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比特币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货币的影响
比特币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货币的影响最近比特币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枚虚拟货币的汇率在3年间翻了25000倍。连央行行长也表示“感兴趣但不承认”,抛开投机与商业欺诈,比特币究竟拥有怎样的价值?北京时间的下午五点多,比特币网络成交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19万比特币被抛向了市场。比特币如此大热,引起了不少投资人的兴趣。先来看一下比特币的发展及其本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当时有人用中本聪的化名在隐秘的密码学评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讨陈述,描述了比特币的模式。2009年比特币诞生。当初发行之时各国政府和组织普遍持质疑态度,在2010年左右比特币才初步稳定。首先比特币的本质就是一堆复杂算法所产生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组所能得到的无限个解中的一组,而每一个特解都能解开方程并且是唯一的。以人民币来比喻的话,比特币就好像钞票上的一组序列号,拥有了唯一的序列号就相当于拥有了这张人民币【=lIV6f0iRHagvLQDplEKSSPhI1AiXzpMAsPvLO5kWFNUJTT15eJu9poTcpUnvRRwluSAiqFCQfThCVqcc-vDKChhmr3SyUw23mCqynYL9GE7】,只不过钞票的数量是有限的。至于比特币的开采,其过程就是通过庞大的计算来不断的求其特解。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任何的统一发行单位,而是由网络节点产生,不管身处何时何地的任何人任何企业都可以进行比特币的挖掘,并且在比特币的交流过程中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比特币同其他虚拟货币不同之处在于其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总量目前被限制在2100万的上限。比特币是一个在线的网络,它离开网络没有任何的可用之处。比特币网络是一种分布式存储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并不存在于某个中心服务器里面而是面向用户公开的。比特币的存在,引发了很多经济学家对其发展前景和未来的思考。对比两种货币,传统货币有央行超发,则会导致资产缩水,但是其安全性却可以得到保障。传统货币具有纸币,硬币,信用卡等多种形式,拥有数千年的交易历史,传统外汇波动并不显著,而比特币上限是确定的,而且外汇波动比较小。但是其安全性比较差,难以得到保障。而由于传统货币交易是受政府和银行限制的,或者说交易过程是可逆的,因而比如银行每天利用可逆性来阻止诈骗活动,但是对于比特币来讲因为不具有可逆性,所以其交易安全性令人们比较担忧。在比特币如此受欢迎的情况下,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货币开始对传统货币产生影响。如果比特币照此势头发展下去,将来必定会和传统货币发生正面冲突。专家表示,比特币和传统货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没有一个中央发行机构,它完全去中心化,所有一切都基于参与者,它的设计初衷就是对抗现有货币体系。比特币采用基于加密的生成算法,一方面取代了央行,另一方面解决了信任问题。但比特币并不是货币,他只有货币的部分功能,由于比特币只能在网上交易,在部分网站充当支付手段,所以比特币虽然对传统货币造成了冲击,但是目前甚至更久的一段时间里是无法取代传统货币的地位的。但是,飞速发展的比特币体系的前景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就这么下定论,他在网络中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其作为虚拟货币的未来。比特币(Bitcoin)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货币的影响比特币最近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其被一部分人看做可以颠覆现有金融货币系统的革命性创造。他们认为比特币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未来货币,代表了未来的金融。那么比特币是什么?2008年爆发了全球经济危机,这时一个名为“中本聪”的人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比特币的概念。2009年,比特币诞生了。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把比特币类比为Q币或是各种网络游戏里的虚拟货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贸易已然非常繁荣,于是就为网络上的虚拟货币能发展到线下成为现实的一般等价物创造了条件。为什么比特币能够获得这么大的关注,获得这么多人的认可呢?这是由它的特性决定的。众所周知,黄金在货币系统中作为硬通货出现。我们在理解比特币的特性时可以类比黄金的某些特点。(1)在中本聪的设计里面,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代码。它是一堆复杂算法所生成的特解,人们通过解出算法的解来获得比特币。这与黄金的“开采”相似。(2)比特币不由一个特定的货币机构发行,这意味着去中心化,确保了没有政府或者机构能人为的操纵币值。(3)比特币依靠算法挖出,总数非常有限,具有非常强的稀缺性。前四年内只有不到1050万个比特币被挖出,之后总数将被永远限制在2100万个。以上三点皆与黄金非常类似。而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比特币自然也有黄金所不能比拟的优点。这就在于比特币的交易形式。比特币的交易方式是分布式的,不需要一个统一的清算中心,用户只需要连接上网络然后使用比特币软件就能完成交易。所有交易的公开记录会持续更新,并通过密码学设计来保障交易安全,极其的方便、快捷和安全。以上这一系列比特币的“优秀”特性,使得它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2013年六月,比特币被德国财政部认定为“记账单位”。意味着比特币在德国已被认定为合法货币。10月29日,世界首台比特币自动提款机在温哥华启用。但与此同时,有关比特币的非议也是越来越大。各国央行纷纷表示不承认比特币为真正的货币,并提醒各自国民关于使用比特币而产生的潜在风险。这更加剧了比特币币值的大幅波动。而下面是我的观点。比特币对现行传统货币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理念具有深刻的意义,甚至可以像蝴蝶的翅膀一样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现在的比特币仍然是非常不成熟的,其本身要对现行货币系统造成革命性的影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认为是难上加难。从技术上,作为货币,交易、储藏的安全是最基本的。这要求了比特币在交易和储藏中在各种病毒及黑客的攻击下仍要有令人信服的安全性。从法律监管上,比特币问世未久,有效监管必不可少,任重道远。从当今的政治格局上,如若比特币真能在世界货币体系格局上占有稳定的一席之地,势必冲击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统治地位。这大大威胁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根基,肯定会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即使抛除前三点不谈,而比特币作为一种货币,其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才是比特币的本源生命所在。那么比特币在这一点上又如何呢?我们知道,比特币的崛起有两大“卖点”。一是货币的“非国家化”。比特币没有特定的发行方,这避免了人为操纵币值。事实上,2008年金融危机来,通货膨胀问题引发的人们对央行货币的不信任,就是比特币应远而生的原因之一。二是货币的极度稀缺性。这一点更确保了比特币的价值牢不可破。但一个硬币总有两面,彼最强之处亦为其命门所在。货币“非国家化”,意味着其发行的门槛大大降低,易于复制。如果我在网上设计一种算法,挖出来的叫陆融币。邓岳的算法出来的叫邓岳币。当市场上充斥着这各种各样的“类比特币”的时候,真的比特币还会值钱么?比特币要想避免这种恶性的通货膨胀,只能证明它比其他的币种更为坚挺、更为优秀。但没有发行方的比特币,没有任何价值担保,就像无本之木,并不能证明这一点。而在中国,能在这种货币竞争中站立到最后的大概只有淘宝币,因为其背后有淘宝这个庞然大物。比特币的极度稀缺性在我看来更是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矫枉过正。比特币各种类似黄金的特性似乎是想让人类经济重回金本位的时代。但在人类的生产力不断发展,产能不断提高,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势头面前,这种“复古”行为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会引发严重的通缩。任何具有通缩性质的商品(货币本身也是商品)都会都会导致囤积。这会导致的货币市场流通量越囤越小,货币的价值越来越贵,即所谓螺旋形通缩,一种恶性循环。也许比特币能够通过不断切分币值以适应整个市场的变化,但任何调整都是有黏性的,这种完美的市场根本就不存在。那么在现有的比特币框架内通缩便不可避免了。货币通缩会大大损害货币的流通职能。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评价的那样:“至少目前来说,买入比特币还是一笔好的投资,但这并不说明这次实验成功了。我们建立一个货币制度并不是使得那些持有货币的人变得富有,而是让交易变得更方便,让整个经济体获益。而这些比特币都没能带给我们。”毕竟没有了产品交换,我们还要货币做什么?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在货币的两项最为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上比特币明显都是有硬伤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比特币非常不成熟的原因。所以我认为,在现阶段下比特币对于传统货币仍然难言影响。但是,比特币首先是互联网发达的产物,虚拟货币发展到能对现实货币造成冲击这一现象本身就是革命性的,体现了时代的发展。比特币就像一粒种子,种子本身就是无价的,但是谁也不知道这粒种子要将我们带向何方。比特币(Bitcoin)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货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及信息化是飞速发展,人类则已跨入了日新月异的时代,电子商务也成了不再陌生的代名词。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交易也逐渐的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逐渐被现代人所接受。各大电商纷纷拥有了自己的交易平台,中国几大银行也赶上了这股新风,交易方式也从原有的现金交易到现在的各种网络货币交易,这种超现实存在的货币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或抑或褒,各执己见。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比特币,更是超出了原有交易功能的存在,成了不少人投机的目标,而这种并不正常的投机现象,成为了当下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对于其带来的对传统货币的影响的讨论,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中。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对比特币这一事物进行一个了解性概述。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代码,网络虚拟货币的一种,跟腾讯公司的Q币类似,你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武器、装备等等,只要有人接受,你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然而,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在前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之内,故在中国形成了挖“矿”这一词来代替获得比特币的行为,其形象可见一斑。如若比特币仅仅作为虚拟货币,那么本次文章就没有意义了。比特币有3大特点:去中心化,总量固定,私密性强,即比特币没有发行机构,数量固定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且能够保证交易数据难以查询。就是因为比特币独有的特点,使其不仅成为了地下世界的最爱,同时也成为了投机者眼中的香饽饽。尽管投机者并不是都了解比特币是什么,但跟风现象十分严重,就连在西电,我所认识的同学里,也有不少是其中一员,尽管数量不多,但据说收入可观。据美国《福布斯》12月23日报道,数月来,比特币交易价格飙升。今年以来,比特币的价格从20美元一路暴涨至220美元,目前稳定在77美元上下。比特币的持有者更是大放厥词,谣言其将成为世界货币,将与黄金抗衡。这种不受央行或者政府监管的这种数字货币的快速崛起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围绕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货币的辩论也一直在进行。面对这种疯狂的经济炒作,经济学家直觉不可思议,但同时也预言,比特币这一现状,将会成为经济时代的又一泡沫。同时,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发布要求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通知》明确了比特币的性质,认为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上周,央行约谈第三方支付机构后,第三方支付机构清理平台中比特币因素。这一举措充分表明,比特币的发展已经开始影响到传统货币,以至于当局不得不以较为强制的手段来遏制这种炒作之风。就比特币对于传统货币的影响,我有如下几点看法:1、比特币会影响传统货币的正常流通。由上述可知,比特币数量有限,那么,想要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势必要用传统货币去购买。然而,比特币是没有固定发行商的,那么,比特币对各国货币的汇率则没有一定的依照标准,投机者们通过买入再以其他国货币卖出,这势必会造成国际间汇率的变动,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货币流通秩序,将直接影响了国与国之间的来往贸易,甚至会撼动其经济体系。2、比特币会冲击传统货币的法定地位。在《人民币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一切公私债务都必须用人民币来支付。比特币的出现,恰恰是对这条例的冲击。比特币不仅仅只限于网络上的交易,更是涉及到了现实社会,光明正大的以流通货
本文标题:比特币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货币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2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