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职业素养提升(第一章--职业认知与选择)
ZHIYESUYANGTISHENG职业素养提升第八章团队合作能力第九章创新能力第一章职业认知与选择第三章职业道德第五章职业法律第七章沟通能力绪论第二章职业意识第四章职场礼仪第六章自我管理目录第一章职业认知与选择职业概述大学生职业技能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一职业的含义二职业的特征三职业分类四我国职业的发展情况第一节职业概述一职业的含义我国学者认为,“职”是指职位、职责,包含着权利和义务的意思;“业”是指行业、事业,包含着独立工作、从事事业的意思。美国中国社会学家塞尔兹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事它的那个人的社会地位。这种观点认为职业即“责任和业务”,职业的外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有工作、有收入、有工作时间限度。职业: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规定了职业的五个要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职业名称,它是职业的符号特征;职业活动的工作对象、内容、劳动方式和场所;特定的职业资格和能力;职业所提供的各种报酬;在工作中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涵义职业,是指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而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社会活动。第一,职业体现了专业的分工,没有高度的专业分工,也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观念,职业化意味着要专门从事某项事务;第二,它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职业要求个人对它有忠诚度。指一个人的行业、专业或领域。是在某一职业中的一个岗位。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并持续一定时长的任务与活动,可以理解为“干活”。123职业职位工作二职业的特征(四)技术性(三)规范性(二)功利性(一)社会性(六)群体性(五)稳定性(一)社会性职业作为人类在劳动过程中的分工现象,体现了劳动力与劳动资料之间的结合关系,也体现出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而劳动产品的交换体现了不同职业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劳动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性的,他们之间的劳动交换反映的是不同职业之间的等价关系,反映了职业活动及其职业劳动成果的社会属性。(二)功利性职业的功利性也叫职业的经济性,是指职业作为人们赖以谋生的手段,劳动者在承担职业岗位职责并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索取经济报酬,这既是社会、企业及用人部门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和代价,也是维持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职商(三)规范性职业规范的外延职业规范的内涵职业道德的规范性不同职业在对外展现其服务时,还存在一个伦理范畴的规范性,即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职业内部操作的规范性在劳动过程中,不同的职业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性,这是保证职业活动的专业性要求。(四)技术性职业的技术性是指不同的职业都有相应的职责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包括较长时间的专业知识学习或技能培训。(五)稳定性注意: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些新的职业顺应时代的需要产生,而原有的职业或在时代的大发展中或岿然挺立,或被时代的潮流淹没。职业产生后,总是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因为社会形态的不同和更替而改变。(六)群体性凡是达不到一定从业人员数量的劳动,都不能称其为职业。群体性并不仅仅表现为一定的从业人员数量,更重要的是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所从事的不同工序、工艺流程表现出来的协作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际关系。从业者处于同一企业、同一车间或同一部门,会形成语言、习惯、利益、目的等方面的共同特征,从而使群体成员产生群体认同感。职业的特征与人类的需求和职业结构相关,强调社会分工;与职业的内在属性相关,强调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伦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与个人生活相关,强调物质生活来源,并涉及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三职业分类(三)职业分类的内容(二)职业分类的特征(一)概念(四)职业分类的意义(一)概念职业分类的目的是将社会上纷繁复杂、数以万计的现行工作类型划分成类系有别、规范统一、井然有序的层次或类别。职业分类,是指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二)职业分类的特征产业性01行业性02职位性03组群性04时空性05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人口比重最大;在工业化社会,工业领域中的职业数量和就业人口显著增加;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第三产业的职业数量和就业人口显著增加。产业性01第三产业是流通和服务业。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等;产业主要划分为三类行业性02行业是根据生产工作单位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服务的不同而划分的,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来分类。即行业表示的是人们所在的工作单位的性质。职位性03职位是一定的职权和相应的责任的集合体。例如,大学教师这种职业包含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位。再如,国家机关公务员包括科级、处级、厅(局)级、省(部)级等职位。职权和责任是组成职位的两个基本要素,职权相同、责任一致,就是同一职位。在职业分类中的每一种职业都含有职位的特性。组群性04无论以何种依据分类,职业都带有组群特点。如科学研究人员中包含哲学研究人员、社会学研究人员、经济学研究人员、理学研究人员、工学研究人员、医学研究人员等;如咨询服务事业包括科技咨询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者、职业咨询工作者等。时空性05空间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变化迅速,除了弃旧更新外,同一种职业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也不断变化,所以职业的分类带有明显的时代性。在空间上,职业种类分布有区域、城乡、行业之间或者国别上的差别。(三)职业分类的内容国际职业分类01我国的职业分类02国际职业分类01(1)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2)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3)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1)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工作人员白领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农场以外的经理和行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办公室人员。蓝领工作人员包括:手工艺及类似工种的工人、非运输性的技工、运输装置机工人、农场以外的工人、服务性行业工人。(2)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把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与这六种人格类型相对应的是六种职业类型。工作人员现实型工作人员研究型工作人员艺术型工作人员社会型工作人员企业型工作人员常规型工作人员(3)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把职业由粗至细分为四个层次,即8个大类、83个小类、284个细类、1506个职业项目,总共列出职业1881个。⑤服务工作者;⑥农业、牧业、林业工作者及渔民、猎人;⑦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⑧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①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②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③事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④销售工作者;8个大类对每种职业都有定义,逐一说明了各种职业的内容及从业人员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能力倾向、兴趣、性格及体质等方面的要求,有较大的参考价值。23个主类81个子类489个细类7200多个职业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的分类我国的职业分类02《职业分类与代码》(GB/T6565—1986),并启动了编制国家统一职业分类标准的宏大工程。这次颁布的《职业分类与代码》将全国职业分为8个大类、63个中类、303个小类。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这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LB501-2002)》将职业分为6个大类、56个中类、236个小类、17个细类。(四)职业分类的意义职业分类对于国家合理开发、利用和综合管理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民族兴旺和国家昌盛意义重大。把性质相同的职业归为一类,有助于国家对职工队伍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和工作要求,采取相应的录用、调配、考核、培训、奖惩等管理方法,使管理更具针对性。职业分类分别确定了各个职业的工作责任、履行职责及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为实行岗位责任制提供了依据。职业分类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职业结构和职工配制体系。职业分类是对职工进行考核和智力开发的重要依据。对于高职教育来说,科学的职业分类为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确定了目标和方向,我国近年来相继通过的《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等从立法高度明确规定了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并以此指导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这充分表明,职业分类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职业分类也使大学生能及早了解社会职业领域的总体状况,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促使大学生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地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四我国职业的发展状况(二)21世纪职业发展的趋势(一)我国职业发展的特点(三)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职业(一)我国职业发展的特点1.社会职业种类越来越多,职业出现的频率逐渐加快2.职业分工由简单到精细3.社会职业结构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4.职业活动的内容不断更新5.脑力劳动职业增加6.职业的专业化越来越强7.职业活动自由化8.第三产业的职业数量大幅度增加(二)21世纪职业发展的趋势•1)新兴的信息产业2)通信产业•3)咨询产业4)智能产业世界范围•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信息业将会不断增长,从而促使我国的职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三)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职业1.会计类2.计算机技术类3.计算机软件开发类4.环境保护类5.中医和健康医学类6.咨询服务类7.保险类8.法律类9.老年医学类10.家庭护理和服务类11.专业公关类12.职场营销类13.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类14.心理学类15.旅游类16.人力资源类一职场基本能力素质要求二大学生技能的获得三大学生能力提升的途径四当前最有前景的额职业及其对技能的要求第二节大学生职业技能一职场基本能力素质要求(一)能力的定义能力是指个人的各种特质、才能和品质,以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学到的东西,包括管理、沟通、问题解决、人际关系、学习等可迁移技能。能力功能性能力指那些不专属于某些工作的技能,如制订计划、收集数据、诊断及处理问题等能力。功能性能力是完成常规的任务或工作职能的必备技能。工作性能力专属于某一种工作,指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会计记账、教师打分、医生解释身体检验结果等能力。适应性能力也可以被称作个性品质或软能力。例如,快速学习、关注细节、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合作等都是适应性能力。大多数的工作既需要功能性能力又需要工作性能力,而适应性能力在所有工作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21世纪职业发展的趋势五种能力01(1)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时间——选择有意义的行为,合理分配时间,计划并掌握工作进展;资金——制定经费预算并随时做必要的调整;设备——获取、储存与分配利用各种设备;人力——合理分配工作,评估工作表现。(2)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作为集体的一员参与工作;向别人传授新技术;诚心为顾客服务并使之满意;坚持以理服人并积极提出建议;调整利益以求妥协;能与背景不同的人共事。(3)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获取、评估、分析与传播信息;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4)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理解社会体系及技术体系,辨别趋势,能对现行体系提出修改建议或设计出能够替代现行体系的新体系。(5)运用特种技术的能力:选出适用的技术及设备,理解并掌握操作设备的手段、程序;维护设备并处理各种问题,包括计算机设备及相关技术。三种素质02基本技能(1)阅读能力——搜集、理解书面文件;书写能力——正确书写书面报告、说明书;倾听能力——正确理解口语信息及暗示;口头表达能力——系统地表达想法;数学运算能力——正确进行基本数学运算以解决
本文标题:职业素养提升(第一章--职业认知与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2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