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2-气压带和风带
1、对比上面两幅照片,讨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1)工厂、交通、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的人为热。(2)城市人工建筑物较多,绿地、水体等自然下垫面相应减少,地表对太阳辐射反射率高。(3)城市大气污染相对严重,产生的污染物以及粉尘可以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2、这种环流会对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哪些影响?(1)风由郊区吹向市中心,不利于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水平扩散(2)市中心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空气中有较多的粉尘以及污染物,容易产生酸雨3、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1)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2)增加水体面积(3)合理规划和布局建筑物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942年,日本搞了一次“风战”。根据日本军事气象学家荒川秀俊的建议,日本动员学生制作“气球风船”,使用定时装置携带氢气炸弹,两三天内从高空飘到美国后降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起彼伏,防不胜防。美国政府莫明其妙,为捉拿纵火“怪客”,曾派大批妇女去森林里昼夜监护。思考:日本的氢气炸弹是如何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大气环流的三个特性: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假设情境一:1、地表均匀2、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3、不考虑地转偏向力热冷(高压)(低压)这种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3、单圈环流假设情境二:1、地表均匀2、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3、考虑地转偏向力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4、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中纬西风带东北信风带极地东风带高纬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干热温湿冷干热力原因热力原因动力原因动力原因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5、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假设情境三:1、地表均匀2、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3、考虑地转偏向力23°26´N23°26´S66°34´S66°34´N0°6、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全球而言,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南北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30°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30°60°60°90°90°0°赤道低气压带假设地表均匀的情况下,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假设情境四:1、地表不均匀2、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3、考虑地转偏向力1、海陆热力差异温度气压夏季冬季陆地海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低低高高陆地海洋高压低压60°N30°N冷热冬季夏季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一月七月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60°N30°N亚欧大陆洋大西洋太平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2、北半球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夏季冬季3、全球气压分布特征纬向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30°S以南,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北半球南半球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北半球冬季冬季,东亚地区盛行来自内陆的西北风,南亚则盛行来自内陆的东北风。东亚南亚东亚季风(1月)北半球夏季夏季,东亚地区盛行来自太平洋的暖湿东南风,南亚则盛行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的西南风。东亚南亚东亚季风(7月)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的风向是:()A东北风和东南风C西北风和西南风B东北风和西南风D西北风和东南风D2.影响我国冬季季风的强弱与大小的气压中心主要是()A印度低压B夏威夷高压C阿留申低压D蒙古高压D3.东亚季风区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区,这主要是因为()A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影响B该地区冬天特别寒冷,夏天特别炎热C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D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C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风向对气候的影响低纬信风带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冷干少雨温湿多雨干热少雨1.各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气流方向对气候的影响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上升上升下沉湿热多雨干热少雨冷干少雨温湿多雨2.各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3.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⑴热带雨林气候⑵热带草原气候⑶热带季风气候⑷热带沙漠气候⑸亚热带季风气候⑹地中海气候⑺温带季风气候⑻温带大陆性气候⑼温带海洋性气候⑽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⑾苔原气候⑿冰原气候⒀高原山地气候5.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以“线”定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6、7、8月气温最高12、1、2月气温最高北半球南半球以“温”定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0℃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最冷月均温15℃最热月均温10℃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6.气候类型判读以“水”定型降水季节分配情况年雨型夏雨型少雨型冬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观察以下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特点和降水分配特点。并尝试判断所属半球(南、北半球)年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少雨型1002003004005000
本文标题:2.2-气压带和风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5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