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两个班一共78人。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但也有个别孩子在新生训练时就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想回家。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且一年级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小朋友更擅长思考比较具体的问题。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对语音的记忆要优先于图像记忆,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口令倒背如流,但是真正做题时可能比较薄弱。还有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期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这说明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最重要的是新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听”的方面也相对教弱,他们可能会习惯听一半,或者别人说,我不听等情况。不得不说,必须根据学生和学习内容的改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实践主题活动。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表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二)教学难点1.按一定顺序数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并用这个知识解决之间的问题。2.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3.认识符号“=”、“”、“”,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4.联系生活加深对各形状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他们的外部特征。5.体会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前、后、上、下、左、右数学具有相对性。6.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五、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和训练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习的常规,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开始。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一年级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六、教学进度周次内容课时备注一1.始业教育2.数一数3.练习课4.比多少5.练习课5第一单元准备课二1.上下前后2.左右3.练习课4第二单元位置中秋休息一天三1.1-5的认识2.比大小3.练习三4.第几5.写课堂作业本并订正5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四1.分与合2.加法3.课堂作业本4.减法5.练习五5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五0的教学和练习六2国庆调休六1.整理复习第三单元2.认识图形3.有趣的拼搭4.整理复习5、订正作业5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七1.6、7的认识2.6、7的分与合3.6、7的加减法4.练习课5.课堂作业本5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八1.6、7的解决问题一2.6、7解决问题二3.练习课4.8、9的认识5.8、9的分与合+课堂作业本5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九1.8、9的加减法2.练习十一3.8、9解决问题4.练习十二5.10的认识5期中周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十1.10的分与合和加减法2.练习十三3.课堂作业本及订正4.连加连减5.加减混合5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十一1.连加连减、加减混和练习2.第五单元整理复习3.10以内口算练习4.10以内口算练习5.10以内口算练习5口算速度练习十二1.11-20各数的认识2.11-20各数的写法3.练习十五4.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第一课时)5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5.十几加急及相应的减法(第一课时)十三1.口算练习2.解决问题(之间有几人)3.练习十八4.第六单元整理复习5.课堂作业本及订正5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十四1.数学课乐园2.20以内不进位口算练习3.认识钟表4.练习十九5.课堂作业本及订正5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十五1.9加几(第一课时)2.9加几(第一课时)3.练习二十4.8、7、6加几5.8+9的教学5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十六1.练习二十一2.口算练习3.5、4、3、2加几4.练习二十二5解决问题15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十七1.解决问题22.练习二十三3.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练习4.20以内口算练习5.课堂作业本及订正5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十八1.总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2.总复习——20以内加减法3.课堂作业本及订正5第九单元“总复习”4.口算练习5.总复习——认识图形十九1.总复习——认识钟表2.课堂作业本及订正3.口算练习4.口算练习5..口算练习5口算练习二十期末检测
本文标题: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2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