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完成版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内外局势制药工程(1)班第N小组2014-06-07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指什么时候?1949-1956今天,我们将为各位讲述这段时间的历史。开国大典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但是那时候的人们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建国初期局势国内---军事---经济国外---美军敌视扼杀政策建国初期,国共内战刚刚结束,人们面对着满目疮痍的大地。军事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的100余万军队,200余万政治土匪以及60多万特务分子还有待肃清国民党反动势力国民党反动势力国民党反动势力军事反动会道门和传统黑势力还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匪患严重反动势力内战结束后,国民党军队残余势力狼狈逃至台湾及东南、中南沿海岛屿。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并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在美国侵略者的庇护下,利用台湾、岱山、定海的空军基地,不断对上海及江浙地区的重要城市及交通枢纽施行偷袭轰炸,妄图封锁长江附近的海上交通,破坏新中国经济建设和渡海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美帝国主义派出电子侦察机,为国民党军提供我方情况,为其撑腰打气。仅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在短短的5个月里,国民党空军飞机轰炸、袭扰上海就达20多次,投弹360多枚,毁坏房屋2300余间,炸死炸伤2300余人。1950年1月7日至2月6日,敌机连续4次集中对上海的电力公司和城市重要设施进行残暴的狂轰滥炸,其中尤以2月6日的轰炸最为猖狂。被轰炸的上海轰炸上海的B-29型飞机1951年,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在党内查处了如刘青山、张子善一类的腐败人物以及资产阶级中危害国家的不法资本家,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中不法分子的腐蚀,在工商业中进行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建国后建国后1950年——1951年,基本上歼灭国民党残存部队和武装土匪,解放除台湾岛和少数岛屿外中国全部领土。1950年——1951年,在全国范围内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上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1950——1953年,组织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经济即一天的粮食为274g结果就是经济物价飞涨在国民党政府滞留大陆的最后一段日子里,由于维持大量军费开支,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弥补的唯一办法,就是滥发纸币。其结果是,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法币崩溃前夕的1元钞票,就其购买力而论,只相当于抗战前的0.0000002元。通货膨胀但是!!!措施美军敌视扼杀政策军事上敌对威胁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支持国民政府反对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动朝鲜战争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武装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漫画---两大阵营政治上对决朝鲜战争一触即发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政府的基础上实现平等独立外交,改变了中国半殖民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保障了新中国的革命成果,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不至于处于孤立局面面对如此局势,我们的办法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经过发展毛泽东访问苏联建国第一年,我国就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外交成果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故,即使有美国这个大BOSS,我们也胜利了!至1956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路途艰难但是国民披荆斩棘突破重重难关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最后祝愿大家也能如此乘风破浪演讲结束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完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4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