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迹材料精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迹材料精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迹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本市启动公共卫生一级响应。x村积极响应浦江镇党委政府关于防控防疫的工作要求,落实各项防控工作,x村工作人员严阵以待,众志成城,共同抗议。隔离不隔情,x第一户居家隔离的监护人——x村平安志愿者王志兴事迹王志兴是x十组的平安志愿者,也是x村的老党员。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天值守警务室,保卫着x村的平安。年前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年三十那天一早,村委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工作,要对外来人员的留沪和返乡情况进行排摸了解。王志兴主动承担起了这项任务,与两位外口协管员一起挨家挨户进行统计。当时防护手段还不完备,大家对疫情的了解也不全面,“这个工作派给我了,那我就要快点去做,没时间想那么多。”一个口罩,一本册子,一支笔,王志兴和同事们奔走在x村的各个村民小组。一整个春节,都没有休息过,哪里需要人,他就赶往哪里。24日凌晨,有一对夫妻从x自驾回到x,村委一接到消息,就派工作人员上门询问情况,让他们签下了健康情况承诺书,并居家隔离14天。如何保障他们接下来的居家生活?谁来做他们的监护人?王志兴又一次主动站了出来。“我每天都在入户,我不怕,这户人家我来负责。”戴上口罩、手套,穿上防护服,王志兴一天两次上门为他们测量体温,记录信息,上报村委。“害怕其实是有一点的,毕竟是村里的头一户,也没有经验。”王志兴一边洗手消毒,一边说:“但被隔离的人肯定更怕,那我就得给他们信心。党员嘛,就是要冲在第一线。我走的时候,他们还跟我说要注意安全呢。”这关心的话语,让防控一线的王志兴深受感动,他也以实际行动温暖了群众的心。隔离不隔情,一起渡难关!面对疫情,村委当然要挡在群众前头,充分发扬先锋意识,勇于担当,为x村民的安全贡献全部的力量。在后续的防控工作中,王志兴依然每天坚守岗位,为村民们跑前忙后,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迹材料二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这每一个人的心。疫情来临时,鸠江区汤沟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离开家人,积极响应动员,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他们坚韧不拔,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第一线;他们勇敢坚定,在村民群众都闭门不敢外出时,他们始终在村落间“逆行”,宣传引导,摸底排查;他们既是一名中共党员,又是一名村居干部,他们在大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展现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风采。疫情就是命令,再危险我们都得上大年初一,春节假期的第二天,大家都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但网络上关于疫情的消息也一直被村居干部关注着,他们某经亲身经历过类似的疫情,面对春节期间大量的返乡人员,加上村里办喜事的、聚会的多,都心里捏着一把汗,随着疫情严峻的消息不断传出,不少村居干部便开始在镇政府的工作微信群中主动询问,是否有防疫工作安排,形势不容乐观。当日下午,镇党委政府开会传达部署防疫工作,要求各村居立即进入战时状态,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刚结束,现在正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时候,面对疫情,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算什么共产党员,怎么对得起群众的信任。”会议结束后,个别村居书记给自己打气,得到在场人员的一致“点赞”。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14村居于大年初二上午,全部组织召开了“两委”会议,把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布置到位,明确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具体措施。全镇各村居干部,立即从春节假期的氛围中抽出身来,迅速调整思想状态,全部到岗到位,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某某某某指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来了,我们不上谁上。”在三元村“两委”干部会议上,村党总支书记姚清海面对个别人员的担忧,严正表态。防控就是责任,当最接地气的“逆行者”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自把各自的网格管好、管严、管紧,各自把各自网格内的人员排查清楚,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最后到我这汇总签字上报。”某村党总支书记汪贻平明确“两委”干部网格责任,把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细化压实。某村充分利用“向心聚力、三网共治”载体,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一两名“两委”干部包保,同时发挥党群议事点作用,发挥党员、村民代表作用,把疫情防控的各项任务都交给网格,像一颗颗旗子下在网格点上,时时掌握网格动态信息。全镇14村居依托“三网共治”113个网格,明确村居网格员属地责任,汤沟镇xx返乡人员信息排查人员准确、上报及时、信息全面,与村居干部落实好网格责任是分不开的。“到村入户务必做好自我防护,你们不是只为自己负责,也是为了大家负责,这个时候,不能逞强。”每次下网格,到村入户排查摸底,陪同医务人员跟踪检查在家自我隔离的xx返乡人员前,早映村党总支书记汪贻武都会多唠叨几句,生怕大家放松了自我防护。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太多“逆行者”,村居干部算是其中最接地气的,他们面对的是春节前广大在外务工返乡人员,这个春节农村很宁静,但情况也很复杂,形势似乎比村干部们认识到的更为严峻,他们丝毫不能懈怠。发动村民群众,我们就是“门神”村干部就是村子的守护者。“在网上看到有个比喻很形象,我们就像村民家里门上过年贴的“门神”,我们替村民群众把好这个门,把疫情关在门外。”黄某党总支书记宣义剑开玩笑说。比喻固然形象,玩笑也很轻松,但责任很是沉重。村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村干部说一百遍,似乎在他们眼里,都是多余的废话。我们当“门神”,村民就要自觉关门,我们不仅要防控疫情,还要看住村民,让疫情不在这里传播。村民群众自我防控意识至关重要,一定要发动群众,共产党人的法宝就是依靠群众,疫情防控,贵在群防群治,群众不参与,疫情难根除。村居干部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扎扎实实做好舆情引导、防疫宣传,村上大喇叭喊起来,小喇叭动起来,横幅拉起来,宣传海报贴起来,一封信发到人手一份,把手机都用起来,抖音短视频、微信发起来,能用的宣传手段一样不落。持续的宣传之下,村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纷纷响应,主动参与,采取各种方式,严防人员流动,取消各种宴会、聚会、集会,宾馆、餐馆、网吧、菜市场等全部关停,现在村干部要到所辖的自然村开展排查检测,都要提前跟村里人申请。村民群众都说,村干部是我们的“门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迹材料三xxxx年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封锁交通,拒绝往来,很多人被迫封闭在家中,度过了一个揪心的春节。就在人们选择在家避开疫情之时,有这样几位铁建人逆向而行,出现在抗击疫情第一战场……毕生难忘的春节值班大年初六,中铁十一局集团城轨公司盾构再制造基地项目的现场副经理陈江接到一个紧急电话,他所在的单位收到政府的紧急求援指令,火速支援火神山应急医院。xxx首个“小汤山模式”医院建设十万火急,急需电焊工、板房安装工、钢结构工。这个春节对于44岁的陈江注定不平凡。春节前,他所在的项目调入了三台盾构机和大量电缆设备,需要人员留守。陈江第一个报了名。没想到这次值班,让这位西北汉子莫生难忘。接到驰援电话后,陈江胸中涌着一团火,他立马通知了待命的9名电焊工,火速赶往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自从火神山医院开始建设,中铁十一局集团就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大量专业作业人员主动请缨,随时待命。杨星也是其中的一员。今年29岁的杨星是中铁十一局集团城轨公司xx八号线二期六标项目春节留守人员。“我没有成家,项目还有三个出入口的作业面,我来值班!”没想到,这次值班,让这位退伍军人又重上了战场。“前几天,我们就在物色和挑选精干的专业人员,为这一刻做好准备!”这位退伍军人难言激动之情。就这样,中铁十一局集团近百名电焊工、板房安装工、钢结构工突出重围从四面八方在两个小时内集结在火神山建设现场。那一刻,陈江深深的震撼了。几千建设者同时全力奋战,机械轰鸣,集装箱板房覆盖荒地。“说真的,我在工地干了十多年,但是这一刻,我真真有种使命感和责任感!”陈江、杨星带领班组的任务是完成医院icu病房的钢结构立柱,立柱围栏钢管、屋面钢桁梁的施工任务。现场最大的挑战就是,工期、人员、资源都异常紧张;几千人交叉作业,施工安全隐患非常大,最头疼的是还可能有感染的危险。陈江和杨星带领着班组及时统筹谋划,上下有效联动,连续作战。吃饭只能泡面解决,夜宵就是矿泉水加小面包。“虽然条件艰苦,但我感觉大家!”杨星说:“虽然是临时组的突击队,但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配合非常默契。经过两天一夜的持续抢拼,终于圆满完成施工任务。“集团调度和指挥很及时,也给我们发了充足的口罩和抗病毒药品。能参加这次建设,我觉得很自豪!”陈江说。铁道兵的字典里没有退缩“赵书记,看群信息了吗?”“什么?”“十一局有可能抽调人员支援防疫医院建设,公司唐书记正在动员和统计参战人员?”“我去!当然去!”作为一名老铁道兵,赵开清骨子里迎难而上的军人血性再次涌现上来。时值腊月二十八,项目上人员大都已陆续离岗,中铁十一局集团建安公司梧桐苑项目书记赵开清和经理黄喜胜还在项目部,忙着为年底支付劳务工人费用。在得知这个信息后,二人毫不犹豫决定一齐参与大会战,紧接着赵开清拨通了妻子的电话,电话那头在家等着老赵回家过年的妻子本能反应想要劝阻,但结婚几十年她深知老赵的脾气,只要是他拿定主意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只好含着眼泪在电话中再三嘱咐“老赵,你年龄大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和安全,平安回来啊!”消息在项目群里发布之后,“收到,随时待命参战!”项目员工火速反馈,纷纷请求“参战”,看到这一幕,二人被深深触动:“铁军没有一个退缩的,铁道兵精神已经融到所有人的血液里,大家都是好样的!”在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下,大年初六,在赵开清、黄喜胜的带领下,队伍紧急集结,火速驰援火神山。在此之前,筹备物资车辆、发放通行证明、配备安全防护物资,二人马不停蹄地做好了一系列战前准备工作,可时逢春节假期和xx封城的特殊时期,街道上的商铺大多都已关门,要买到充足的物资难上加难。不能轻易放弃是赵开清此时心中的念头,他一边继续在街上寻找,一边通过网络发布寻助信息和项目部收货地址,最终在众人努力下,各项物资按时送到了项目部。抵达施工现场,赵开清、黄喜胜和工友们的主要任务是电焊,钢构架立,钻孔。大家争分夺秒地全力投入施工建设,工作群里赵开清简短地汇报了情况之后就再也寻不到二人身影。不限于现场指挥,赵开清亲自上场带着工人们干,这位不再年轻的铁建人拼着力气和大家一起装卸材料,保障着人员的后勤,午饭夜宵都是给工人吃完他才吃,而此时饭都已经凉了。鏖战两天一夜,赵开清一刻也没有离开现场,一整没有合过眼,实在坚持不住了,寻根钢筋坐下稍作喘息又继续奋战。圆满完成任务,在安顿好工友后,战友黄喜胜拍着赵开清的肩膀:“赵书记,我请您喝一杯!”说是喝酒,其实就是简单的泡面。作为“铁二代”的黄喜胜在这次会战中同样敢打硬拼,将为企业尽职尽责的精神发挥到极致。“走!喝酒!”赵开清心想着,今晚可以好好睡一觉了。既然选择了做志愿者疫情发生后,襄阳蓝天救援队第一时间给中铁十一局集团六公司发出协调函,请求调派邹莉到一线参与救援任务。在得到公司批准后,她穿上了防护服,义无反顾地奔向xx。邹莉,是中铁十一局集团六公司总部一名员工,工作之余,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襄阳蓝天救援队救援装备管理组组长。襄阳蓝天救援队筹建于xx15年6月东方之星沉船救援现场,拥有一百余名志愿者,仅仅在xx19年,该志愿队参与救援任务就达71次。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全国民众纷纷向xx捐赠医疗用品,为保障捐赠物资收发有序,蓝天救援队在xx黄陂区天河机场旁设置救援物资枢纽中心,对捐赠物资进行分发。邹莉身为救援装备管理组组长,应急物资调配经验丰富,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黄陂区机场附近的大型仓库中转现场,每天有着数以吨计的医疗物资、营养物资、生活物资从机场运送到这里,邹莉则是要带队负责将杂乱无章的物资进行整理、分类、统计,最终分发给xx及周边的医院。在这里,每个人都需要全天候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开展作业,除了晚上睡觉,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邹莉将进行为期10天的救援物资分配作业,食宿都在现场,吃饭是后勤保障组采购的盒饭,晚上住宿
本文标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迹材料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7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