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20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
试卷第1页,总19页2020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𝐶𝐻3𝐶𝑂𝑂𝑂𝐻)、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𝐶𝐻3𝐶𝐻2𝑂𝐻能与水互溶B.𝑁𝑎𝐶𝑙𝑂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答案】D【考点】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解析】𝐴.𝐶𝐻3𝐶𝐻2𝑂𝐻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并且都是极性分子;𝐵.𝑁𝑎𝐶𝑙𝑂具有强氧化性;𝐶.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为𝐶𝐻3𝐶𝑂𝑂𝑂𝐻;𝐷.氯仿的化学名称是三氯甲烷。【解答】𝐴.𝐶𝐻3𝐶𝐻2𝑂𝐻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并且都是极性分子,所以𝐶𝐻3𝐶𝐻2𝑂𝐻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故𝐴正确;𝐵.𝑁𝑎𝐶𝑙𝑂具有强氧化性,通过氧化能灭活病毒,故𝐵正确;𝐶.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为𝐶𝐻3𝐶𝑂𝑂𝑂𝐻,相对分子质量为12×2+4+16×3=76,故𝐶正确;𝐷.氯仿的化学名称是三氯甲烷,不是四氯化碳,故𝐷错误;2.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𝐶14𝐻14𝑂4B.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D.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答案】B【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析】𝐴、分子中14个碳原子,不饱和度为8;𝐵、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直接相连碳上有氢原子;试卷第2页,总19页𝐶、分子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𝐷、与−𝑂𝐻相连的𝐶的邻位𝐶上有一种𝐻可发生消去反应;【解答】𝐴、分子的不饱和度为8,则氢原子个数为:14×2+2−8×2=14,四个氧原子,所以分子式为:𝐶14𝐻14𝑂4,故𝐴正确;𝐵、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直接相连碳上有氢原子,所以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故𝐵错误;𝐶、分子中含有能发生水解酯基,则紫花前胡醇能水解,故𝐶正确;𝐷、与−𝑂𝐻相连的𝐶的邻位𝐶上有一种𝐻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故𝐷正确;3.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方法𝐴.𝑂2(𝐻2)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𝐵.𝐶𝑙2(𝐻𝐶𝑙)通过饱和的食盐水𝐶.𝑁2(𝑂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𝐷.𝑁𝑂(𝑁𝑂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A.𝐴B.𝐵C.𝐶D.𝐷【答案】A【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解析】除杂的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少要提纯的物质,操作简单,绿色环保。𝐴.𝑂2具有还原性,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硫酸;𝐵.饱和食盐水可以减少氯气的溶解量;𝐶.𝑁2(𝑂2)利用化学性质的差异,铜与氧气反应,;𝐷.2𝑁𝑂2+2𝑁𝑎𝑂𝐻=𝑁𝑎𝑁𝑂2+𝑁𝑎𝑁𝑂3+𝐻2𝑂,𝑁𝑂为不成盐氧化物,【解答】𝐴.𝑂2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硫酸,故𝐴错误;𝐵.𝐶𝑙2(𝐻𝐶𝑙)利用溶解性的差异,除去𝐻𝐶𝑙,故𝐵正确;𝐶.𝑁2(𝑂2)利用化学性质的差异,铜与氧气反应,不与氮气反应,达到除杂目的,故𝐶正确;𝐷.𝑁𝑂2可以与𝑁𝑎𝑂𝐻发生反应:2𝑁𝑂2+2𝑁𝑎𝑂𝐻=𝑁𝑎𝑁𝑂2+𝑁𝑎𝑁𝑂3+𝐻2𝑂,𝑁𝑂与𝑁𝑎𝑂𝐻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尽管𝑁𝑂可以与𝑁𝑂2一同跟𝑁𝑎𝑂𝐻发生反应:𝑁𝑂+𝑁𝑂2+2𝑁𝑎𝑂𝐻=2𝑁𝑎𝑁𝑂2+𝐻2𝑂,但由于杂质的含量一般较少,所以也不会对𝑁𝑂的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𝐷正确;4.铑的配合物离子[𝑅ℎ(𝐶𝑂)2𝐼2]−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试卷第3页,总19页A.𝐶𝐻3𝐶𝑂𝐼是反应中间体B.甲醇羰基化反应为𝐶𝐻3𝑂𝐻+𝐶𝑂=𝐶𝐻3𝐶𝑂2𝐻C.反应过程中𝑅ℎ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D.存在反应𝐶𝐻3𝑂𝐻+𝐻𝐼=𝐶𝐻3𝐼+𝐻2𝑂【答案】C【考点】氧化还原反应配合物的成键情况【解析】𝐴、由图可知,铑的配合物离子(𝑅ℎ(𝐶𝑂)3𝐼3𝐶𝐻3]−生成𝐶𝐻3𝐶𝑂𝐼,𝐶𝐻3𝐶𝑂𝐼继续与𝐻2𝑂反应生成𝐻𝐼和𝐶𝐻3𝐶𝑂2𝐻;𝐵、由图可知发生的反应依次为:①𝐶𝐻3𝑂𝐻+𝐻𝐼=𝐶𝐻3𝐼+𝐻2𝑂,②+𝐶𝐻3𝐼=,③=,④+𝐶𝑂=,⑤=𝐶𝐻3𝐶𝑂𝐼+,⑥𝐶𝐻3𝐶𝑂𝐼+𝐻2𝑂=𝐻𝐼+𝐶𝐻3𝐶𝑂2𝐻,6个反应依次发生;𝐶、由图可以看出𝑅ℎ的成键数目由4−6−5−6−4变化;𝐷、由𝐵分析及图中箭头方向判断出此步反应。【解答】𝐴、由图可知,铑的配合物离子(𝑅ℎ(𝐶𝑂)3𝐼3𝐶𝐻3]−生成𝐶𝐻3𝐶𝑂𝐼,𝐶𝐻3𝐶𝑂𝐼继续与𝐻2𝑂反应生成𝐻𝐼和𝐶𝐻3𝐶𝑂2𝐻,所以𝐶𝐻3𝐶𝑂𝐼是反应中间体,故𝐴正确;试卷第4页,总19页𝐵、由图可知发生的反应依次为:①𝐶𝐻3𝑂𝐻+𝐻𝐼=𝐶𝐻3𝐼+𝐻2𝑂,②+𝐶𝐻3𝐼=,③=,④+𝐶𝑂=,⑤=𝐶𝐻3𝐶𝑂𝐼+,⑥𝐶𝐻3𝐶𝑂𝐼+𝐻2𝑂=𝐻𝐼+𝐶𝐻3𝐶𝑂2𝐻,6个反应依次发生,6个反应方程式相加和,消去中间产物得出总反应:𝐶𝐻3𝑂𝐻+𝐶𝑂=𝐶𝐻3𝐶𝑂2𝐻,故𝐵正确;𝐶、由图可以看出𝑅ℎ的成键数目由4变为6再变为5再变为6再变为4,依次循环,故𝐶错误;𝐷、由𝐵分析,按照箭头方向可知:𝐶𝐻3𝑂𝐻和𝐻𝐼反应生成𝐶𝐻3𝐼和𝐻2𝑂,反应方程式为:即𝐶𝐻3𝑂𝐻+𝐻𝐼=𝐶𝐻3𝐼+𝐻2𝑂,故𝐷正确;5.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𝛼粒子(即氦核24𝐻𝑒)轰击金属原子𝑍𝑊𝑋,得到核素𝑍+230𝑌,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𝑍𝑊𝑋+24𝐻𝑒→𝑍+230𝑌+01𝑛其中元素𝑋、𝑌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𝑍𝑊𝑋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B.𝑋、𝑌均可形成三氯化物C.𝑋的原子半径小于𝑌的D.𝑌仅有一种含氧酸【答案】B【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解析】由𝑍𝑊𝑋+24𝐻𝑒→𝑍+230𝑌+01𝑛及质量守恒可知,𝑊=30+1−4=27,𝑋、𝑌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𝑋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22=3,金属原子𝑍𝑊𝑋的质量数为27、且位于Ⅲ𝐴族,𝑍=13符合题意,则𝑋为𝐴𝑙;𝑌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3=5,质子数为13+2=15,𝑌为𝑃,以此来解答。【解答】由上述分析可知𝑋为𝐴𝑙、𝑌为𝑃,𝐴.𝑊为27,𝑋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故𝐴错误;𝐵.𝑋、𝑌可形成三氯化物分别为𝐴𝑙𝐶𝑙3、𝑃𝐶𝑙3,故𝐵正确;𝐶.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𝑋的原子半径大于𝑌的半径,故𝐶错误;𝐷.𝑌的含氧酸有磷酸、偏磷酸等,故𝐷错误;6.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𝑍𝑛−𝐶𝑂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𝐶𝑂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卷第5页,总19页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𝑍𝑛−2𝑒−+40𝐻−=𝑍𝑛(𝑂𝐻)42−B.放电时,1𝑚𝑜𝑙 𝐶𝑂2转化为𝐻𝐶𝑂𝑂𝐻,转移的电子数为2𝑚𝑜𝑙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𝑍𝑛(𝑂𝐻)42−=2𝑍𝑛+𝑂2↑+40𝐻−+2𝐻2𝑂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𝑂𝐻−浓度升高【答案】D【考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解析】电极为金属锌放电时,由图示知负极反应为𝑍𝑛−2𝑒−+40𝐻−=𝑍𝑛(𝑂𝐻)42−,温室气体𝐶𝑂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为还原反应,充电时阳极生成氧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锌,据此答题。【解答】𝐴.放电时,金属锌做负极生成𝑍𝑛(𝑂𝐻)42−,负极反应为𝑍𝑛−2𝑒−+40𝐻−=𝑍𝑛(𝑂𝐻)42−,故𝐴正确;𝐵.放电时,𝐶𝑂2中碳的化合价为+4价,𝐻𝐶𝑂𝑂𝐻中碳的化合价+2,1𝑚𝑜𝑙 𝐶𝑂2转化为𝐻𝐶𝑂𝑂𝐻,降低2价,转移的电子数为2𝑚𝑜𝑙,故𝐵正确;𝐶.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2𝐻2𝑂−4𝑒−=4𝐻++𝑂2↑,阴极反应:𝑍𝑛(𝑂𝐻)42+2𝑒−−=𝑍𝑛+40𝐻−,电池总反应为2𝑍𝑛(𝑂𝐻)42−=2𝑍𝑛+𝑂2↑+40𝐻−+2𝐻2𝑂,故𝐶正确;𝐷.充电时,阳极(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2𝐻2𝑂−4𝑒−=4𝐻++𝑂2↑,溶液中𝐻+浓度增大,溶液中𝑐(𝐻+)⋅𝑐(𝑂𝐻−)=𝐾𝑊,温度不变时,𝐾𝑊不变,因此溶液中𝑂𝐻−浓度降低,故𝐷错误;7.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𝑚𝑜𝑙⋅𝐿−1的𝑁𝑎𝑂𝐻溶液滴定20.00𝑚𝐿未知浓度的二元酸𝐻2𝐴溶液。溶液中,𝑝𝐻、分布系数𝛿随滴加𝑁𝑎𝑂𝐻溶液体积𝑉𝑁𝑎𝑂𝐻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𝐴2−的分布系数:𝛿(𝐴2−)=𝑐(𝐴2−)𝑐(𝐻2𝐴)+𝑐(𝐻𝐴−)+𝑐(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试卷第6页,总19页A.曲线①代表𝛿(𝐻2𝐴),曲线②代表𝛿(𝐻𝐴−)B.𝐻2𝐴溶液的浓度为0.2000𝑚𝑜𝑙⋅𝐿−1C.𝐻𝐴−的电离常数𝐾𝑎=1.0×10−2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𝑐(𝑁𝑎+)2𝑐(𝐴2−)+𝑐(𝐻𝐴−)【答案】C【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解析】𝐴、曲线①一直在减小,曲线②在一直增加,且两者相加等于1;𝐵、溶液的𝑝𝐻发生突变时,滴有酚酞的溶液发生颜色变化,到达滴定终点,即𝑁𝑎𝑂𝐻和𝐻2𝐴恰好完全反应;𝐶、𝐻𝐴−的电离常数𝐾𝑎=𝑐(𝐻+)𝑐(𝐴2−)𝑐(𝐻𝐴−);𝐷、滴定终点时𝛿(𝐻𝐴−)=0,溶液中的电荷守恒:𝑐(𝐻+)+𝑐(𝑁𝑎+)=2𝑐(𝐴2−)+𝑐(𝑂𝐻−)。【解答】𝐴、在未加𝑁𝑎𝑂𝐻溶液时,曲线①的分布系数与曲线②的分布系数之和等于1,且𝛿曲线①一直在减小,曲线②在一直增加;说明𝐻2𝐴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存在电离平衡,即𝐻2𝐴=𝐻𝐴−+𝐻+,𝐻𝐴−⇌𝐴2−+𝐻+,曲线①代表𝛿(𝐻𝐴−);当加入用0.1000𝑚𝑜𝑙⋅𝐿−1的𝑁𝑎𝑂𝐻溶液40.00𝑚𝐿滴定后,发生𝑁𝑎𝐻𝐴+𝑁𝑎𝑂𝐻=𝑁𝑎2𝐴+𝐻2𝑂,𝐻𝐴−的分布系数减小,𝐴2−的分布系数在增大,且曲线②在一直在增加,在滴定终点后与③重合,所以曲线②代表𝛿(𝐴2−),故𝐴错误;𝐵、当加入40.00𝑚𝐿𝑁𝑎𝑂𝐻溶液时,溶液的𝑝𝐻发生突变,到达滴定终点,说明𝑁𝑎𝑂𝐻和𝐻2𝐴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反应2𝑁𝑎𝑂𝐻+𝐻2𝐴=𝑁𝑎2𝐴+2𝐻2𝑂,𝑛(𝑁𝑎𝑂𝐻)=2𝑛(𝐻2𝐴),𝑐(𝐻2𝐴)=0.1000𝑚𝑜𝑙/𝐿×40𝑚𝐿2×20.00𝑚𝐿=0.1000𝑚𝑜𝑙/𝐿,故𝐵错误;𝐶、由于𝐻2𝐴第一步完全电离,则𝐻𝐴−的起始浓
本文标题:2020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1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