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四章-幼儿的社会化
第四章幼儿的社会化语言社会行为同伴关系亲子关系问题讨论个体是怎样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第一节社会化概述刚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具有人类生理结构的生物人,出生几个月后,孩子就会对人有反应,看到有人来了就高兴,身边没有人就开始哭叫,开始找人。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他们逐渐熟悉妈妈的声音、妈妈的脸,见到妈妈就高兴,陌生人要抱一抱时就哭了,产生“认生”现象。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教给孩子各种行为规则,孩子一天天地变得“懂事”,并逐渐能够“管住”自己。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后,在老师的教育下,孩子们逐渐接受社会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并将这些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加以自觉地遵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一个生物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亦即儿童社会化的过程。文库专用5学校同伴家庭邻里小环境中环境外环境大环境家庭-邻里家庭-学校学校-社区亲戚朋友学校管理层父母工作单位文化亚文化传统习俗民族特征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示(U.Bronfenbrenner,1989)一、社会化的含义1.什么是社会化⑴社会化的内涵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步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⑵社会化的实质:人对社会的认识过程●看书回答以下问题:(135-139)1..儿童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儿童社会化的前提是什么?3.认知、社会化和情感的关系怎样?4.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什么?5.自我包括哪些内容?2、儿童实现社会化重要标志:独立掌握社会规范,自觉遵守社会规范3.儿童的社会化⑴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发展过程①认知和行为符合社会要求,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②不是消灭个性,也不是消除个人差异⑵个人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适应性就越强二、社会化的前提1.儿童认知发展: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2.儿童社会化的前提:认知的发展3.离开了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就没有真正的社会化4.认知、社会化和情感的关系:密不可分。认知是社会化的前提,社会化丰富了情感和认知,情感推动着认知和社会化,共同构成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三、社会化的目标1.儿童社会化的目标:形成完整的自我2.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⑴什么是自我?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⑵自我的内容:角色系统和能力结构巩固练习1.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步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A调节化B丰富化C深刻化D社会化2.社会化,最早是()的概念A心理学B教育学C社会学D人类学DD巩固练习3.下列对于社会化说法正确的是()A儿童独立掌握社会规范B消灭儿童的个性C消除儿童个体差异D儿童的发展同步进行4.儿童社会化的前提是()A认知发展B情绪调控C情感发展D注意发展AA巩固练习5.离开了()就没有真正的社会化①社会实践②社会进步③社会交往④社会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关于认知、情感和社会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认知是社会化的前提B情感是社会化的前提C情感推动社会化和认知D社会化丰富了情感和认知CB巩固练习7.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形成完整的()A认知B情感C自我D角色8.自我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包括()①对自己的认知②对他人的认知③对自己的情感④对自己的评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完整的自我包括()两个方面①角色期待②角色系统③角色失调④能力结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CBD语言构成要素的发展语言的发生发展:语言阶段第二节幼儿的语言发展231语言的发展萌芽:前语言阶段4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一、语言的发展萌芽:前语言时期语言知觉语言表达前语言时期(0-12个月)(一)婴儿对语言的知觉5~8、9月2~3、4月0~1个月5~8个月语音修正期根据周围环境修正自己的语音体系发音游戏期区分并模仿成人语音新生儿期:进一步发展语音辨别能力、对语音的偏好及唤名反应胎儿中、后期初步的语音辨别和记忆能力9~12个月说话萌芽期能辨别音素、转换音素、认识音素(二)婴儿对语言的表达婴幼儿语音发展2.多音节阶段(4-10个月)1.单音节阶段(0-3个月)3.学话萌芽阶段(11-13个月)二、语言——社会化的开端(一)最初的双眼对视幼儿与别人进行双眼对视,表明他们开始了社会化的历程。(二)说话前的象征性符号符号:是客体以外的一种表达,它是约定俗成的。如:文字、人民币、语言等。幼儿能够运用符合与别人交流表明他迈入和社会化的第一步。三、幼儿语言构成要素的发展(一)语音的发展(二)词汇的发展(三)语法结构的发展(一)语音的发展●发展阶段:6-12个月:原型语音结构1岁-1岁半:发出的声音与特定的事物联系1岁半-3岁:感知语言到说出语言过度4岁:掌握语言(一)语音的发展1、幼儿发音的正确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2、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4岁左右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语音的全部语音。此后发音开始稳定,趋于方言化,即开始局限于本族或本地语音。3、幼儿对韵母的发音较易掌握,正确率高于声母。4、大多数3岁以上孩子对声母发音不感到困难,部分3岁幼儿对声母发音感到困难。5、儿童语音的发展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较大。6、逐渐出现对语音的意识。●学前期(尤其是2-4岁)是人的一生中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语音教育非常重要。●教师的语音质量对幼儿的影响极为重要。(二)词汇的发展1、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4岁和4—5岁是幼儿词汇量快速发展的时期)2、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和其他实词。(4—5岁是词汇丰富的活跃期)3、幼儿多使用基本水平的词;而且常常表现出词义扩张和词义缩小的倾向。4、积极词汇增加的同时,消极词汇也在增加。(三)语法的发展1、1岁到1岁半时,儿童开始用单词表达复杂的意思,称为单词句。(语言和动作结合)2、1岁半到2岁时,出现了双词句。3、2岁以后,开始使用无修饰的简单句。4、2岁半左右开始,出现简单的复合句,以后逐渐出现带有连接词的复合句,使意思的表达更加完整。2—6岁儿童语法结构发展的趋势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4、句子长度由短到长四、语用能力的发展●我们将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称为言语行为。●言语是个人运用语言的具体行为。●运用语言能力,简称语用能力,是指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反映儿童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四、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1、合适的表达方式——幼儿已能根据不同对象来确定和改变说话的方式以达到说话的目的2、连贯的复述能力儿童对故事的复述能力是语言能力发展的表现。4岁儿童的复述能力较低;从5岁开始,幼儿已能独立连贯地复述一个故事,条理清楚,没有重要遗漏,但语言不够生动流畅。(5岁是幼儿语言能力朝着连贯、简练进展的转折点,也是语言质量提高的关键期)四、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3、行动的调节能力大约到六七岁,自我中心语言——社会化语言4、语言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儿童习得语言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每个具体的儿童在语言发生的时间、习得的策略上是不同的,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自我中心语言●儿童最初的语言——自己与自己交流而用的,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调节功能。一、重复二、独白三、集体独白社会化语言一、适应性告知二、批评和嘲笑三、命令、请求和威胁四、问题与回答五、如何促进幼儿的言语能力(一)培养幼儿言语能力的原则言语能力是人类的一种遗传能力,而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绝不仅是教幼儿认识多少个字、背诵多少个单词抑或是阅读几篇文章,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必须对其进行综合培养,并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小班幼儿(4岁):思维特点正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应着重培养感知语言能力,进行听力训练,使其获得良好的倾听能力。●中班幼儿(4~5岁):处于形象思维时期,教育的重点放在感知和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培养其积极问话、答话、对话、讲话等说话能力。●大班幼儿(5~6岁):形象思维更加完善,开始萌发抽象性。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其讲述能力(如看图讲述、观察讲述、构图及续编讲述等)及初步阅读的能力。2、不拘一格、形式多样促进幼儿言语能力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开展言语活动,并让其报道活动内容,比如介绍游戏过程,家庭假日生活;引导其看图讲话、编故事,帮助其表演小话剧等。3、以身作则,富有爱心良好的言语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言语能力的提高,所以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时刻提供正确、规范、清楚的语言;为其提供丰富的言语刺激,使每个幼儿都有交流的机会;面对幼儿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因以温和宽松的态度对待并给予鼓励,从而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气氛。(二)幼儿言语能力培养●倾听能力的培养●对话能力的培养●讲述能力的培养●初步阅读能力的培养●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1、倾听能力的培养倾听是幼儿言语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能力,幼儿的倾听能力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重点应放在对语音语调和对语意的理解上,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获得四项倾听技能:有意识倾听、辨析性倾听、理解性倾听和欣赏性倾听。1.有意识倾听:幼儿全神贯注听和有目的的听。培养这一能力关键在于抓住幼儿兴趣,捕获他们的注意力。2.辨析性倾听:要求幼儿能分辨不同的内容,理解不同的语音、语调,对所听的内容作出归纳、推理和评价。3.理解性倾听:掌握倾听的主要内容,根据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测。4.欣赏性倾听: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倾听,往往产生于对倾听内容的赞美态度,并使倾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油然而生一种愉悦感。倾听内容往往是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性倾听的两种方式:一是放磁带或CD;而是家长或老师有表情朗读。2、对话能力的培养幼儿的对话能力是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与人交流的重要前提是倾听,所以要学会倾听,抓住他人话语内容从而开展成功的对话。对话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对话活动来完成的。对话活动围绕幼儿已有经验的话题进行交谈,利用宽松自由不拘形式的语言特点,以表明想法为准。3、讲述能力的培养讲述可分为复述和叙述。幼儿复述语言的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教育者的,如声音的高低和语调,教育者的表情等。叙述既可以是对个人经验的讲述,如讲述观察到的动植物、参观的某个地方,也可以是依据一定的凭借物所进行的创造性的讲述,比如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等。4、初步的阅读能力的培养1.初步的识字能力:该能力不是指能识一定数量的字那么简单,具备这一能力的幼儿应具备:理解文字的作用;知道文字的意义并念出来;把文字与日常说的口语对应;知道文字和语言的多样性;学习并能掌握一定的识字规律等。4、初步的阅读能力的培养2.初步的书写能力:一般来说包含: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如坐立、握笔等;认识汉字独特的书写风格;知道书写汉字的基本工具,并了解使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书写的不同要求;学会汉字的基本间架结构,如汉字的上下、左右结构等。3.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儿歌、幼儿诗、故事、童话和寓言这类文学体裁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书面世界,可以利用幼儿的兴趣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幼儿的作品欣赏能力。5、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我国幼儿的英语教育是一种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英语听说能力。通过对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其建立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项基本技能,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提高幼儿的英语听说能力不仅要通过游戏展开,如英语儿歌活动、游戏,还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运用英语口语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第三节幼儿的亲子关系●(一)有价值的社会性微笑两三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二)亲密的一对一关系●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婴儿与他人二、依恋的发展●依恋是指儿童对养育者(通常是母亲)最持久、最稳定的情感关系,其主要对象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养育者,经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随等。(一)什么是依恋1.父母和孩
本文标题:第四章-幼儿的社会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25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