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砖混结构模板施工技术交底
1/16砖混结构模板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名称城厢镇联兴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单位成都市融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四川同创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成都建工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交底部位各组团模板工程交底日期交底人签字接受人签字交底内容:一、构造柱及止水带做法大样:一字墙构造柱做法丁字墙构造柱做法2/16十字墙构造柱做法L墙构造柱做法端部墙构造柱做法13/16端部墙构造柱做法2止水带做法二、现浇板支撑体系要求:立杆纵向间距la(mm)1000立杆横向间距lb(mm)900水平拉杆步距h(mm)1800小梁间距l(mm)300小梁最大悬挑长度l1(mm)150主梁最大悬挑长度l2(mm)100支撑简图如下:4/16现浇板模板平面图现浇板模板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5/16现浇板模板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三、现浇板施工工艺流程:【板模板】搭支架→测水平→摆主梁→调整楼板模标高及起拱→铺模板→清理、刷油→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四、施工方法1、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2、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搭设本方案提及的架子开始至砼施工完毕具备要求的强度前,该施工层下2层支顶不允许拆除。3、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4、一般规定:(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3)、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4)、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5)、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7)、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8)、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9)、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示意图如下:6/16(10)、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11)、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12)、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3×3.6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13)、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5、立柱及其他杆件(1)、立柱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7/16(2)、搭接要求: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6、水平杆(1)、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2)、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3)、当层高小于8m时,水平拉杆如下图示意:立杆水平杆对接扣件500h/3lalah/3h500ala/3lalahhAA500lbA-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立杆ala/38/167、剪刀撑8、周边拉结(1)、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2)、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9/16(3)、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9、梁模安装按设计间距要求整齐铺好50mm×100mm×2000mm方木,随即铺设梁底模,铺设时应先与柱头对接好并钉牢,并用50mm×100mm枋木条作立档及立档支撑,用约30mm宽,18mm厚模板做压脚压紧侧模底部(或者使用铁制侧模卡勾步步紧代替侧模压脚)。之后吊直侧模,根据梁截面积不同,在梁高的中间加φ14穿墙螺杆。另外,当梁跨度大于4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应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为了保证梁不出现下沉变形等质量事故,在大梁底模中间加一排到两排立杆与高支模排架相连接。10、柱模安装(1)、柱模安装工艺流程:弹线找平定位组装柱模涂刷脱模剂安装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轴线、垂直度固定柱模预检封堵清扫口;(2)、先弹出柱的轴线及四周边线;(3)、根据测量标高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调整柱底标高,并作为定位的基准,支侧模时应与其靠紧;(4)、通排柱(或多根柱)模板安装时,应先将柱脚互相搭牢固定,再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柱模除各柱单独固定外还应加设剪刀撑彼此拉牢,以免浇灌混凝土时偏斜;(5)、柱脚应预留清扫口,柱子较高时应预留浇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脚2米;(6)、柱模应根据柱断面尺寸和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加设柱箍及对拉螺栓;(7)、柱模板的安装必须待钢筋检查无问题并办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封模,封模前必须将模内垃圾清理干净,施工时要留出梁口位置(或砼只浇到梁底),紧固夹具间距不大于500,柱模安装时在下部留设清除口,待模板内垃圾清除干净后再封模。五、操作要求1、准备工作(1)、模板拼装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1)、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2)、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3)、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4)、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5)、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2、模板支设(1)、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1)、地面以下支模应先检查土壁的稳定情况,当有裂纹及塌方迹象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下人作业。当深度超过2m时,操作人员应扶梯上下;2)、距基槽(坑)上口边缘1m内不得堆放模板。向基槽(坑)内运料应使用起重机、溜槽或绳索;运下的模板严禁立放在基槽(坑)土壁上;3)、斜支撑与侧模的夹角不应小于45°,支在土壁上的斜支撑应加设垫板,底部的对角楔木应与斜支撑连牢。高大长脖基础若采用分层支模时,其上下模板应经就位校正并支撑稳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模板的安装;4)、在有斜支撑的位置,应在两侧模间采用水平撑连成整体。(2)、楼梯模板1)、梯模施工前,根据实际斜度放样,先安平台梁及基础模板,然后安梯外帮侧板。外帮板先在其内侧弹楼梯底板厚度线,划出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在现场装钉侧板,梯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楼地面面层的粉刷厚度;2)、楼梯模板支撑用钢管架支设牢固;10/163)、模板搭设后应组织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单,内容要数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验收记录存档工作。(3)、梁、板模板1)、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提供施工面;2)、所有跨度≥4m的梁必须起拱0.2%,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3)、所有≥2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4)、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5)、梁高≥300的梁侧模板底部的压条不得使用九合板,用方木固定钢管顶、夹牢;梁高<300的梁如用模板压条,则其抗剪强度必须能满足,浇砼时不能挤崩掉。3、模板支架搭设的构造要求(1)、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2)、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5)、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6)、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4、浇捣混凝土管理(1)、隐蔽工程,模板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方出商品砼采购单,采购单详细填写工程地址,施工部位,强度等级,需求方量,添加剂,坍落度,浇筑时间等相关信息,正式施工前24小时电话再次确认砼站材料储备,供应能力等相关信息。确保砼浇筑正常进行。(2)、根据实验室砼配合比,派相关人员在搅拌站进行监督和检测。(3)、开盘前检查砼配合比报告,实测砼坍落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按相关要求进行抽查。(4)、砼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符合方案要求,浇筑过程中坚决避免堆载过大现象。(5)、墙、柱和梁板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5、模板拆除(1)、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2)、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3)、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11/162)、底模拆除梁长8m,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m,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3)、板底模≤2m,混凝土强度达到50%;2米、≤8m,混凝土强度达到75%;8m,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4)、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5)、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6)、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
本文标题:砖混结构模板施工技术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0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