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内容与指导课件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指导一、健康基本理念世界卫生组织(1947):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纲要》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指南》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二、健康的深层涵义(1)身体的健康(2)心理的健康(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三、学前儿童健康的基本特性1.学前儿童健康主要包含身心层面的健康;2.学前儿童健康首先指向幼儿身体器官组织的构造正常,各个生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的良好发挥,能有效抵抗各种疾病;3.学前儿童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性;4.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是智力发展正常;5.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情绪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良好;四、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准1.生理健康学前儿童的生理健康是指学前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正常,没有生理缺陷,能有效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常用评价指标:形态指标、生理机能指标、生化指标。2.心理健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基本标准:(1)动作发展正常;(2)认知发展正常;(3)情绪积极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5)性格特征良好;(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五、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一)确定目标的依据1.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2.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最直接依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当有助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的整体实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也可以说是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3.社会发展和需求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二)现有目标分析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包括:终极目标(总目标)、分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教育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总目标: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目标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领域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3.总目标的特点(1)全方位的健康观,身心并重;(2)全方位的行为观,保护与锻炼并重。既重视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又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与安全、饮食问题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点;(3)全方位的目的观,行为养成和态度转变并重。既关注儿童的行为表现,也注重儿童的积极态度的形成;2.《指南》中的目标《指南》健康(一)身心状况(二)动作发展(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目标2情绪安定愉快目标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目标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目标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目标3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分类目标:(1)个人卫生与生活习惯目标(2)饮食营养目标(3)人体知识与保护目标(4)安全教育目标(5)体育锻炼与健康目标(6)环境教育目标(融合)(7)社会适应教育目标(融合)4、年龄阶段目标连续性、层次性、递进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趋势,低段是高段的基础,高段是低段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发展水平调整具体目标。制定具体目标时,需要从三维目标观的角度入手,并且要注重领域间的融合。小班:(1)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学习穿脱衣服;学会使用手帕或纸巾;坐立行走姿势正确;能及时排便;有良好的作息习惯。(2)进餐时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独立进餐;认识最常见的食物,爱吃各种食物,主动饮水。(3)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认识并学习保护五官;能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和预防。(4)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5)知道自己的性别。(6)喜欢并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能自然地走、跑、跳、爬、投掷;学习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动作;玩滑梯、攀登架、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能合作收拾小型体育器材。中班:(1)初步学会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活动用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2)结合品尝经验,进一步认识各类常见食物,爱吃各类食物的同时,懂得要科学合理的进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逐步形成接受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的方法,指导快乐有益于健康。(4)认识有关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不接触危险物品;遇到危险时能告诉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5)愿与父母分床而眠。(6)喜欢并比较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能听信号按节奏协调的走和跑;能按要求跳、投掷、抛接,能左右手排球;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能注意活动中的安全和合作,爱护公物,能及时收拾小型体育器材。大班:(1)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会使用筷子;进一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和重要功能,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4)获得应付意外事故的常识,具有粗浅的求生技能。(5)知道男女厕所,初步理解性角色期待。(6)喜欢锻炼身体并感到体育活动的有趣;能轻松自如的走、跑、跳、攀登、滚翻;能抛接高球;能熟练的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能随音乐节奏有精神的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有力、到位;能注意安全,自觉遵守体育运动的规则,合作谦让;体验到客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愉悦;能独立收拾各种小型体育器材。幼儿园具体活动目标的设计:(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层级结构:总目标——分类目标——年龄段目标——分活动目标(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内容:认知、情感态度、能力三方面。(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内容(一)确定内容的依据(1)主要依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以实现其目标为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是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基准。(2)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已有经验,尽管在确定目标时已经考虑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但在确定内容时还是要进一步关注。(3)接受能力,内容的深浅应当符合学前儿童的接受能力,但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过程中,将必要的内容以学前儿童可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显得更为重要。(4)社会因素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内容的选择需要根据社会现实进行具体的调整。(5)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学科知识。(6)对健康教育的基本认识:提高知识、改善态度、培养行为,保持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二)选择原则1.整合原则:身心整合;保健和锻炼整合;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性教育以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整合各领域教育的内容。2.序列原则:选择教育内容时应该注意其间的逻辑顺序。3.均衡原则:兼顾学前儿童多方面的需要,全面且均衡的选择健康教育内容,改正以偏概全,以体育代替健康教育所有内容的趋势。4.可行原则: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符合学前儿童认知特点,符合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符合教师的实施能力;符合教育资源特点。5.需要原则:符合兴趣需要、社会需要。符合兴趣需要,关注生理、心理发展以及社会生活需要实际上是重视学前儿童本性的一大体现,幼儿教育活动中经常生成的新的内容,往往来自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三)主要内容1.有关日常健康行为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穿脱、整理衣服的习惯手帕或纸巾的使用坐立行走姿势正确按时排便良好的作息习惯活动用具的整理,保持玩具清洁关心周围环境卫生2.有关饮食营养情绪愉快,愿意独立进餐辨识常见的食物,平衡膳食,少吃零食,主动饮水按时进餐,保持清洁,进餐习惯良好初步感知中外餐饮文化。3.有关身体生长身体外形的了解,五官的认识和保护初步掌握换牙、护牙的知识用眼卫生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积极配合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4.有关安全生活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和规则的了解和遵守,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认识有关安全的标志,遵守交通规则,自我保护意识的初步形成。了解应付意外事故的常识,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5.有关心理健康愿意在托幼机构与同伴共同生活、友好相处情绪愉快,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没有心理卫生问题不怕困难,愿意克服困难6.有关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走、跑、跳、爬、投掷、攀登等动作协调灵活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模仿操和轻器械操运动中注意安全,守规则、谦让、合作7.环境教育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环境保护的基本意识预防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七、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一)活动的特点1.注重情感教育和养成教育2.生活常识的依托性3.形式多样性4.专门化的活动和渗透性活动的结合5.儿童主动活动为主(二)活动原则1.保教结合的原则2.三位一体化原则3.活动性原则4.科学性原则5.艺术性原则6.直观性原则7.巩固性原则(三)不同内容的实施策略1.日常健康行为的教育策略:尽早开始、常抓不懈、适时要求、家园配合2.饮食营养教育的策略:了解学前儿童认知特点、关注学前儿童出现生长问题的原因、兼顾食物和进餐的生理及文化意义、把握个体心态和群体的平衡3.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体察学前儿童的内心感受,真诚的给予学前儿童心灵慰籍;满足学前儿童的心理安全需求;引导学前儿童换位思考;教师应有增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识。4.体育活动的策略: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激发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兴趣;循序渐进、全面锻炼;关心体弱儿童和病儿;利用自然因素;坚持锻炼。(四)组织活动的基本要求1.明确指导思想,细化教育目标2.活动准备全面充分3.组织方法丰富多样4.活动过程灵活应变5.教育内容全面且有重点6.建构教育共同体7.灵活组织教育形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总体思路1.关于活动目标:应简明清晰、准确具体,目标内涵不要过大、注意年龄阶段的特点和幼儿个体差异;2.活动准备:注意活动开展的季节、现有物质条件和环境创设、幼儿的知识和心理准备等。3.活动过程:教师明确自己希望幼儿在那些方面获得发展,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如何通过教师的语言尤其是提问启发幼儿思考,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哪些内容可以且值得扩展,通过什么方法增强教育效果等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在活动中开心快乐的学到知识。(五)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途径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渗透(家庭、幼儿园、物质生活、精神生活)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需要和其他领域实现整合(六)活动组织的形式1.全班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健康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指导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全面地照顾和关爱幼儿2、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领域的指导3、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4、重视儿童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教育的有机结合健康领域教育需特别注意的事项1、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前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2、体育活动中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保护与安全指导。3、体育活动中注意幼儿的运动卫生。健康领域教育需特别注意的事项1、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前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2、体育活动中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保护与安全指导。3、体育活动中注意幼儿的运动卫生。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内容与指导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8968 .html