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新学校新班级第1课时了解我的新学校第2课时结交新朋友第3课时上、下课新起点新开端第4课时快静齐站好队第5课时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第6课时端正读书写字姿势新要求能做到第7课时我最讲礼貌第8课时我是劳动小能手第9课时收发作业新能力早体验第10课时自理能力培养第11学时感恩父母第12课时安全第一金习惯乐成长第13课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14课时做文明有礼济源人第15课时好习惯伴我成长课程纲要一、课程开发背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也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足见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养成了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经典润泽生命,习惯成就未来”,也就是力求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去为学生的一生作好铺垫。那么,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习惯”。为此编制《一年级新生入校》校本课程,这对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将产生积极影响。二、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小学生懂得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掌握文明礼仪、公共秩序以及有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卫生习惯。三、具体目标结合学校《习惯培养标准》(即学习习惯——“听、说、读、写、思”,行为习惯——“坐、立、行、谈、尊”,卫生习惯——“吃、穿、玩、洁、劳”,分年级、年段提出不同的内容及要求)进行实实在在的深入细致的教育。四、课时设置及授课对象课时设置:每学年课时量15课时。集中在开学前2-3内完成行为习惯的初步教育。授课对象:低、中、高段学生。五、教学材料与课程内容根据多年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集全体班主任老师之智,搜集各类资料,通过改编、创编教材,作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载体。课时内容包括如下:新学校第1课时了解我的新学校新班级第2课时结交新朋友第3课时上、下课新起点新开端第4课时快静齐站好队第5课时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第6课时端正读书写字姿势新要求能做到第7课时我最讲礼貌第8课时我是劳动小能手第9课时收发作业新能力早体验第10课时自理能力培养第11学时感恩父母第12课时安全第一金习惯乐成长第13课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14课时做文明有礼济源人第15课时好习惯伴我成长五、课程实施建议1.突出课程的生活性要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要紧扣儿童行为习惯培养要求,以正确的行为习惯观念引导儿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活动。2.突出课程的全面性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要让儿童感兴趣,并涉及到学习、生活、游戏各个方面,涵盖儿童的全部生活时空。要从学校扩展到家庭,从课堂扩展到社会,在学校、社会、家庭的配合和联结中交互构建,弹性延展。3.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习惯实践活动为课程呈现形态,实践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重视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4.突出课程的活动性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养性,在活动中修身,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习惯。这不仅符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学校的“活动育人”特色。一年级新生入学习惯教育课程第1课时了解我的新学校教学目标:1.走进新学校,了解新学校的名字、各用室及厕所的位置。2.学会简单的小口令,实现较为高效的课堂教学。3.了解自己的班级,能正确介绍校名、班名。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程1.教师活动老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出示带拼音的“小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跟老师读“我是小学生了”。当小学生高兴么?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经长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时自豪的。学习儿歌:我是小学生,上课小手放的好,小脚并并拢,身子坐得正。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专心听,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学生。2.学生活动认真倾听。要求:坐端正,抱臂正,眼睛看老师,不做小动作,用心记,嘴巴不说话。二、认识校名、班级1.教师活动A、老师: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美丽的学校学习和生活。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名谁知道?B、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校名。(潘村小学),教师按拼音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请学生跟老师念,请个别同学念。C、谁知道我们学校在什么路上?我们学校周围有什么工厂、商店、机关、公园?D、教师边画边讲年纪与班级。(提醒看门上班级牌)E、说一说:我是()小学()年纪()班的小学生XXX。看着黑板连起来大声、清楚地说一遍?(先请预先准备好的学生讲)F、认识男女厕所,不随地大小便。G、上下楼梯靠右走,上厕所从墙壁左侧进右侧出,不相互追赶H、下课先上厕所,再玩2.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学生跟读。3.学习小口令老师教小口令,学生做动作。聚焦——迅速。倾听——认真大眼睛——看黑板嘴巴——闭上第2课时结交新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班上同学的个数。能和同桌互相了解。2.认识小组内的所有同学,并尽可能多的认识新同学。3.同自己性格相近、兴趣相近的同学交朋友。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这个班有()个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认识一下。2.学生活动互相认识小朋友填写交友卡。二、自我介绍1.教师活动A、示范引路,要求介绍时做到:大声讲,站端正,说清楚。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教师评议)老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老师,家在南潘居居委会,老师爱好唱歌,下面给大家演唱一首《×××》。老师性格外向,也喜欢和我一样喜爱表现的小朋友,希望同学们都能有好的表现。请同学们像老师介绍自己一样,介绍一下自己。B、介绍爱好。小朋友都有许多爱好,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还有的爱下棋。谁能把自己的爱好大声的向大家介绍一下?C、连起来作介绍。现在请小朋友吧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自己喜欢什么连起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讲的时候人要站正,声音要响亮,说话要清楚,用普通话讲。(请预先准备好的同学先讲,教师评议)“开火车”介绍,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好。(对讲得好的学生,教师在黑板上画“五角星”)D、说说当小学生的愿望。先请事先有准备的小朋友讲,然后各自讲,再指名讲。教师要热情鼓励,肯定、赞许学生的愿望。2.学生活动学生自我介绍。同桌互相交流。认真倾听,比比看谁认识的同学多。三、结交朋友1.教师活动A、刚才大家都向小朋友介绍了自己,你们想不想拥有更多的朋友呢?B、那么除了像刚才那样介绍自己,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别人更喜欢我们,更愿意和我们交朋友呢?(引导使用礼貌用语,教育孩子懂得谦让,互相帮忙,团结友爱)C、学生讨论,指名回答。D、情景示范。E、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游戏《谁的朋友多》游戏的规则是:在2分钟的时间里,比比看谁结交的朋友最多,谁对自己的新朋友最了解。介绍的语言形式是:你好,我叫|()我喜欢()很高兴和你做朋友。F、交流游戏后的感受。G、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而且我们又结交了那么多小朋友,老师也了解到大家有很多愿望,希望大家互相帮助,都要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老师看谁行动快。学习儿歌:叮铃铃,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做好。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多动脑。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学习好。2.学生活动学生交流,指名回答。指名示范。开始游戏。交流游戏后的感受。四、拓展延伸1.教师活动在开学的头几天里,教师可以每天点一下名,让学生起立应答“到”,以帮助学生互相认识。第3课时上、下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2.使学生明确上课的纪律、规范,课间休息的规范等一系列学校与班级的规定,养成良好的习惯。3.使学生明确上厕所、上下楼梯的要求,确保学生的安全。教学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程序一、做好课前准备1.教师活动A、课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B、师总结:安静地从书包内拿出下节课需要用到的课本、练习本和其他学习用具。并将它们整齐的摆放在自己的课桌角上,做好课前准备。C、知道学生反复练习并提醒学生要安静,注意摆放位置和速度。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归纳出应该做些什么。学生练习摆放的位置和速度。二、上课的要求1.教师活动A、教师提出具体要求:铃声响起要快进教室静息等待老师上课。师生问好:上课班长喊“起立”师:同学们好(老师环顾学生,稳定学生情绪,鞠躬问好)生:老师好(精神饱满,目视老师)班长喊“坐下”迟到要叫“报告”,得到老师允许才可以进教室。B、学生进行训练。C、也可引导学生背《课堂常规儿歌》,一遍背,一遍做。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答问题声音响,别人讲认真听,争做守纪律的好学生。2.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训练。学生背儿歌。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边做边背的训练。三、下课的要求1.教师活动A、教师提出具体要求:等老师宣布下课才可以下课。师生再见:师: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把上节课的学习用品整理起来,准备好下节课的用品,离开座位时要注意把凳子放在桌子下面。B、也可引导学生背《课间常规儿歌》,一边背,一边做。下课常规:下课铃声响,心里不要慌;起立站端正,师生说“再见”;赶快做准备,书本摆放好;轻轻卡凳子,捡捡脏纸屑;洗手上厕所,再与伙伴玩;小声说说话,轻轻散散步;保护好眼睛,看看花草树;音乐铃声响,赶快进课堂;静息等老师,准备把课上。2.学生活动师生训练下课的具体要求。学生背诵《课间常规儿歌》四、下课时的安全1.教师活动A、教师提问:“怎样才能保证下课时的安全?”下课时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B、师做总结:不奔跑不打闹、不做危险举动。可以散步、聊天、休息、写作业、讨论问题、看书等。可指导学生背儿歌《做游戏》做游戏,要注意,安全第一要牢记。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秩序争第一。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讨论。下课时学生可自由选择进行活动。五、上下楼梯的要求1.教师活动A、师提问:怎样上、下楼梯最安全?B、教师提出具体要求:a、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注意保持安静。b、高年级同学要礼让低年级同学先行。c、上下楼梯绝对禁止追赶打闹。C、师提问:如果不按规定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举出实例引起孩子重视。2.学生活动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举例说明其危险性。六、拓展延伸在今后的几节训练中,老师要提醒学生进行反复巩固练习。第4课时快静齐站好队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站队时的纪律、规范2.加强学生队列的要求,做到快、静、齐。教学课时:建议一年级两课时(下学期训练可以一课时)教学程序:一、讲解放学时站队的要求1.教师活动A、教师问:“放学站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B、总结出具体的步骤:a、安静、迅速的整理好自己的书包,轻轻地将凳子防盗自己的课桌下面,然后有序的背好书包到走廊上排队。b、站队时要按照自己回家的方向站到自己应该站的位置,记清楚自己的前后同学。c、待体育委员整好队伍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门,强调路队纪律。C、不打闹,不下队买东西,到指定位置散队,中途不得下队。D、一年级要着重训练如何整齐的走路队。(一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在参观校园时着重练整齐的走路队。)E、教师教路队歌。路队:(快、静、齐)站路队,快静齐,走起路来真神气,挺胸抬头甩开臂,整整齐齐回家去。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说出自己回家的方向。对照自己,找出不足。以路队歌作指导,在训练中加以强化。二、讲解集会间操时站队的要求1.教师活动A、由学生先说出自己的做法。a、安静、迅速的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整理完毕后轻轻地将凳子放到自己的课桌下面,然后有序的到走廊上排队。b、待体育委员整好队伍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操场指定位置集合。B、找出升旗队的要求与放学时站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站队的要求一样。不同点:队的排数不同。(一年级为训练重点,老师带领学生到指定位置。)2.学生活动学生谈自己的做法。学生总结。学生讨论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本文标题:一年级入学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4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