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2011年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二、活动目标1、在情感态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2、在能力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3、在知识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三、学生分析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四、具体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2011年1月爱心飞扬(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意图:据统计,有不少学生的父母一般都是外出打工挣钱,学生们缺少的是父母之爱。因此娇宠蛮横、猜疑嫉妒、我行我素,爱说谎、好胜心切、性格孤僻等等一些不良的习气在他们的心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为了让这些学生能在大家庭中快乐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特设计此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既能使单亲与留守的儿童得到关爱,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对单亲家庭、留守学生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2、通过互帮互助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家庭的温暖,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的向上精神。3、通过收集、整理资料、编排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集力。活动安排:准备阶段: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分组活动,相互交流,收集可取资料并整理。展示阶段:全班交流,成果展示,深化主题。活动展示过程:一、听音乐《爱的奉献》,谈感受。生自由说。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这首熟悉的旋律是什么?你在哪儿也听到过?生1:这是《爱的奉献》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全校师生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就播放了这首歌。生2:我在给灾区小朋友写信的时候,嘴里也哼着这旋律呢!师:你们能说出歌曲中反复回唱的一句歌词是什么吗?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二、引入主题。是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我们班里,就有很多同学们,他们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而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与亲朋好友生活在一起的,他们虽然有爸爸、妈妈,但他们远离了爸爸妈妈,他们需要我们的爱。还有的同学,他们失去了爸爸或妈妈。他们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呀!今天,我们将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心。有请小主持人,代祎泽、李永航同学。三、学生自主活动。(李):老师、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是我们“爱心飞扬”成果展示活动课,首先,我想请同学们说说有关友情的词语或名言,请举手发言。(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出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把兄弟姊妹间的思念之情写得淋漓尽致。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诗词写出了亲人间的这种感情?(李):“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们班的留守同学和单亲同学应当受到我们的关爱。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困难、疑惑。1、留守单亲家庭同学活动:①、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配乐)②、学生代表发言:2、调查组同学活动(调查情况反馈)学生代表发言:生1:对索芳的情况调查生2:对王慧的情况调查生3:对王龙的情况调查(李):听了以上同学的发言,我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感。他们的父母远离自己所疼爱的孩子,为的是子女的将来,为的是家庭的富裕……可他们曾想到,自己的子女能安心学习、能幸福的生活吗?每当看到别人的孩子有妈妈送衣、有爸爸接送,他们是多么盼望啊!爸爸、妈妈,回来吧!(代):“人人都需要关爱和帮助”。我们应从多方面来关爱父母离家的孩子。下面,请我们帮扶小组的同学们来讲讲他们将从哪些方面来帮助他们:3、帮扶组活动: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上合理利用时间、多读课外书、尊老爱幼、以及、安全卫生等各方面作一些讲解。请我们活动组的同学来汇报他们的情况。4、活动组活动:①、讲故事②、独唱③、三句半④、学生代表表决心(代):光说不见行动,我们爱心小组的同学们跃跃欲试,以他们为代表,向我们的留守学生们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们有请他们……希望在我们班能长此以往,向留守的同学献出自己的爱。5、爱心组活动:①、舞蹈②、小合唱③、爱心礼物(李):听了以上的同学们的情况汇报,我们特别激动,我们编写了一首诗,《我爱我“家”,我爱我的“家人”》献给大家。(诗朗诵)四、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活动,老师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因为我看到了同学们的爱心飞扬,更是看到了我们班的希望,希望从此以后,同学们能更好地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课后反思此次“爱心飞扬”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应该说,进行得相当顺利,活动开展的很成功。这都来源于充分的准备。此次活动花费了老师和学生们的许多课余时间,从确立主题到开展活动整整有两周的时间,特别是准备阶段:“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分组活动,相互交流,收集可取资料并整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适应当今社会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我本着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为原则,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具体地说有以下几方面做得还不错。(1)人人参与,培养能力。针对这次“爱心飞扬”的主题开展的“讨论”、“调查”、“收集”、“整理”、“设计”、“编排”、“告白”、“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密切联系学校与社会,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注重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搜集和加工信息的方法、表现和创造的方法、交流与合作的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活动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发展了学生个性,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及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课前组织搜集时,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成小组,选一个责任心强的同学作为组长,落实组员的任务。每个小组制定简单的小组计划,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办事,统筹安排,提高效率。(2)真情流露,增强凝聚力。留守、单亲学生大多缺少父母的关爱与体贴,缺少正常的引导与照顾。我想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全体学生来关爱这些孩子,孩子们在活动中相互吐露真情、懂得相互关心爱护,这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就如同一朵朵花儿正吐露出芬芳,学生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了,心理上就安定了,感觉到做什么事都有意思了,各方面积极性就自然而然提高了。从而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增强了。在这次活动课中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还不够;信息查询不够方便;学生居住较分散,结伴外出调查较困难;身在农村得不到家长的支持等等。面临种种困难,但在今后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让学生自主参与,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发现、去感悟,在获得体验的同时,获得自尊与自信,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反思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同时并与信息教师做好沟通,尽最大努力扩大学生搜集的信息途径、范围、和速度。利用我校的家长会时机与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讲清综合实践活动的益处,争取得到更多家长的支持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
本文标题:2011年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7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