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9-2020年人教版本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的江堤B.江边的树C.树上的飞花D.诗人的小船2.下列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打一个哈欠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D.学生用笔直径约4cm4.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5.分别用分度值为1m、1dm、1cm、1mm四种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作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最多的是()A.用米尺测量的结果B.用分米尺测量的结果C.用厘米尺测量的结果D.用毫米尺测量的结果6.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7.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8.体育课上测量初中学生的跳远成绩,下列尺子比较合适的是()A.分度值为毫米的直尺B.分度值为厘米,长1.5m的软尺C.分度值为厘米,长10m的卷尺D.分度值为分米,长20m的卷尺9.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C.乙最快,甲最慢D.三人一样快10.下列数据中和你现在所做试卷的宽度最接近的是()A.15厘米B.27厘米C.40厘米D.60厘米1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36cm=36÷100m=0.36mB.4.5km=4.5km×1000m=4500mC.64dm=64×m=6.4mD.456mm=456×=0.456m1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5s~7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共3小题)13.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E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E点是作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m/s.14.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15.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____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____的.三、实验题(共3小题)16.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17.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18.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量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2.用刻度尺测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d=1/10L.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19.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20.小明在国庆假期期间随父母乘火车从昆明到丽江游玩.他在网上搜到的昆明至丽江一系列车次,最终决定乘坐的K9682次列车,该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问:(1)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有多少km?(2)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共需多少h?(3)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1.2013年4月20日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五、作图题(共3小题)22.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2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24.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象.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乘坐的小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出现“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2.【答案】D【解析】A,人眼睛迅速一眨,需要的时间很短,大约在0.12~0.2s之间;不会接近1s;故A错误;B,人打一个哈欠的时间在5s左右,远远大约1s;故B错误;C,人的正常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6~20次,即呼吸一次的时间为3s多一点;故C错误;D,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正确.3.【答案】A【解析】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与80cm接近,故A正确;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达不到50cm,故B错误;学校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远远大于20cm,故C错误;学生用笔的直径接近1cm,达不到4cm,故D错误.4.【答案】C【解析】小明先看到火车的车头,后看到火车车尾,以汽车为参照物火车是向前运动.汽车有三种情况:如果汽车静止,火车是向前运动的.如果汽车向前行驶,火车也向前运动,火车的运动速度比汽车大.如果汽车是向后倒车,火车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倒车但是比汽车的倒车速度小.因此不可能是C.5.【答案】D【解析】同样以米为单位记录数据:分度值为1m,保留1位小数;分度值为1dm,保留2位小数;分度值为1cm,保留3位小数;分度值为1mm,保留4位小数.6.【答案】D【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应当包含速度的大小(数值方面)和方向两个方面,其中renhe一个方面发生变化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B选项只考虑了速度的大小忽略了速度的方向;A、C选项,物体在每一个1秒内速度大小也可能发生改变,利用公式求出速度也只是1秒内的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要求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所以D选项正确.7.【答案】C【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所以A、B、D错误.8.【答案】C【解析】体育课上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成绩一般在十米内,最小刻度值达到1cm就比较适当.9.【答案】D【解析】甲的速度:v甲===4.17m/s;乙的速度:v乙===4.17m/s;丙的速度:v丙==4.17m/s.通过比较可知三者的速度相等.10.【答案】B【解析】物理试卷的宽度为27cm符合实际;15cm宽的物理试卷不符合实际,而40cm、60cm宽的试卷与物理试卷的实际宽度不相符.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单位换算的基础知识12.【答案】A【解析】根据路程-时间坐标图像可知,在0~2s时间段,小车前进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成正比,即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5s时间段,小车的路程没有发生改变,说明小车处于静止状态;5~7s时间段,小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比0~2时间段增大.所以,C、D选项错误.0~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0.4m/s,选项A正确;0~7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m/s,所以B选项不正确.13.【答案】变速0.1m/s【解析】(1)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小球运动的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的变速直线运动;(2)有图像可得,从A到E的路程为s=8.00cm=0.08m,时间t=0.8s,所以从A到E的平均速度v===0.1m/s14.【答案】3.64~3.65【解析】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长度为3.64~3.65cm15.【答案】静止;甲板.【解析】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与飞机的座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行员是静止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与甲板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飞行员是运动的.16.【答案】(1)运动(2)0.08m/s(3)慢【解析】(1)以气泡为参照物,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2)由题意知,路程S为0.56米,时间t为7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v===0.08m/s(3)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17.【答案】(1)运动(2)0.08m/s(3)慢【解析】(1)以气泡为参照物,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2)由题意知,路程S为0.56米,时间t为7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v===0.08m/s(3)要测量运动
本文标题:2019-2020年人教版本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1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