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曹婧早起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条件作用理论——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巴甫洛夫条件作用理论(一)简介巴甫洛夫(1849-1936)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人(实验)。狗的实验•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只在有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二)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学习的实质条件反射的建立学习的过程学习是在两刺激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学习规律和条件1习得律消退律2泛化律辨别律3高级条件作用律1习得律与消退律:(1)习得律: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食物)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流唾液)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在条件作用获得的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实验结果表明,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出现之后的0.5秒时呈现、确立条件反射的效果最好。(2)消退律: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多次重复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逐渐削弱直至消失的过程。但是,条件反射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这一习惯再也没有了。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会自发恢复,但这种恢复不能达到原来的强度。2泛化律与辨别律(1)泛化律:某一种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就可以由类似于原来条件刺激的刺激引发。巴甫洛夫发现,有机体在开始时一般都以同样的方式对与原来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反应。(例:华生的“小艾伯特”的实验)(2)辨别律:当条件作用过程开始时,有机体需要辨别相关刺激与无关刺激。通过辨别学习,有机体有选择的对某些刺激作出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做出反应。注意: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相反的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辨别)则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应。3高级条件作用律巴甫洛夫在实验中发现,可以用其他各种刺激来替代原来的条件刺激,以唤起已确立的那种条件反射。即原来的条件刺激可以在后来的尝试中起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例如,狗在对铃声形成唾液分泌反射之后,把铃声(CS1)与灯光(CS2)配对,也能使狗产生唾液分泌反射。狗对灯光(CS2)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也就是高级条件作用的过程(三)巴甫洛夫与桑代克的比较共同点:都分析S与R之间的联系不同点:对形成S-R联系的程序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解释是不同的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桑代克强化学习UCS配对ucRS—R—S'cRCS*重视反应过程*重视反应结果(四)评价贡献:(1)条件反射的实验以及由此提出的条件反射的理论,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生理学基础。(2)巴甫洛夫把比较精确而又客观的方法引入对动物学习的研究,把心理与生理统一起来,对高级心理活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从而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不足:条件反射原理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学习。二、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简介约翰·布鲁德斯·华生(1878-1958)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在大学期间受心理学家安吉儿的影响,对心理学产生兴趣,于1903年以论文《动物的教育》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13年,他的演讲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行为主义正式诞生。(二)基本观点1、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1)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其环境的(2)研究引起有机体做出反应的刺激2理论观点:(1)从心理学中抛弃所有有关心智的内容是可能的(2)反对内省法,提倡客观的方法。认为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条件作用法口头报告发④测验法(3)否认遗传的作用,否认本能的作用。华生否认遗传作用,是一个环境决定论者。他宣扬“教育万能论”。(4)强调用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包括情绪反应(“小艾伯特”实验)(5)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学习律)(三)学习率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抨击桑代克效果律基础上1、频因律(近似于练习律):练习次数的多少,对行为形成的影响。华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因此,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有效动作之所以保持下来,无效动作之所以消失,是由于有效动作比任何一种这无效动作出现的次数都多,这是因为每一次练习总是以有效动作的发生而告终的。2、近因律(强调反应的临近):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映比较早的反映更容易得到加强。华生认为,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因为在每一次练习中,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所以这种反应在下一次练习中必定更容易出现。由此,他把反应离成功的远近,作为解释一些反应被保留、另一些反应被淘汰的原则。在他看来,习惯反应必然是离成功时机最近出现的反应。(后来将其推翻)(四)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理论对比共同点:(1)都试图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对心理学进行研究。(2)都注重物质刺激在引起有机体行为反应中的作用。(3)从哲学上讲,两者都应归入机械唯物主义的范畴。不同点:(1)巴甫洛夫重视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而华生则只注意肌肉和腺体的生理学,完全忽视了大脑皮层的生理学(2)巴甫洛夫认为人与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存在本质差异,而华生则混淆了界限(将巴甫洛夫对动物研究的结论推广到人类),抹杀了人类思维的特点。(3)巴甫洛夫并不否认意识,而华生则否认意识和主观世界的存在(或者不否认,但不对其研究)。(五)评价贡献:(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和立言人。(2)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除了心理学的传统特点——主观性,恪守一般科学共有的客观性原则。(3)发展了客观的观察等方法,使心理学的方法上益趋精进。不足:(1)将意识及认知等中介过程排斥在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外,使人的心理过程成为不可知的“黑箱”。(2)片面强调环境(如教育),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2013/9/27“小艾伯特”实验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现小白兔、小白狗、和白色裘皮大衣等,他都会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类似于对白鼠的反应
本文标题:巴甫洛夫与华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8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