∞∞∞∞不∞∞∞∞要∞∞∞∞超∞∞∞∞过∞∞∞∞密∞∞∞∞封∞∞∞∞线∞∞∞∞∞∞∞∞∞∞九年级化学上(期中)﹡第1页共6页九年级化学上(期中)﹡第2页共6页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出现浑浊1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B.钠属于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D.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16.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17.关于五氧化二磷(P2O5)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五氧化二磷是混合物B.五氧化二磷是由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五氧化二磷是由2个磷元素和5个氧元素构成D.五氧化二磷是由磷、氧两种元素组成的18.从如图所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9.下列对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硫磺D.红磷燃烧结束后,要等装置冷却至室温才能打开止水夹20.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A.B.C.D.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6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35分。)21.(7分)(1)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氧元素______;2个氢原子______;n个钠离子______;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O2-___________________;2H+_______;H2_________________。22.(6分)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2)实验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______mL,固体只需______________;(3)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器的______,(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______;(5)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______.23.(4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答∞∞∞∞题∞∞∞∞不∞∞∞∞要∞∞∞∞超∞∞∞∞过∞∞∞∞密∞∞∞∞封∞∞∞∞线∞∞∞∞∞∞∞∞∞∞九年级化学上(期中)﹡第3页共6页九年级化学上(期中)﹡第4页共6页24.(6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另一元素是____(填元素符号)(2)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个电子形成____离子(填离子符号)。(3)对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规律,如第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请再总结出其它规律,并写出其中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6分).右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试回答问题:C试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__,D试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__,电源的正极在____端(“A”或“B”),电解水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反应。26.(6分)如图3-8所示。(1)该图进行的是____操作。(2)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滤纸的边缘要低于______,漏斗内液面要低于______。(3)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去水中______杂质。(4)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4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27.(1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若用C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作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中装置_____(填字母)。28.(2分)一位同学在新年晚会上给来宾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所示:取4根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上,将它们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穿在“树枝”上,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浓氨水后,罩上大烧杯。(1)该节目可观察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____色,犹如盛开的桃花。(2)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3分)市场上销售的碳酸饮料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0.(5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假设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提出假设]我猜想此液体是_______。[设计实验]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实验现象]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后;检验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气体是_____。[实验结论]二氧化锰在此实验中起______作用,该无色溶液是______。原假设成立。学校:旧莫初级中学校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答∞∞∞∞题∞∞∞∞不∞∞∞∞要∞∞∞∞超∞∞∞∞过∞∞∞∞密∞∞∞∞封∞∞∞∞线∞∞∞∞∞∞∞∞∞∞九年级化学上(期中)﹡第5页共6页九年级化学上(期中)﹡第6页共6页
本文标题:2016年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9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