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产业依托型:特色庄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产业依托型: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特色庄园模式以产业化程度极高的优势农业产业为依托,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特色庄园模式适用于农业产业规模效益显著的地区,以特色农业的大地景观、加工工艺和产品体验作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产品,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产生强大的产业经济协同效益。一、庄园旅游发展概述庄园是欧洲中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农业的组织形式。它和传统农业的区别是专业性强、集约化生产、大规模作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家庭式的产业,并多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鼓励农业开发的法律法规出台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使庄园这种模式在我国开始有了生存的条件。庄园模式作为一种集约化经营管理,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闲散资金用于农业开发的组织形式,若能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的确能够成为一种迅速促进农业发展,同时带动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行业发展的新的组织形式。(《庄园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滕传枢)在传统农业的劣势逐步凸显的当下,庄园旅游以“1+3”产业模式,很好结合农业与旅游,为未来农业发展摸索到一条新路子。就北京地区而言,就已建立了许多具有休闲“庄园”特征的休闲场所,比如意大利农庄,蟹岛,鹅与鸭农庄,张裕卡斯特酒庄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依托乡村性(rurality)和的地格(placeality)而形成的一种都市休闲旅游产品,传统贵族庄园、休闲农场、葡萄酒庄和依托庄园和乡村建立的高档度假酒店等。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型城市周边,也不乏数目众多的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庄园、山庄、农庄、农场等,皆以某一精品、特色农业为主,开发旅游度假及其相关产业。本文中“庄园”是指具有较高土地经济价值的,集生产、生态、生活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庄园,即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体验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其不仅具有生产、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活、生态功能,是新型的现代多功能农庄,包括农场文化、生态环保文化、康体健身文化、家庭休闲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庄园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中的应用探讨——以沈阳康平县卧龙湖地区发展规划为例》,陆嘉,彭震伟,李玉琳)二、庄园旅游模式特点(一)“农+非”的土地运作模式农村庄园的开发,其占用的土地开发后根据功能可分为两大类,即非农业用地和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一般为庄园的建设用地(住宿、服务等设施)或是休闲活动场所用地,农业用地则为庄园的农业生产用地、农业展示用地等。农业用地则主要通过庄园投资者租赁农民的土地或是农民以土地作为资金入股的方式进行运作获得。农民和庄园投资者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租赁合同或股份受益凭证,将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进行分离,是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的一种有效形式。非农业用地的土地来源主要为本地区一些可利用的荒山荒坡、可开发的沙荒地,以及农村居民点集聚后,原自然屯的节余村庄建设用地等。庄园投资者通过租赁农村集体所有的这类土地,获得开发和经营权,农村集体则可利用这些租金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二)多元化收益形式农村庄园是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复合体,只要经营得当,农民和庄园投资者均可获得可观的收益,实现双赢。对于农民而言,将土地租赁给庄园投资者可以获得租金,以土地入股可以获得分红,在庄园内进行服务工作可以得到固定的工资,参与管理农业生产还可以获得管理费用以及少量的农业收益。对于庄园投资者而言,可以得到绝大部分的农业收益,以及由观光农业所带来的相关旅游收益,如旅游住宿、餐饮、娱乐活动、购物消费等。如果将土地分块转租给他人进行农业体验活动(市民租种小块庄园农业用地,自己种植自己采摘等),还可以得到土地的租金。(三)庄园区位选择庄园的布点应该与外部交通有较好的联系,方便游客到达,但并不一定直接位于交通主干道的旁边,以减少过境交通对度假休闲的干扰,通常以距离大都市车程保持在1~2小时为宜。(四)庄园旅游设计第一,游憩地规模大,综合服务功能强。“大农场”建立在大都市旅游圈的远郊旅游带,环境优良。乡村气息浓厚,是都市居民逃离强大都市压力生活,前往休闲度假放松心情的理想场所。第二,体现当地的文化气息。美国牧场体现“西部牛仔”的文化;英国和俄罗斯的庄园体现欧洲的庄园文化。第三,开展农业教育,建立农业解说系统,如台一生态休闲农场。三、经典案例:台一生态休闲农场(一)概况台一生态休闲农场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由台湾农民张国桢创于1991年,前身为“台一种苗场”。2001年起开始发展农业观光,2002年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栈,2003年设计了充满浪漫与新奇感的水上花屋。2010年3月兴建南芳花园宴会厅,其并推出花餐养生料理。农场的园区占地13公顷并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峦视野面积达数千公顷。被评为“全国十大旅游行程及特色小镇风情游”。(二)特色项目1.台一枫桦花泉卉馆兴建于2010年,整体建筑设计采用环保的绿色建材,精心营造“春露”、“夏荷”、“秋枫”、“冬恋”等季节楼层,客房内精致花泉搭配万千风景,73间花泉客房均有大观景窗,占约12~20坪空间大小的各式房型,客房内更是精心准备了环保级精油备品。2.花卉餐与水上花园餐厅台一水上花园餐厅以可食用的花卉素材,做出香草餐、花卉餐等深具特色的美味菜肴。3.主题化景区农场精心规划特色主题如:花神庙、雨林风情馆、蝶舞馆、绿雕公园、绿茵广场等。花神庙:全台唯一“花神庙”,仿西洋神话有主神佛劳拉及四季花仙子,典雅大方,通过“12星座许愿孔”与游客互动。雨林风情馆:利用自然材质打造出的原始风味,彷佛置身热带雨林中。馆内的路径用漂流木设计配置,通过闯关营造馆内探索神秘的情境。绿雕公园:种植数百棵的枫树,并且利用该园区生产的花草配置平面图案,让访客有着他乡遇故知的感动,另外,农场发挥创意将废铁雕塑出绿色奇迹,创造出了点石成金的风味。蝶舞馆:利用多种农业废弃有机质打造,种植了多种蝴蝶所需要的食草及蜜源,游客既可以欣赏馆内及馆外数百只蝴蝶翩翩飞舞的美景,又可以亲身感受蝴蝶炫丽变身的过程。4.自然生态教育台一生态教育休闲农园宗旨以自然生态教育为主,近年来农区内也增加了有着庞大的蝴蝶群的蝴蝶园、昆虫生态馆、水上花园餐厅、花屋、光合广场、仙人掌生态区、押花生活馆等休闲、生态区。四、台湾庄园旅游发展经验借鉴台湾休闲农场布局合理,大多数都分布在旅游线路上,每个景区景点都能与旅游结合起来,这就有了客源的保证。板块化、区域化整合,已经有了相当的成效。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休闲民宿区,拥有近80家乡村民宿,依托这些民宿,乡里将具有百年历史的桂花小巷开发成特色旅游街,带动了客家特色餐饮、特色风味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游客来到这里之后,在体验不同的农家风貌的同时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当地特色的客家文化。宜兰县也形成了梗坊休闲农业区、北关休闲农业区等区域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区域特色;区域内部各个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在资源、客源市场形成了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事实证明,休闲农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才能由点成线、成片,为城市旅游者提供一日、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台湾自推出精致农业策略后,其乡村发展一直以“农+旅”的形式为主,各种农庄旅游采取差异化的战略,纷纷取得一定的市场,可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借鉴。(一)特色产业主导,精加工,深挖掘台湾的生态农庄,多以“小而精”取胜。他们不刻意追求农庄的面积、规模,不一定非要种植多少作物,获得多高产量,产品有多大的批量,但非常注重精细管理,精深加工,融入创意,提升品质。有的产品甚至限量供应,量少质精,坚持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例如种植茶叶的农庄,有的只采一道春茶,然后将其精心加工、制作、包装,使其成为茶叶中的“极品”。其它时间则搞好茶园管理,让茶树健康生长,养精蓄锐,确保春茶品质上乘。有的农庄则利用溪流养殖红鳟、银鳟或其它观赏鱼类,游客可以在农场购买饲料喂食、嬉戏、体验、观赏,鱼却并不对外出售。如此做法,反倒吊足了游客的胃口,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不仅保持了产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资源消耗,保证了良好效益。他们这种做法,非常符合台湾山多、地少、面积小,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种这一实情。反观我们抓农业产业,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总是把面积、产量、产值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总想“做大做强”,以规模论“英雄”,却忽视了实际效益;总想在单位面积上创造出更高的产量,却忽视了土壤、茶园也需要“休养生息”;总想售出更多的产品,却忽视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压力。这些对山区而言,既缺乏竞争优势,也不利于持续发展。而台湾的生态农庄,通过深挖特色、扬长避短,有效地避开竞争;通过做精做透、提质增效,实现资源节约、持续发展。此种发展方式,非常值得与台湾情况类似的山区参考、借鉴。台湾的农产品深加工从果品鲜食、保鲜存放、干品制炼到成分提取制作面膜膏和护肤美容品等具备一整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如九品莲花生态教育园区,他们设立有自身系统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或网点,各类农产品从产品加工、冷藏、喷杀处理到分拣包装的工艺并不复杂,但其系列产品琳琅满目,从雪糕、鲜果饮料、果粒制品、干制果品到护肤品等一应俱全。再如南投县信义乡农会引入返乡知识青年,依托本地的梅子特产,设计出几十种特色产品,加以创意包装,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和最受欢迎的旅游商品。将特产和观光相结合,推动休闲农业与休闲渔业发展,如屏东县垦丁地处恒春半岛南端,是有名的风景区,春季又是黑鲔鱼回游垦丁外海的季节,结合休闲渔业,这里每年举行黑鲔鱼文化观光为主的春游,展销黑鲔鱼、油鱼子等海鲜产品。屏东还结合农产品收获期,将农业特产如黑珍珠、香蕉、凤梨,融入一年四季的观光计划中,带动观光和休闲产业的发展。台东特产的旗鱼,能加工成多种食品,他们将产业、观光、餐饮、民宿等业者结合起来,举办旗鱼节,推动发展休闲渔业。台湾休闲农庄特别擅于发现和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与当地特色资源,如草织、藤编、雕刻、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通过新奇创意,包装打造出特色品牌。如地震灾区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原生29种青蛙,桃米拥有23种,台湾全岛有143种蜻蜓,在桃米发现56种,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把两种小动物设计出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鼓励村民动手,用纸、用布、用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很快使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二)鲜明的主题与创意台湾休闲农庄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入创意与主人的情感,故而台湾的农庄可以让游客强烈感受到设计者的情感与追求。在主题选择上,水果采摘、竹、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充满新奇感。比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且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熏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叶拓T恤,不断有新的图案推出,时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断反复前来消费。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就可以品尝到来自各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多种口味的西红柿。桃米村在地震废墟上建了一个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台湾观光休闲农场各具特色,有
本文标题:产业依托型:特色庄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2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