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商业银行电子教案 第二章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课程引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经历了一个管理重心由资产转向负债,又由负债转向全面综合管理的变化过程。•资产管理理论强调的是使资产保持流动性,在负债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满足流动性要求。而负债管理理论强调的是通过扩大负债去获得银行的流动性,银行在经营中就没有必要经常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或投资中,在必要时,银行扩大贷款规模也可以用借款来支持。•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均有失偏颇,资产管理过于偏重安全和流动性,不利于实现盈利性目标,负债管理过于偏重资产扩张和追求盈利,将流动性过高地依赖于外部环境,具有较大风险。•上世纪70年代后,金融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波动加剧,银行倒闭现象增加,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以往的经营管理策略,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转变。•随着现代银行业务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理论,如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本章介绍一些基本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对指导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一、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是最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早期商业银行家认为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银行对此没有决定权,是被动的。而商业银行可以主动安排自己的资金运用,合理安排资产结构,通过资产业务获得尽量高的利润,并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银行管理关键在于资产管理。1、商业贷款理论•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由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的存款,而这些存款是要经常提取的。为了应付存款人难以预料的存款,银行只能将资金短期使用,而不能发放长期贷款或者进行长期投资。•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也被称作为自动清偿理论;又由于该理论强调商业银行贷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因此也被称为“真实票据论”。2、资产转移理论•这种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在1918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资产转移理论沿袭了商业贷款理论银行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同时该理论扩大了银行资产运用的范围,丰富了银行资产结构。3、预期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预期收入理论强调的是贷款偿还与借款人未来预期收入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贷款的期限与贷款流动性之间的关系。•银行以借款人未来收入为基础而估算其还债计划,并据以安排其放款的期限结构,便能维持银行的流动性。二、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利。1、理论简介•负债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开辟了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的新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资产管理仅从资产运用角度来维持流动性的传统做法。•负债管理理论的兴起是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的。这包括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竞争、利率管制、金融创新、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等。2、几种主要理论(1)存款理论存款理论曾经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正统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务的基础;•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银行的资金运用必须以其吸收存款沉淀的余额为限;•存款应当支付利息,作为对存款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付出的利息构成银行的成本。(2)购买理论购买理论对存款理论作了很大的否定。其基本观点是:•商业银行对存款不是消极被动,而是可以主动出击,购买外界资金,除一般公众外,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市场及财政机构等,都可以视为购买对象;•商业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流动性;•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适宜时机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此时,实际利率较低甚至为负数,或实物投资不景气而金融资产投资较为繁荣,通过刺激信贷规模以弥补利差下降的银行利润。(3)销售理论销售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银行负债管理理论。该理论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给银行负债管理注入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其基本观点是:•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迎合顾客的需要,努力推销金融产品,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收益水平;•不再仅仅着眼于资金,立足点是服务,提倡创造金融产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对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的评价•两种理论都是从盈利性出发,为了满足商业银行追求最大限度盈利的要求,主张主动地借入(即购入)资金,或者为了迎合客户的需要,通过努力推销金融产品,扩大零售银行的资金来源,保证流动性,以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两种理论的出现促进了零售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一些新的零售负债业务品种应运而生。3、对负债管理理论的评价•该理论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并重;使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的变化,将管理的视角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负债管理依赖货币市场借入资金来维持主动性,必然会受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外部不可测因素的制约增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借入资金要付出较高的利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该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涵,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产生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单纯的负债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时期各国金融管制放松,使得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减小。•该理论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为科学。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规模对称原理资产与负债规模必须相互对称、统一平衡。•结构对称原理资产结构与其负债结构相互对称、统一平衡。•偿还期对称原理也称速度对称原理,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关系。如活期存款与现金资产。•目标替代原理也称目标互补原理,“三性”均衡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均衡。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上世纪80年代末,银行业竞争更激烈,来自传统存贷业务利差收益的利润越来越少,银行必须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立足于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管理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显示出其局限性,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悄然兴起。•理论主张:银行应从正统的负债和资产业务以外去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银行在存贷款业务之外,可以开辟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领域。•该理论还提倡将原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本章小结•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的负债管理理论,70年代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80年代的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演变。•这个过程体现了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均衡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大原则而不断的改变、发展的努力。•资产管理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历经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出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盈利的不断追求,人们不再满足传统的银行资产管理方式,于是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负债管理理论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增加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成本,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人们综合了传统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发展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随着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越来越小,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立足于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管理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显示出其局限性,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发展是随着社会变化、经济发展、金融兴起等外部因素而不断变化调整的,其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对利润的最大化追求、同时兼顾流动性和安全性平衡的基础上的。思考●请举一例,说明上述某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参考答案•关于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举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定一系列的比例,从而实现对银行资产控制的一种方式。是消除和减少风险的一种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吸取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精华,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对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在确保商业银行资产具有一定收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经营风险的最小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主要是从资产与负债均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利性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的管理走向科学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管理指标:•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债务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中央银行对资产负债方面的其他规定。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电子教案 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