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表明,对于象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民族国家,现代化是与农村动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将农村社会纳入到国家的体制之中实现全社会的有机整合,才能获得国家现代化的经济和政治资源。主要内容现代化与三农问题:百年难题百年难题的破解:四种视角新世纪,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相当长的系统工程一、现代化与三农问题:百年难题“tobeornottobe”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还是毁灭,衰败或是复兴,遗弃抑或重建——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决这一“哈姆雷特”式的难题。1.在以农为本的传统社会,是无所谓“三农问题”2.农业、农村和农民得以成为公共性的政治社会问题,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3.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后发现代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社会改造和发展问题。(一)“三农问题”的产生(1)现代社会是以工业化为产业基础,以城市为区域基础,以城市市民为社会主体的,这是产生“三农”问题的客观经济基础。(2)“三农”得以成为问题,还有其主观基础,这就是现代意识。(1)在典型的西方国家,大体上是先市场化再官僚化。因此,西方国家的资源集中主要是市场化方式进行的,工农和城乡差别也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整个社会有差别而无等级,“三农问题”并不突出。(2)中国“三农问题”格外突出是由中国资源配置方式及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决定的。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大大缓解了国家与农民的紧张关系,但由于历史逻辑的延伸和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进程,资源的配置方式仍然依靠公共权力,使“三农问题”格外突出。“三农问题”也因此在中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三农问题”首先是农民问题。第二,农民问题首先又是土地问题。第三,土地问题的核心是权益问题20世纪90年代,“三农问题”更是日益突出,为什么?孙中山:平均地权毛泽东:土地革命邓小平:包产到户20世纪三大伟人之伟大,都在于他们提出了解决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思路因此,中国的政治从本质上看是农民政治。正是农村和农民问题决定着中国政治的基本走向和框架。20世纪一百年的历史反复证明:谁抓住了农民,谁就抓住了中国;谁丢掉了农民,谁就会丢掉中国。二、破解百年难题:四种视角(1)制度主义(2)文化主义(3)工业主义(4)技术主义在20世纪,制度主义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主流思路。(代表人物:孙中山、毛泽东)(1)制度主义制度是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起点和归宿。假设:人的生活境况是由制度造成的,改变制度便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境遇。逻辑思路:制度是一种利益关系的确定和结构化。造成利益冲突的剥削关系是不合理的,为此需要改变制度,重新分配资源和财富;制度更替是资源和财富配置的重要方式,通过制度更替达到社会的理想目标。土地改革:一是,争取了最多的人口农民,改变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二是,把依附于土地上的地主权力收归中央,推翻了军阀的根基,改变了中国政治统治的根基。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停止制度变革的步伐,这就是组织农民。其原因有二:一是分散的农民难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工业化积累的需求,主张先集体化,后机械化;二是作为小私有者的农民必然产生社会分化,难以巩固制度革命成果。集体化包括土地集体所有和集体共同劳动。毛泽东试图通过扩大组织规模和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农村。公社制度的积极意义是国家从农村汲取资源提供了制度保障,后果则是农民牺牲太多,由此造成的制度绩效日益递减。新农村建设仍然有制度变革问题,但主要不是变革现有的家庭经营土地制度,而是附加于土地的户籍、税收等不利农村发展的制度。这是因为,仅仅围绕生产关系的变革,仅仅局限于土地资源在农村内部的配置,是无法最终走出农村困境的。新农村建设将立足于农户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基本国情,建立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现代农业制度。(2)文化主义将文化作为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起点和归宿。出发点:文化假设:历史形成不同的文明形态,正是文化而不是经济决定其差异性和特殊性,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农村和农民只有追求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才能最终摆脱其依附地位。逻辑思路: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中国的本源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应该以乡村为出发点建构理想的农民生活,走出特殊道路。(3)工业主义将产业更新作为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起点和归宿。出发点:产业假设:产业的更新为改变人的境遇提供了可能,只有通过产业革命才能解决三农问题逻辑思路:中国的问题一是人多地少,二是人为土地束缚;只能通过发展工业,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一是可以减轻农业人口压力,二是为农民的生活寻求新的出路;在中国农村本身就有农工兼顾的传统,由此传统发展草根工业,逐步走向工业化、城镇化。代表人物是费孝通。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发展有两种对立的思路:一是以城市工业文明为中心,建立资本主义大农业,走西方道路;二是排斥和贬低城市工业文明,以农立国,进行乡村自我改造,走东方中国的道路,如梁漱溟。费孝通:中国农村要发展,必须走农村工业化之路,以工促农,但这种工业带有强烈的“草根”色彩,即生长于农村内部。通过草根工业,将传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村改造为工农结合的现代农村,从而缩小城乡差距。(4)技术主义技术创新为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起点和归宿。出发点:技术假设:农业技术的落后造成产业的落后,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改变农业的落后状况,由此改变农民的境遇逻辑思路:农业落后在于技术落后,要将先进的技术用于农业;同时,改变农业的组织方式,实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集约化经营。最具代表性的是1920—1925年,金陵大学农科教授卜凯对中国7省17县2866个农场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详细调查。1933年他出版了《中国农家经济》一书。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是一个农业弱国,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劳动过剩,资本稀缺。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农业有了很大进步,不仅仅在于制度变革,也在于技术变革。中国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引入资本。为此要极大地解放土地,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三、新世纪、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相当长的系统工程通过对20世纪关于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四种思路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一是中国三农问题十分复杂,单独依靠某一个方面的变革难以成功。以上四个方面的思路均有合理性,但也有各自的不足。二是中国三农问题虽然产自中国,有其特殊性,但也有一般性。解决三农问题,既要考虑一般规律,也要注意国情。不能离开一般讲特殊,也不能脱离特殊讲一般。1、在现阶段中国,如何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放任主义。认为对农民的命运应持物竞天择的放任态度二是民粹主义。主张以农村为根基,将农民组织在集体中过一种均平互助合作的生活,限制人们的欲望和个人主义倾向。三是,“三农”问题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必须在市场化、城市化和民主化进程中进行总体性解决。2.中国农村发展将是一个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非内生型(EndogenousDevelopment,又译为内发性发展)的现代化,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民族来说,现代化的进程必定是一个充满痛苦的涅磐过程,在这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能奢望有一个思想家、一种理论或理论流派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描绘出准确的蓝图。建设新农村,应该是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管理民主”:实现乡村管理的民主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二十字”方针,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本文标题: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7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