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教书-不简单》读后感多多
《教书,不简单》读后感一------张杏花假期无意间看到一本《教书,不简单》,这本书出自曾纪洲老师的作品。而令我对它感兴趣的原因大概是:一是被这个题目吸引了——教书,不简单。对于我们年轻老师,也觉得教书的确不简单。于是趁着暑假终于将它读完了。二是看到这本书是写一位乡村教师的教育生活,一直比较喜欢看教育笔记,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切身体会。《教书,不简单》是一本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书,让人爱不释手,更让我这个青年乡村教师如获至宝。其中的故事,亲切感人,正如曾老师在书中说的:“因为真实,所以真诚!”《教书,不简单》记录了乡村教师曾纪洲的教育故事,事事平凡,却点滴动人。从一个门外汉到结缘教书,在大山深处偏僻的小坌村6年的教书生涯,他把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都给予了学生,因而最终也赢得了每一场“小斗争”,而且赢得轻松幽默,赢得智慧哲理。一、做人永远比提高成绩重要。多与学生交流,给他们学习成绩之外的肯定。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就得先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人。而“要让学生喜欢上教师,就得从课间10分钟开始”。作为教师,曾纪洲下课后并不急于离开教室,而是尽可能地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就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演,尤其要给予学生学习成绩之外的肯定。”他会和学生分享一些自己当年的糗事,给学生自信的理由;他会在学生的名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向往名字寓意的“那个自己”;他会拜学生为师学方言,帮学生树立自信的同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二、教师应该想的不是禁止,而是引导。有些教师总是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不要干这个,不能做那个。可小孩子通常都精力过剩,那该干点儿什么呢?曾纪洲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进行技巧类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找出技巧,并成为一种习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为人处事的方式。身为班主任,曾纪洲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树立了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真正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那么,加强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是一点就透的事情。三、先做好孩子,再做好学生。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他们才知道如何去做,去改变。在曾纪洲看来,榜样完全可以通过“偏心”的方式来树立。生活中的细节,哪怕是上课的眼神,“不必避讳学生说自己是个偏心的老师,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你偏心别人的理由,而这个理由绝不能仅仅是学习成绩优秀。多数学生都会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偏心”,那么便不必怀疑以“偏心”之名树立榜样的激励效果了。曾纪洲认为,孩子的问题家长最好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跟教师沟通。“家丑不可外扬”,只有保护学生的自尊,才能促进学生取得长足的进步。“先做家里的好孩子,其次才是做学校里的好学生”。在他心里,成绩不是目的,成“人”才是目标。读完这本书,窥见了曾老师的策略与艺术,在那些被总结出的方法和技巧中我看见了身为老师的不简单。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寻生活之源,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魅力和活力。《教书,不简单》读后感二读这本书脑海中经常浮现出曾教过的孩子的纯真面容。虽然没有在乡村教学的经历,但我所见过的那些孩子眼中透露出的天真、纯洁与书中所提到的那些孩子并无二致。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哪里都会得到印证。一、为师要实事求是,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博览群书的他毫不掩饰初登讲台声音的颤抖,首次公开教学双腿的哆嗦。他对待农村娃,上课从来不看课本,只要一支粉笔,便能洋洋洒洒,只要一张嘴,便能滔滔不绝。尽可能将课本上的枯燥知识,练习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变得生动形象,以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二、为师要育人为本,经常开展课外活动。他带领学生们搞形式纷繁的活动,跳绳、拔河、唱歌、文艺晚会、知识竞赛。学打乒乓球、摸鱼、上山、找野果、丢石子。与学生一起游泳、上树、荡秋千、挖红薯。春天踏青、赏花;夏天爬山、乘凉;秋天插花、收割;冬天揉雪球、打雪战……,就连聘选班干部,也从不搞“特权”、“终身制”,让每位学生都平等的参与其中。外出闲逛,俨然成了“丐帮帮主”,走到哪,学生跟到哪。每到学生生日时,曾老师总会悄悄地送上一份小礼物,一份小祝福。三、为师要德育为先,倾心转化学困生。在学生抱怨“读书太苦”时,他没有急于去说教,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循善诱,让学生明白苦尽甘来的道理。在学生聊起攀比之风时,他告诉学生,不要只看到父母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忽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遭遇的辛苦,命运的循环要靠自己去打破。当学生之间发生纠纷,甚至打架时,曾老师只是客观地分析,拿出三个方案供学生们选择;对待学生“盗窃”问题,没有直接给学生定性,而是包容学生的过错,呵护着孩子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恨铁不成钢”,一拳砸在玻璃上,宁愿伤害自己也不愿意伤着学生,触动了学生向善的转变,也维护了师道尊严。曾老师在课堂内外要求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从而与学生建立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四、为师要爱生如子,定期深入家访。他向学生请教如何对付乡村的恶狗,拜学生为师学当地的方言。他也从不向校长和家长告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呵护了他们幼小的心灵。桃李无言,因为曾老师真实与真诚,所以,才会出现学生以衣铺床的体贴、学生泪洒几里、排队截车的一幕幕动人的场面。《教书,不简单》读后感三《教书,不简单》最令人震动的是作者不断强调“对父母要孝顺”。——我们早就习惯于把父母的牺牲和关爱视为理所当然,忽略甚至无视父母望眼欲穿的期待,哪怕这期待不过是每周一个问候电话而已。毫无差错地记住学生(他人)的名字,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对于别人眼中的苦闷,既然无力改变,那就换个思路,欣然接受吧”、“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要让学生(他人)的心里装着老师(自己),老师(自己)的心里就应该先装着学生(他人)”、“很多话,虽然只是一时的气话,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如此种种,哪一条不是为人处世应该看重的?如果这些都忘了,或者装作忘了,看看《教书,不简单》吧,做一个更完善的人,归根到底总是不会吃亏的。在曾老师的班级做学生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曾老师真诚地赏识每一个孩子,“因为真实,所以真诚”他“不能改变环境,那就适应环境”,努力“做永远的乐观主义者”。曾老师以学生为本,心里装着学生,有着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经验。他碰到偏科学生曾老师不是简单批评、补课,而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再找原因,采取可行的方法,帮助学生扭转偏科局面。热爱每一位学生是曾老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动力,相信每一个学生是曾老师追求教育成功的信念,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进步是曾老师的天职。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教书,不简单》来自曾老师不简单地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方法,来自曾老师当班主任的与众不同,别人强调分数,曾老师却说“好成绩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曾老师他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和学生一道精心打造一个学生们喜爱自己班级的“家”,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自己和自己比”。无论是教育琐思还是乡趣随笔,我们都从中看到了一个乡村教师的付出与收获,看到了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学生骄傲的教师。做人比提高成绩更重要。《教书,不简单》。教书之所以不简单,是因为教书的人用了心,留了意,费了神思,使学生在喜悦、感动中向上、向善。有了这样的老师,世间还有什么事业能比教书更伟大,更不简单?《教书,不简单》读后感四作者的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仿佛就是和你坐在绿草如茵、花开四野的山坡上促膝交谈,娓娓到来,让人似乎感到一丝山风的吹拂,神清气爽,那一个个教育生活中的幽默、机智的小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羡慕不已,许多事情就发生过在我的身边,许多事情又闻所未闻,读着读着就让人心生佩服,就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教育的热爱与眷恋。我想作者不仅是记录自己的教书生涯,更多的是想通过这本书激励我们这些乡村教师吧。曾老师在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的个人心得,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一读,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刚踏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这是一本具有引导性的书。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得到了很多方法,为工作中的很多疑问找到了参考答案。我被这位值得尊敬的老师以及他的学生所引领,到达一个干净纯洁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住着每一个最初的我们,那个想要改变世界的我们。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曾老师在书中对学校教育的方式做了很多理念上的阐述与实践上具体方法的描述。有些是属于“独门秘方”,如“拳打玻璃窗”、“游泳探险”等,都是创新出奇的;其他很多理念,是大家公允的价值观。如对别人的尊重,即使是对疯子的尊重也是很重要的;鼓励一个人比惩罚一个人更能修正一个人,等等。曾老师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自尊心,不在家长面前批评学生,“报喜不报忧”,发自内心的告诉家长他的进步和闪光点。其实,孩子是聪敏的,没有一个生命会自甘落后,但也许就是某一个不恰当的表述方式摧毁了他前进的动力,于是一个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蝴蝶效应”就没有发生。最难忘,曾老师对那个大家一致认为他有小偷小摸得孩子的“庇护”与鼓励,那真的是一个太好太好的教育范本。很多的人学坏了,是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给他下了一道“诅咒”,我们也是他的悲剧的参与者,甚至把他的悲剧当喜剧去把玩。看到那个孩子后来幸福的结局,我心里暗想,曾老师,你是个好老师!从字里行间,我看到这个戴着眼镜,清瘦的,上了几次讲台都还脚抖的城市青年,如何一步步融入村小,如何一步步带动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氛围,得到好的学习成果。从最初走上讲台,到最后离开又被学生感动的留下,整本书用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讲述了曾老师在小坌教书的经历,浸透着乡村恬淡气息的文字里穿插着曾老师的“教书经”。《教书,不简单》读书笔记如果不当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就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而一旦没有机会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就不能了解学生,这样,教学工作该如何开展?因此,我宁可不当教务主任,也要当班主任。——曾纪洲《教书,不简单》倘若有人问我的学生:“曾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定会有人告诉你:“他总是在微笑。”生活永远都有美好的一面。对于别人眼中的苦闷,既然无力改变,那就换个思路,欣然接受吧。这就是我的快乐的源泉。——曾纪洲《教书,不简单》只有保持一颗童心,走进学生的内心,揣摩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与学生“换位思考”,最终才能和学生做真正的朋友。平日里,传统的师道尊严观让太多的老师“端”着,不仅累了自己,也累了学生。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和学生一块儿疯,只有真实的自己才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因为真诚源于真实。我想,真诚才是打动身边所有的人的制胜法宝,当然,也包括学生。——曾纪洲《教书,不简单》当我们教育学生要努力、要认真、要勤奋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一直在看着我们,自己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曾纪洲《教书,不简单》若让学生拥有实实在在的自信,就需要给学生自信的理由,让学生有机会去做,并在做的过程中逐步寻找、发现自己,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和学生分享一些自己当年的糗事,给他一个自信的理由,这往往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很有效的开始。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就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尤其要给予学生学习成绩之外的肯定。——曾纪洲《教书,不简单》在学生看来,老师就是有能耐!所以,我们应该拿出一些能耐,让学生对我们心服口服。——曾纪洲《教书,不简单》
本文标题:《教书-不简单》读后感多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6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