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优秀教案大赛——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一、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主要以构建主义基本理念为依托,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孩子们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二、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百度视频】、拍掌游戏导出分数的产生。8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第三个问题学生没有拍掌,提问:“同学们为什么不拍掌?”得出“不是一个整数”。由此引出:“生活中不光是分东西时得不到一个整数,在测量或计算时往往也不能正好得到一个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板书:分数)二、探究新知1、认识单位“1”(1)过渡语:“看得出来,同学们对分数有了一些认识,再来看看这几个图用分数怎样表示?”【百度视频】老师: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41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学生甲:我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41。学生乙: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两个面包是这个整体的41。(2)概括总结。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41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把香蕉、8个面包平均分。老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3)举例。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2.概括分数意义。2、(1)概括意义。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学生试说,教师板书。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强调必须是平均分。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2).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3……分子─……分数线5……分母学生: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3.学习分数单位。(1)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它们都有计数单位,分数有没有计数单位呢?”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分数单位的定义,并能举出例子。(2)说一说课本62页做一做各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3)让学生观察分数单位,从中发现“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4、以闯关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1、3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它的分数单位是()。2、7个110是(),511里面有()个111,5个15是(),2里面有()个18。3、小华10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7天看这本书的()()。5、总结1、想一想,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2、如果把这堂课上学习的知识看做单位“1”,请你估一估,你学到了这些知识的几分之几?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一份)一些物体分数单位三、教学反思一般传统的分数意义教学,都是按照书本顺序,根据一幅幅图示或简单的操作认识一些分数,在此基础上归纳意义。这样的组织教学,是浅薄苍白的,不具有活力的。没能为学生积累足够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非常困难。所以,有必要改变教科书的这种传统的呈现方式,使得它能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我开放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一道接着一道现成的、呆板的例题不见了,而是提供给学生真实具体而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在活动中做数学;教师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记忆定义的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在本例中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充分交流,了解分数的表现方法,建立起生动活泼的表象,并理解了分数在生活中更为厚实宽广的内涵。例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一份;也可以是把橡皮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还可以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有4个圆片;更可以把6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有二个蛋糕……或者可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三分之一,还可以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四分之一,二份是四分之二等等。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无穷的,生动具体、富有生命力的。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省潍坊市学校:青州市谭坊镇肖家小学姓名:周司波职称:一级教师电话:13173111719电子信箱:zhousb1964@126.com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肖家小学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执教五级数学学科,从教30年,曾获青州市教学能手、青州市骨干教师、青州市优质课一等奖、青州市优秀教师、青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辅导学生参赛多次获山东省优秀辅导奖,撰写的金点子2次获青州市奖励;撰写的多篇教学设计和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工作中,“百度”成为了我学习,教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帮手,也使我的学生拥有与同龄孩子一样的教育教学资源!
本文标题:优秀教案大赛——分数的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2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