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明)浪漫的诗人豪放的词家超脱的文人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朱德苏洵、苏轼、苏辙•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文艺全才散文——欧苏(欧阳修)诗歌——苏黄(黄庭坚)词——苏辛(辛弃疾)书法——宋四家•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七集》,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赋》•思想——儒道佛思想作者介绍(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他:唐宋八大家、三苏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第四句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这一句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赤壁”作为一篇主脑,文章由此生发开去。“人道是”三字用得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看课文注释①)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此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人道是三国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上片重写景,下片“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多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片前六句,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2.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概的?•“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班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春风得意风流倜傥豪放洒脱年轻有为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年老无为不胜嗟叹人景周瑜诗人气势磅礴雄奇壮阔自比景为人物作铺垫面对此景多感慨朗读理解鉴赏退出鉴赏卷怀古人拍穿咏赤壁多功业早成早生华发抒感慨豪杰上阕周瑜自己下阕景物大江乱石惊涛巨浪(渲染环境气氛)景物(烘托周瑜形象)豪杰周瑜去雄姿英发儒雅从容功业无成人生如梦(与周瑜对比)自己周瑜音乐联想艺术技巧1、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2、烘托和映衬“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俞文豹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色调灰黯,格调低沉,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极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问题探讨: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傅雷作业:•1、背诵这首词。•2、预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做《非常学案》。
本文标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2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