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湘教版)必修1-1.2地图与等高线.
第2节地图与等高线1.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的图例和注记。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确定,比例尺的计算及大小比较,注记和图例的阅读与应用。2.等高(深)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及判读方法;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其他等值线的判读及应用。1.比例尺(1)概念:比例尺又叫缩尺,是指[1]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表达方式:1:100000或1/100000称为[2]数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称为[3]文字式;称为[4]线段式。(3)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就[5]越小。(4)范围大小与内容详略: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地区范围越[6]小,内容越[7]详细;比例尺越小,则所表示的地区范围越[8]大,内容越[9]简略。(5)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为原来的n倍,则图幅为原来的[10]n2倍;比例尺缩小为原来的1/n倍,则图幅为原来的[11]1/n2倍。2.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指示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12]正北方向。(2)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13]南北方向,纬线指示[14]东西方向。(3)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3.图例和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是[15]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是[16]注记。4.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又叫[17]绝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18]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19]相对高度。(2)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20]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21]小。(3)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的地形部位有:山顶、[22]鞍部、山脊、[23]山谷、盆地。5.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24]起伏和坡度的[25]大小。考点1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的计算计算的依据是比例尺的概念,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常使用数字式,如1:100000,其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1:100000这个比例尺中分子1的单位为厘米,分母100000的单位也为厘米,即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100000cm(1km)。我们可以根据给出的比例尺进行相应的计算。在一些经纬网地图中,往往不给出比例尺,但要求计算山脉的长度、河流的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岛屿的面积等。进行上述计算必须知道比例尺,但题目又没给出比例尺,此类题往往无从下手,陷入困境。其实经纬网地图中暗含有比例尺,经纬网中的相邻两条纬线截得某一经线,其截得的经线图上距离我们可以测量出来,实际距离可利用纬度相差1°的经线弧长为111千米进行计算,这样此图的比例尺就求出来了,相应的长度、面积的估算也就解决了。如下图:假设图中AB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其表示的实际距离为3×111千米,则此图比例尺为,即1:10000000。3.333111000002.比例尺、图幅与表示范围之间的关系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当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则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则图幅越小。3.有指向标的地图的方向判断在判断方向时,此种地图中易出现的错误是没有看到指向标,误认为是普通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结果出错。如:判断此图中河流的流向。如忽略图中的指向标,极易判断图中河流由西向东流,正确答案为由西南流向东北。所以在判断方向时第一步先看图中是否有指向标。【针对训练1】根据要求回答(1)~(3)题。(1)在一张地图上,60°N纬度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为11.1厘米,地方时差2小时,则此图比例尺是()A.1:15000000B.1:1000000C.1:30000000D.1:1500000[答案]A(2)下列甲、乙两图比较()A.甲图的比例尺大于乙图B.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C.两图比例尺相同D.两图所示地区范围相同[答案]A(3)下图地区的盛行风向为()A.西南B.正西C.东南D.西北[答案]D变式训练1:根据图中的比例尺估算,黄兴公园的面积约为()A.6000m2B.60000m2C.600000m2D.6000000m2A.6000m2B.60000m2C.600000m2D.6000000m2解析:本题结合上海市热点问题——黄兴公园,考查比例尺计算能力。图中黄兴公园大体呈长方形,宽约2cm(640m),长约3cm(960m),估算其面积为600000m2。答案:C考点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的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图上所有标注的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3)等高线一般不相交,陡崖除外。(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山坡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流域的集水线。(6)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所示:(7)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2.等高线地形图投影原理3.主要地形的形状特征地形地形特征等高线图等高线特征山峰山丘四周低中间高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脊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①等高线凸向低处;②脊线高于两侧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①等高线凸向高处;②谷线低于两侧鞍部位于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位于两个山峰之间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①等高线重合;②根据陡崖符号判断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较小,有迎风坡、背风坡之分①等高线形似新月;②背风坡等高线密集,迎风坡等高线稀疏梯田海拔较低等高线稀疏处与密集处差别大火山从火山口向内向外,海拔降低等高线为近似圆形,最中心处数值向内递减,外围向外递减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计算(1)相对高度及气温差异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是:先读出A、B两地的海拔范围,然后这两个海拔范围交叉相减就可得出A、B两地相对高度的范围,再看答案中哪个数值在这个范围之内。相对高度范围求出之后,根据气温直减率0.6℃/100米,可计算出另一地的气温的范围。如: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A.800米B.1500米C.1800米D.2100米甲地海拔在400~600米之间,H地海拔在2000~2200米之间,交叉相减可知两地相对高差约在1400~1800米之间,故选择B项。如果甲聚落的气温为15℃,则H地气温为________。根据相对高度范围1400~1800米,可知气温下降的范围为8.4℃~10.8℃,则H地气温为4.2℃~6.6℃,如选项为A.4℃B.7℃C.5℃D.8℃,则C选项正确。A.4℃B.7℃C.5℃D.8℃(2)陡崖的计算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常见的计算是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如果陡崖处有n条等高线在此重合,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为(n-1)d≤H(n-1)d+2d化简后为(n-1)d≤H(n+1)d。还有一种是陡崖最大海拔高度的计算,其最大海拔高度范围是大于等于重合等高线的最大数值,小于此数值再加上一个等高距。如:①此陡崖的相对高度为()A.150B.280C.300D.310②此陡崖的最大海拔高度为()A.280B.290C.350D.340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可求出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为200≤H300,最大海拔高度范围为300≤h350,所以①选B,②选D。(3)夹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的判读等高线(等值线)的实质就是一个界线,等高线上等于a,等高线的一侧大于a,则另一侧小于a。可判断A的取值应小于a,B的取值应大于a+b,可概括为“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由上图可知A处为盆(洼)地,B处为山地。(4)与山谷有关的题型①河流流向山谷处地势低洼,有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由高向低处流,而山谷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凸出,所以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起方向相反。山脊处地势较高,不能汇集成河流。②水流速度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处等高线愈密集,则坡度愈大,水流愈急;反之则水流缓慢。③发生泥石流时的逃生方向发生泥石流或山洪时,应垂直于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山坡处逃生。如图:图中正确的逃生方向为c。④野外露营地点选择在野外露营时,露营地点最不适宜建在山谷中或山谷出口处,因为万一发生山洪或泥石流会十分危险。露营地点应选在地势较高且平坦的山坡上。(5)地表水在坡面上的流动方向地表水在山脊处分流,在山谷处汇集,其在坡面上的流动方向为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流向低处。如图所示:地下水的流动涉及等潜水位线,其流动方向为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指向低值。5.等高线地形图常见应用(1)确定水库的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峡谷的最窄处,在此处建坝,坝短,工程量小,建设难度小,投资少;上游蓄水面积较大。(2)确定港口的位置海港应选择在等深线密集且避风的海湾内,如没有海湾,应建在当地盛行风的背风坡处。(3)确定交通线应尽量避免穿越等高线,应从两条等高线之间,平行于等高线穿过,这样所经地区地形平坦,建设难度小,投资也节省。穿越的等高线越多,所经地区越崎岖,有时虽线路较短,但建设难度大,投资也大。(4)确定引水路线尽可能选择较短线路,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地形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自流。(5)确定气象台、疗养院地址、飞机场场址气象台应建在地势较高、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飞机场宜选址于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此外瞭望塔、电视转播塔多建于地势较高地区。自然风景区中的寺庙多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之中。【针对训练2】读下图,完成(1)~(3)题。(1)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西北→东南B.东南→西北C.东北→西南D.西南→东北[答案]B(2)图中陡崖E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最有可能为()A.240,145B.285,248C.256,258D.250,130[答案]B(3)图中甲~丁处,在同样强度的降雨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为()A.甲B.乙C.丙D.丁[答案]A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4)~(5)题。(4)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________。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________。L4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a和d[解析]第(1)题,由图中50米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河流由a流向b,再根据指向标可确定ab河段流向为东南流向西北。第(2)题,图中陡崖有4条等高线重合。其中最高的一条是250米,因此,陡崖顶部海拔高度应在250米~300米之间,相对高度应在150米~250米之间,故第(2)题B项正确。第(3)题,图中甲~丁处,甲处等高线最密,坡度最陡,因而坡面水流速度最快,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第(4)题,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比较四条线路的取水点与A村海拔的高低。据图可知A点所在等高线海拔250米,L1、L2两线路的取水点海拔低于250米,水不能自流。L3、L4两线路的取水点海拔大于250米,水能自流,但L3线路长于L4线路,故最适宜线路为L4。第(5)题,解决该题的关键是判定五点的视野范围。从图可知在该区域的左半部分d为最高点,右半部分a为最高点,设在两点的火情瞭望台,视野可覆盖整个区域。变式训练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是()A.380米B.590米C.499米D.610米答案:B(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为()A.1
本文标题:(湘教版)必修1-1.2地图与等高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8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